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好壞看什麼?

錢寶昌


現在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種書畫展覽越來越多,如果你在看展覽的時候當著女友或者孩子或者朋友的面,對作品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還是很有面子的。千萬不要看展覽的時候,來上一句:我靠,這字真好。

一幅書法作品擺展示在你面前的時候,如何欣賞和衡量它的水平高下,確實比較考量一個人的眼光和品味的。我們不但要感覺到它的好,還要能說出來其所以然來,才真正能體現你的水平。

書法欣賞小白級

書法欣賞小白級,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書法知識,這最基本的莫過於能分清作品是什麼書體,一般書法展不外乎這些書體: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魏碑、行書、章草、今草、楷書等等。分辨出這些書體,真的算是小白級水平了。

書法欣賞入門級

到了這一級對欣賞者的要求就高了,需要對書法史有些瞭解,常見書體中一些名家的書風有所瞭解。例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行書宋四家,二王書風等等,你看一幅書法作品大概能分辨出這位書家的師承,這幅作品中有哪些名家的痕跡,說出一些他的特徵來。

書法欣賞江湖行走級

到了這一步你應該能行走了江湖了,這一步的要求涉及到了具體的技法和格調了。大概有下面三個部分:

  1. 書法格調問題。一幅作品的格調取決於書家的內在文化修養,書家的個性、氣質的表現,這些是隱形的。俗話說“佳書也需慧眼識”,欣賞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決定了你能否看出一幅作品的格調。我們經常說這幅字有書卷氣,這個書卷氣就是書家內在文化素養的體現。

  2. 書法技法要豐富。王羲之的《蘭亭序》很多相同的字,但沒有一個是一樣的,書聖的技法是多樣的,很多字因勢利導、隨機生髮,這需要熟練的筆法。米芾的“八面出鋒”也是豐富的技法的體現。這些技法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表現在書法線條上面就是線條的粗細、用筆的輕重、轉折的方圓、墨色的濃淡燥潤、章法佈局的留白等等。

  3. 技術難度係數。啟功先生的字很多人去模仿,為何專家一眼就能分辨真偽呢?看的就是線條的質量。很多模仿啟功先生的書法,行筆的末端往往是無力而出,但真正啟功先生的書法則是能放得出去,也能守得回來。尤其是啟功先生的細線條,很多人模仿不來的,很有力量感。

以上就是如何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一定是有傳承,有創新,有個性的。

翰墨今香


書法的好壞看筆力。

書法儘管風格,流派眾多,結體、章法、用筆難分優劣。但是有一條共性的規則,可以適用於鑑別所有書法的優劣。那就是筆力。

什麼是筆力?筆力就是掌控毛筆運行的能力。體現出來在作品中的點畫,具有韌勁的,便是具有筆力的。韌勁越強,筆力越強。粗非重,細非輕。折如指節有筋皮包裹,肥不顯膘,瘦不露骨。疾徐快慢,因勢賦形。遲澀、爽逸,揮灑自如。此為上。


如果是不能迅速準確的運筆,卻還偏愛遲緩的書寫,強說是澀,實則為拙,學習書法的朋友一定要分清遲澀和遲緩間的區別。遲緩為能力不足,故行筆遲緩,形雍神痴。遲澀是澀力,有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滲透感。

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結體會因時俗,各人的審美觀點不一樣而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用筆的法則是死理。有沒有下過功夫,就能夠在作品中反映出他的筆力多少。從筆力上就可以分出作品的好壞。



子衿書法


書法好壞看哪裡?

簡單看“筆法”,也就是筆功,線條是否有力,結字是否合理。

深度看“心法”,也就是整體法度,氣象。這才是經典與當代好書法的區別!

書法是書者內心寫照,筆法在如火純清,如果品行不正,缺乏內涵,其作品整體就無大氣而言。

如何提高自己鑑賞力,還是要多看名帖,歷史名家名帖只需背幾十貼在心上自然能品書法。否則理論再好也是枉然。

我這樣說辭,頭條並不歡迎,上次品田字之文還被封,但我說的句句符合大家書論!非我獨創。

不注重心法修為,只巧淫筆法,是“匠”,不是“家”。

意猶未盡多嘮叨幾句:

末流書法整體氣象多“濁”,或醜,或媚;不耐看,品之無味。

上品書法整體氣象多“清”,或拙,或秀,或威……;氣象萬千,越看越有味,並深受感染。

我現實生活中見識一些“書痴”長者,長年浸淫筆法練習,卻忽視內心修為,不知不覺中已經犯了功利禁忌,落入俗品。

我不是要冒犯他們或者不尊敬他們寫這些字眼,而是希望年少者對書法有更深的認知,我們的書法傳統才能更好繼承。



先知中道


一幅書法的好壞,大約要從兩個方面來界定:一是“技”,二是“藝”。

“技”指技法技巧方面;“藝”指書法的藝術性。

在這兩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平了,就是好書法,反之,就不夠好。

“技”的方面,主要是外在的形式層面,包括用筆、結體、墨法、章法等;

