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位於浙江省紹興城西南的鑑湖,為浙江名湖之一,湖面開闊,波平如鏡,素有“鑑湖八百里”之說。這片水鄉澤國,曾經誕育出了眾多名人,它是周恩來總理的故里,是魯迅先生的家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南宋詩人陸游、明代畫家徐渭都曾在此留下過足跡。而在這裡我要說的,是一位生長於斯的女中豪傑,她,就是“鑑湖女俠”秋瑾,這個32歲便香消玉殞的美麗女人,用澄澈的鑑湖水梳妝,用青春的祭獻完成了人生的突圍。

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清末貴族女性

祖籍浙江紹興的秋瑾,少女時代是在福建度過的,和當時的封建女性不同,秋瑾對封建主義的反抗意識和女性解放的突圍意識,從很小就已植根於心中。對給女性帶來巨大肉體痛苦和精神痛苦的裹腳纏足陋習,秋瑾誓死反抗,最終父母順從了她的心願,揭去了讓她感到屈辱的裹腳布,而年幼的秋瑾也正是從拒絕裹腳的那一刻,開始了一個女性向封建禮教叫板的突圍之路。她聰穎好學,在其母親的教習下,日益顯示出其卓而不群的文學才華;性格堅毅,重俠尚武,成為她迥異於當時封建女性的重要標籤,在清王朝的晚鐘聲裡,秋瑾執一柄長劍刺破黃昏,這個被其父嘆息錯投女兒身的豆蔻少女,從一開始就在以一種逆行的方式衝破世俗的禁錮和生命的樊籬。

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初為人妻的秋瑾

對不幸婚姻的抗爭,是秋瑾女性解放意識的升級。秀外慧中的秋瑾到了出閣的年齡,提親者眾多,可她還是由父母做主,嫁給了湘潭富豪王黻臣之子王子芳,這個紈絝子弟專橫暴戾既賭且嫖,從秋瑾嫁入王家的那一刻起,就讓本來對愛情生活充滿嚮往的秋瑾陷入到了巨大的痛苦之中,而滿是世俗氣和銅臭氣的婆家環境,更讓秋瑾感受到幾乎窒息的壓力。新婚不久,王子芳捐了清庭戶部主事的官職,從湖湘前往京師赴任,秋瑾隨之同行。原本以為脫離了婆家的壓抑,丈夫也要開始走上正業,自己的處境會有所好轉,沒想到王子芳卻秉性難移,不久便舊態復現,繼續過起偎紅倚翠紙醉金迷的生活。孤獨苦悶的秋瑾為了排遣壓抑,遂著男裝偕家僕去戲院觀戲,結果王子芳得知,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暴打。秋瑾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住在了京師的泰順客棧,正是在這段時間,秋瑾以一腔悲憤寫下了聲聲泣血的《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秋瑾《滿江紅》

這首《滿江紅》作於中秋,中秋本是闔家團圓之日,但秋瑾望著一輪皓月,卻愈發生出衝出牢籠的渴望,進一步堅定了反叛世俗的志向,而作為這首《滿江紅》效應的直接呈現,便是秋瑾繼出走京師之後,更遠的離家出走——赴日留學。對不幸婚姻的怨怒,對頹衰國勢的憂患,讓這位中國傳統女性大膽走出了封閉的家門,走向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郭沫若曾將秋瑾譽為“中國的娜拉”,和易卜生經典劇作《玩偶之家》裡那位毅然摔門而去的娜拉一樣,秋瑾也正是在離家出走遠赴東瀛的歲月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彼時的日本,聚集了一大批當時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深入的交往中,一群熱血友人成為她留學生涯中最難得的收穫,當宋教仁、陶成章、孫中山、黃興、陳天華這些響亮的名字成為秋瑾的“熱血之交”,當參加中國同盟會讓早年因找尋不到知己而陷入痛苦的秋瑾重新點燃激情,這位少年時代便有男子英氣的中國女性已然將自己的叛逆氣質與古代俠士精神形成了最緊密的對接,她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大量吟詠刀劍的作品,在“劍氣稜稜貫鬥牛”的氣韻中,我們感受到的已不是當年“拔劍四顧心茫然”的孤獨,而是“右手把劍左把酒”“夭矯如見龍蛇走”的仗劍報國的俠女形象。

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離日歸國前著和服執倭刀小照

上面這張照片,是秋瑾決定離日歸國前,身著和服、手持倭刀拍攝的一張照片,也是秋瑾遺照中傳播最廣的一張。1905年12月,因抗議日本政府頒佈取締留學生規則,秋瑾憤而回國,來到浙江湖州南潯鎮潯溪女學堂任教,留日期間形成的推翻封建王朝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思想,讓秋瑾有了目標,有了行動的指南,她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激進的革新思想,給學生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不久,她在上海又見到了孫中山,孫中山指示她:作為浙江同盟會的主盟人,應在宣傳、起義兩大戰線上,積蓄力量,準備革命。孫中山的一席話令秋瑾熱血賁張,很快,她便與尹銳志、陳伯平等人以“銳進學社”為名,聯繫敖嘉熊、呂熊祥等長江一帶會黨,準備起義。到杭州後,又與將去安徽的徐錫麟約定,在皖、浙二省同時發動起義。與此同時,秋瑾的宣傳工作也緊鑼密鼓,1907年1月14日,由她主導的《中國女報》創刊,她充滿激情地為該報寫了《發刊詞》,號召女界為“醒獅之前驅”,“文明之先導”,並將“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併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作為《中國女報》宗旨。當女性解放的火種在《中國女報》燃燒起來,秋瑾,這個從暗夜裡走來的女人,已經成為了一個無畏的旗手,一個勇敢的戰士。

就在秋瑾積極籌辦《中國女報》的時候,在紹興大通師範學堂的徐錫麟派王金髮找到秋瑾,請她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並商約共謀義舉,形成皖浙聯動之勢,秋瑾欣然應允。回到桑梓之地,秋瑾倍感親切,也愈發意識自己肩頭的使命,獨行於鑑湖之濱,她再次舞起長劍,她相信,這柄長劍就是劈開長夜的利器,而她主持下的大通學堂也必將成為一個迎接曙光的起點。

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主持大通學堂時的男裝照

然而,隨著徐錫麟在安慶起義的失敗,秋瑾的人生也站在了一個風雨交加的拐點上。由於徐錫麟其弟徐偉的供詞中牽連秋瑾,浙皖聯合起義的計劃洩露,得知消息的大通學堂師生紛紛勸秋瑾火速離開紹興,但抱定必死之心的秋瑾卻鎮定自若,她悲壯地寫下“犧牲盡我責任”的絕命詞,表達了以自己之血喚醒同胞、推翻腐朽清王朝的決心。她遣散了大通學堂師生,唯留執意與她堅守的程毅等人,彼時的大通學堂陰風怒號,秋瑾,一路進行生命突圍的秋瑾,衝破了沉重的婚姻枷鎖,吹響了摧枯拉朽的革命號角,卻選擇在紹興故地,靜靜地坐下來,等待被俘,等待一道血光在鑑湖緩緩升起。

“秋風秋雨愁煞人”,史載秋瑾被捕之後,拒不吐供,只是憤筆寫下了這七個字便從容就戮。當紹興軒亭口的那抹朝霞將秋瑾的生命定格在32歲的青春韶華,這個自號“鑑湖女俠”的辛亥革命先驅給後人留下的,永遠是那個揮劍而起的形象,這個形象,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揚眉劍出鞘——老照片裡的““鑑湖女俠”秋瑾

秋瑾生前摯友吳芝瑛在秋瑾墓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