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按套内面积交易,房价会涨吗?

住宅按套内面积交易,房价会涨吗?

2月18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城乡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等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消息一出,引发各方热议。

对于住建部此番征求意见改按套内面积交易,业界认为并不影响实际购房成本,“其实就是变成总价除以套内面积而已,当然对外呈现单价会相应涨了”。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政策出台利更多大于弊,起码物管费有可能因此降低,但政策5年内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小。

公摊面积一直备受质疑

从20世纪末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中国房屋交易采用的就是套内面积加公摊面积计算方法。虽然延续至今,但其合理性一直备受质疑。

所谓公摊,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只在2000年8月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中提及,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

记者注意到,《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在“使用维护”中提出,不应擅自改变居住区内规划配套建设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的用途,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是否意味着买房告别公摊?征求意见稿引发市场热议。

梳理媒体报道,公摊面积导致的房屋买卖纠纷及服务收费争议由来已久。公摊计入精装修成售房“潜规则”,面积计算“水太深”。山东省高密市曾出现一处楼盘,多部门联合验收文件显示公摊系数高达52.35%,被称作“史上最牛公摊面积”。现实中存在大量开发商、物业公司私自将公摊设施卖出或租赁的情况,损伤了业主权益。公摊收益被物业“代持”,但物业费、供暖费、停车费等与公摊密切相关的五花八门的收费,让业主们很“憋屈”。

去年,一篇题为《买 100 平方米的房子只得 70 平方米 , 这么坑的“ 公摊面积 ”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此后,新华每日电讯发文《“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指出“公摊面积问题积弊已久,越涨越多的公摊面积实质上已经侵占百姓的利益,也损伤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人们期待着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房产调控政策之时,能正视公摊面积乱象,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切实保护百姓权益”。

100平方米不再只得70平方米

此次住建部发布38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人们最关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这一住宅项目规范是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障住宅项目安全、适用、宜居、绿色和耐久,规范住宅项目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技术措施而制定。住宅项目建设、使用和维护必须遵守本规范。

其中《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有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以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

除了大家关心的“公摊面积”,此次《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还有不少重要内容值得关注。

全装修交付。《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拟规定,城镇新建住宅建筑应全装修交付,给排水、燃气、照明、供电等系统及厨卫基本设施应安装到位,供水、供电、燃气、道路、绿地、停车位、垃圾及污水处理等规划配套设施应具备使用条件;消防设施应完好,消防通道应畅通。

最小22平方米。《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还对房屋布局作出了要求,由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套型,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0平方米;开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

四层以上装电梯。《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也对电梯作了要求,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建筑,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应设电梯,且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

年限不低于50年。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以下规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地下室防水不低于结构设计工作年限。

业内人士称不影响房价

若真的按照“套内计价”,房价是否会上涨?一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房子会出现两个单价,一个是之前长期使用习惯了的建筑面积价格,一个是未来推广的套内面积价格。但基本上房价不会因改变计价方式而改变,只是需要时间适应。长期来看,“套内计价”可以让市场更透明,单价更能够反映真实房价。

如此一来,会不会让买过房的人资产缩水?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指出,目前,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其实非常高,虽然大家对房价过高一直诟病不已,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于有房的状态,公摊面积并不会让已经买房的人资产缩水。

江瀚表示,因为无论是公摊面积还是使用面积,这两个面积计算只是对房地产的单价产生影响,对房地产的总价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举例来说,假设原来100平方米的房子售价在400万元,每平方米的单价大概是4万元,但是实际上这个房子的使用面积只有70平方米,那么在这次改革之后,房子总价值的总价其实是不变的,但是每平方米的单价将会进行一定的变化,也就是折合成每平方米售价约5.7万元,所以并不会影响大家的实际财富。

张大伟指出,是否套内计价政策对于购房者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无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部分打着政策擦边球卖低得房率房子的开发商。另外,对于购房者而言,物业费等因为建筑面积衍生的收费也有可能降低。

对于购房者而言,张大伟称,套内面积计价影响最大的是期房销售,对于现房和二手房,购房者更容易计价。从套内计算价格看,全国已经有重庆等个别城市落地,的确更有利于购房者,对于开发商而言减少了灰色利益。

那么取消公摊面积有何意义?江瀚表示,取消公摊面积的意义在于:一是杜绝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之间不同来获取不当利润;二是让所有人真正能够享受到你买房所使用的面积,就是你买房的面积。

不过,当前只是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距离正式文件出台还很遥远,即使成为正式文件,也不确定是建议标准还是规定强制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