“藝”的層面,主要包括書法的氣質、格調、意境等,是一個人的書法藝術區別於其他人的主要歸結點,是一幅書法作品的靈魂。

技法人人可學,古往今來臨帖能亂真的大有人在,但是隻有有靈魂的書法才會在歷史上佔一席之地。

因此好書法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

這個風格不是僅僅指與別人的不同,而是書寫者的性格、氣質、文化底蘊的其作品中的顯現。它必然是符合書法藝術的審美規律的。

“偏”、“怪”、“亂”的書法,不是好書法,但是符合書法藝術的規律,又有強烈個性的,雖然也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不被理解,仍然可稱之為好書法。傅山、金農、王鐸、徐渭、鄭板橋。。。這些人都曾被一時所詬病,但歷史給了他們公正的評價。

雖然說的有點籠統,但是這個問題的確給不出標準的答案來,因為每個人的審美傾向都不同。


書法的好壞看“技”和“藝”的水平,其中我認為“技”只佔三成,“藝”要佔到七成,所以好壞的關鍵還是書法的韻味和境界。


昭明書館


書法作品的好壞優劣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看格調高低,也就是說是不是繼承了傳統,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個性。一些江湖體,拖個大尾巴,沒有任何筆法傳承,還沾沾自喜,俗!一看就是沒格調的。而下圖董其昌的就很有格調,深得傳統筆法,而表現出自己飄逸散淡的個性。


第二,看筆力,看線條。筆力是書法作品的藝術生命力,沒筆力的作品就會索然無味。“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就是對書法作品力度的形象化寫照。而用筆和線條又有很大的關係,不會用筆的人線條自然寫不出力度,中鋒自然找不到,筆尖也立不起來。

第三,看局部。看筆法,結構,墨法。看看有沒有筆法,筆法的應用有無難度。看字的結構有無變化,是否體驗了中國審美文化。看有無墨色變化,變化是否自然。

第四,看是否氣韻生動。這個非常重要,氣韻神采是一個人才華和精氣神的體現。即使是嚴謹的正書,如果是好作品,也會體現出氣韻來,使人煥然一新,如沐春風。氣韻的產生又依賴於前面講述的筆法,章法,筆力,線條,結構,墨法。可以說是一副作品好壞的關鍵。


蟬山寫書法


首先說明,下面這篇是我原創,略有修改。原文曾經發在新浪博客和凱迪社區以及博客中國。

書法的“功”與“性”淺識

明代祝允明說:“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 據我的理解,功,基本功,功力。

功,握筆運筆、提按頓挫、永字八法,行氣章法,謀篇佈局。這是基本的,必須的,至於功力深厚,需要時間,需要許許多多的實踐和見識,是欲速則不達的。

性,性情,性靈。

前者相對較易,後者很難,很多人終身不能到達。 沒有情感和思想的字是機械的,無法完成深度的審美交流,而一味任情適性則極易失去書法書寫的本質,書法的情必須要由書寫來表達,否則就是圖畫。在這一點上很像寫格律詩,格律詩所謂“四聲八病”,那是不能犯的,同樣,書法所謂“蜂腰鶴膝釘頭鼠尾布算……”也不能犯,更不能大刷小做,西方現代派繪畫一般!

當然,和寫格律詩一樣,如林黛玉所言,只要意思極好了,偶爾犯規也是可以的,這是物極必反,而不是無知妄為。

性靈,是脫離物質世界的,頭腦裡的仙境,用書畫來表達,而用書法表達最難。 “性靈”的解釋很多: 1. 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 2. 性情 3. 智慧,聰明。 而愚以為,關鍵在“靈”,即靈氣。

我曾經說,“文學無非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片誤解的奇觀”。 作家是不懂得物質世界的,在這一點上,作家連一個市井小民也不如。而作家藝術家在形而上的層面獲得心靈的無限自由。

書法史上有兩個舉足輕重的瘋子。

“俗書只識《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這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讚揚五代時書法家楊凝式的詩句,楊風子者,楊瘋子也,據說他是因逃避迫害而裝瘋。 這詩大意是說,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不能入門,而楊凝式似乎與書聖的心相通,下筆便有《蘭亭序》的神韻。

楊凝式在書法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前啟後的人物,蘇黃米蔡“宋四家”都深受他的影響。

另一個是“瘋癲”到殺妻的徐渭,傳說別人訪他,不願見的,他就緊推柴門,高呼:“徐渭不在!” 有人概括徐渭的悽楚生平是“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次不第,九番自殺”。

徐渭最擅狂草,用筆縱橫散亂,常人很難看懂。 他“超越了時代,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

由於“瘋子”們對世界的認識與眾不同,所以他們的遭遇自然與眾不同,由於遭遇與眾不同,越發加深他們對世界獨特的理解和人們對他們的不理解。 於是他們在這裡開闢出一條心靈的蹊徑,曲徑通幽。

