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爆款APP的春節,用戶注意力被分散


缺乏爆款APP的春節,用戶注意力被分散


2019年春節,互聯網用戶的注意力不再侷限於BAT等傳統巨頭應用產品,而是被五花八門的APP所爭奪分割,線上娛樂呈現出從巨頭壟斷走向多元分散的趨勢。

假期期間記者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那裡看到,產品層面,頗受追捧的APP產品包括王者榮耀、吃雞類遊戲;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短視頻應用;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傳統視頻應用;今日頭條、趣頭條等資訊類應用;以及支付寶、淘寶天貓、拼多多等。

主流之外,B站、豆瓣、美顏類相機、喜馬拉雅與蜻蜓FM等音頻應用、大眾點評、美團、摩拜等小眾應用也偶被提及。

可以看出,一方面,相較去年,互聯網創業圈並未出現普遍流行的爆款APP;另一方面,用戶注意力被多種類型應用瓜分,除了微信,壟斷用戶注意力的獨立APP已幾乎不復存在,這也是如今線上流量成本愈發昂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巨頭仍為主流

不可避免地,歷年春節因搶紅包而帶動一波APP日活激增的慣例在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年搶紅包活動較以往更加多元豐富,包括微信搶紅包、支付寶集福、百度春節搖一搖搶紅包、頭條“全家桶”、微博紅包等,但金額總量以及影響範圍上,仍是BAT領先。

2月4日除夕當夜,百度作為春晚互動紅包獨家贊助商,在四個時間段分別發出1000萬個20.19元、100萬個88元紅包、10000個小度AI音箱、以及10000個2019元紅包和若干手氣紅包,共計9億元。百度官方數據顯示,除夕當夜,全球觀眾參與百度APP互動次數達到208億次,百度DAU峰值突破3億。

螞蟻金服官方數據顯示,1月25日至除夕的11天裡,全國超過4.5億人參與集支付寶五福活動,人數較去年同比增長40%,用戶下沉獲得顯著增長。

微信今年更側重於企業定製版封面等產品級創新。具體數據上,除夕到初五期間,微信消息發送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4.2%,8.23億人收發微信紅包,同比增長7.12%。除夕這一天,用戶在微信上活動最頻繁,單日消息和朋友圈信息量達到頂峰。

其次,今年除夕紅包軍團中,90後用戶一躍成為主力軍,收取和發送紅包數量都佔據首位,80後和70後則分別位列二三。此外,北京市、重慶市、成都市穩居收發紅包總次數最多的城市前三,深圳市、廣州市緊隨其後。

除了“國民級應用”微信外,2月1日,騰訊微視上線測試個人視頻紅包,用戶將微視、微信和QQ更新到最新版本後,可以通過微視製作視頻紅包。微視稱,將向用戶發佈5億元現金紅包。

被分散的注意力

往年詢問用戶“春節主要玩兒什麼APP”時,多數會隨口說出微信、支付寶、王者榮耀等應用,2019年春節,二三線應用顯著分割著用戶流量,首當其衝的是“頭條系”應用。

今年是今日頭條“發財中國年”第二年,用戶可通過集卡、紅包雨等方式分享10億活動紅包。大同小異的玩法帶來相似的拉新效果,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發財中國年”活動最終獲得上億用戶參與,超過5923萬人平分3億金卡紅包,超過1839萬人平分2億鑽卡紅包,約4100萬人分享5億紅包雨。活動期間,用戶互動換卡次數超過5900萬次。

另外,字節跳動旗下抖音也研發推出春聯、拜年、送福氣等春節主題貼紙,用戶只要做出拜年、送福、拉春聯等手勢,視頻內會自動出現鞭炮、春聯、福字等春節元素。官方數據稱,抖音春節貼紙使用人數已超2000萬。

社交媒體平臺微博官方數據顯示,2月4日除夕及春晚期間,微博活躍用戶達到2.34億,連續三年上漲。春晚直播期間,微博上討論春晚的內容超過1億條,網友互動量超過3億。#春晚#話題新增閱讀量80億,除夕當天春晚相關短視頻播放量達16.9億。

除了搶紅包所引發的拉新效應,用戶注意力也被趣頭條、大眾點評、愛奇藝、騰訊視頻、豆瓣等應用分散著。一位身在四五線城市的互聯網用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身邊包括家人在內的很多親戚,閒暇時間主要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偶爾玩下全民K歌,購物方式也不再侷限於淘寶天貓等阿里系產品,購買農產品、生活用品時,常常會選擇拼多多。另一位長期觀察互聯網應用產品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應用市場整體沒有大的創新型產品出現,普遍都是早已存在或流行的應用。

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魏武揮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肯定是爆款應用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遊戲、電商、廣告等主流賽道均有極其龐大的巨頭存在,新應用增長非常困難。況且如今很多線下生意不再依賴獨立APP,BAT均有基於自身生態的小程序。

QuestMobile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移動端流量更加分散,小程序、終端入口以及下沉力量不斷崛起,正在重構中國移動互聯網新的流量格局;但同時,巨頭護城河牢不可破,其跨界模式正在產生降維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