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流浪地球》奈飞上线以后遇冷?

梁鹏飞


奈飞播出《流浪地球》为什么遇冷?

我们先看看目前IMDB上《流浪地球》的评分吧,只有6.4分。注意这个评分人数超过了1万人。

而当初《流浪地球》刚在北美上映的时候,评分可是曾经到过8分,当时评分人数是3000多人。

这是为什么呢?

当初《流浪地球》在北美上映,主要针对的是在美国的华人观众。大家应该还记得,和《战狼2》、《红海行动》等片一样,华语电影主要是在美国小规模上映,一般只有几十个影院,都是当地华人观众慕名前往。

所以在只有3000多观众评分的时候,《流浪地球》还高达8分。

现在《流浪地球》评分观众超过1万,显然增加的都是非华人观众,他们给小破球打了低分,而且都是2、3分的低分,才会让综合评分下降到如今的6分。

也就是说,喜欢《流浪地球》的观众主要还是咱们华人群体,对于大多数每个人来说,并不欣赏这样一部中国式的科幻电影。

恐怕奈飞也是看到这个情况,知道在美国区宣传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大多数的美国人并不喜欢啊。看惯了好莱坞美国式的孤单英雄科幻大片,怎么会喜欢这种强调集体英雄主义的调调呢?

美国主流观众对《流浪地球》的态度如此,可以想象,世界上其它大多数国家对《流浪地球》的态度估计都差不多。毕竟无论是欧洲,还是南美这些地区,好莱坞大片都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至于东亚这一块,之前《流浪地球》在韩国已经上映,票房不佳,评分也比较低。

总之,国外的观众都不待见咱们的小破球。

我们要扪心自问,《流浪地球》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在观影过程中它有没有打动到你。

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是的,这是一部毫无疑问的佳片,无数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被感动流泪。

但我们恐怕也要承认,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审美电影,它符合咱们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我们更能够理解这部电影的分量。然而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大多数其它国家能不能欣赏就很难说了。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大多数观众的电影审美观和价值判断体系,都被几十年来横扫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给"洗脑"了,他们已经无法欣赏一部非美国式的电影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内也有一大批吴京ptsd患者,说《流浪地球》也不过是好莱坞三流科幻电影水平,只是由于国人的情怀才打高分。毫无疑问,他们的观点和大多数美国观众一致。

当时在豆瓣上,由于持这种观点的用户给《流浪地球》打低分,还引发了争议。

对于这些观众来说,给小破球打低分估计真的是出于他们的真实评价,因为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他们真心不喜欢这样一部中国式的科幻大片。

对此,我感到一丝悲哀,也感到一丝害怕。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20多年,果然是培养了一大批认同美国价值观的观众啊。他们已经无法欣赏属于中国价值观的电影了。

作为一个美国人,不喜欢《流浪地球》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毕竟无法理解这种思想,他们没有在中国的环境下长大,没有这种语境。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法欣赏“点燃1万座行星发动机”这种壮丽的美,我们还能说什么好?

思想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所以别说《流浪地球》在国内遇冷了,就是在国内也还有一部分观众看不惯呢。

中国电影要想走出去,真是任重道远啊。


梁鹏飞


这个是正常的市场评价


用户9688872782176


霍比王在印度是神片,到了中国也就是印度神片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