所謂正常人,所謂聰明絕頂,往往就有人寫“聰明字”、“文人字”。但無論如何,“性”必得用“功”來表達。作家要有語言的功力,書家、畫家要有書寫繪畫造型的功力。

有些人“畫字”,“性”是有了,“功”卻是沒有的,因為失去了書法“書寫”的本質。

要有“功”,又要戴著鐐銬跳舞,僅僅用書寫的手段來抒發性靈和情感,確實很難,所以蘇東坡說,“書貴難”。

奇葩網紅一樣吸引眼球的,有些人是沒有書法的“功”的,他們急功近利急於出名,所表演的是浮躁的心態而不是紮實的功力、高雅的審美趣味和豐富深刻的情感。

書法說到底不是用來現場表演的,書法是很個人的、很內在的事。

至於那些當街表演的窮人,他們是用深厚的功力而不是用奇怪的書寫方式來征服觀眾的,所以他們應該另當別論。他們的表演出於無奈,在乞丐一般當街表演的時候,他們心中難免萬丈狂瀾,而不是醜書表演者們的空虛無聊沒話找話。

文學藝術最怕沒話找話。


大悔憶智冰


要看一幅書法作品的好壞,我個人的總結是以下四點:

看氣勢,看韻律,看章法,看功力。

每每走進書法展覽中心,第一眼看到的,當然是整幅作品的氣勢。無論是雄渾厚重,還是俊逸纖秀,亦或肅穆端嚴、搖曳華彩,都從整幅作品的氣勢中體現出來,也給人一種即刻定格的直覺觀感。

其中,也可看出一個作者的學識和修養,都體現在整幅作品中,無不滲透出一種抑制不住的氣概。

看韻律,不僅看整幅作品的內在聯繫與牽帶,還要看其聯動效果和書寫節奏——好的作品,可以令人感到既活絡又勾連,通篇表現出一種律動的節奏態勢,浮光掠影,宛走游龍,令人浮想聯翩,隨之心也翩躚。

看章法,當然可以令人賞心悅目為佳。這個不必多說,因為章法的謀篇佈局,往往帶有其師承的脈絡,一望即知其所出何處。凡熟知各類法帖者,都能從中找到根源。

看功力,這個需要定睛細瞧,小火慢功,慢慢品咂:先看體式結構,再看筆力運移。從結體之中找到合理的拆解、支撐,是否達到了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的最佳組合狀態,行筆如亂水通人過,結體如懸崖置屋牢;再看筆力的強弱、寬蹇。如果筆力不逮,打眼過後便是窟窿,黑洞洞不見色彩;而如果內力中顯,霸氣外露,則每一行筆都可見雲霓嵐靄、刀砍斧劈,蘊籍內斂,功力凸顯。


龍吟148119260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孩子的問題一般,但是問到骨頭裡了。不是書法美的問題,是哲學辯證的深刻。范冰冰美還是你媽媽美?你愛誰?

悟空問答也是服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都是大神的世界,我才疏學淺,回答不了。

但是我願意傾聽大神們的註解。

我就做一個安分守己的群眾演員。

補充一點,整一套百科全書來回答就算了,大家都挺忙的。

附圖,朕前年擼的。您湊合看吧,最近擼的讓我刪光了,手機空間不夠用。







大癮齋


書法就是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想反映於字裡行間的神奇藝術。就如一個人唱歌,起了什麼調,就該堅持自己的特色把這首歌唱完。唱畢,人家對你的特色居於什麼水平,已經有了評判。

書法要整體看,不可鑽死衚衕去比較一筆一畫形狀“是否古人初”而失去載客之歡。

部分人只執泥於唐楷一點一劃形狀復古如初定書法優劣,在筆畫標準後字相不耐看不中用的原因正中此槍。

總之書法好字相由配合形成。神奇的搭配由作者的文化素養和當時的思想交集促使以生。

如果一幅書法作品沒有呈示作者毫不掩蓋的思想活動歷程,那就是抄寫而不是書法。


山外天色


這是個千古常談的問題。看一幅書法的好壞,其實首先是從其觀賞性為出發點,但卻有一定之規。因為,一切美的東西、事物都是有統一標準和結果的。如品畫,賞詩、品菜,品茶,觀賞球賽,無論你會否繪畫作詩做菜製茶踢球,只要你瞭解了審美品鑑的內涵要義,都是可以賞析出其中美醜優劣之道的。至於那些說”你說我不行,你上啊!你說我的不好你會嗎?”的人們,是一種強辭奪理的護醜心態作崇而已!

言歸正傳。書法是一門國學,它除了是中國方塊字或潦草字之外,涉及到中國古文字書體,文詩史哲繪畫等多個方面的修養積累,既需要具有對書法技能的認知了解(並不一定需要掌握),還需要從這些國學修養積累中產生聯想和內涵互通的氣息與借鑑。基本具備了這些素質涵養,你才是一個合格的賞析者,否則都是亂噴或不夠中肯準確的賞評。

一看單字書體結構。清代書家朱履貞《學書捷要》說:書之大要,可一言以盡之。筆方字圓。方者,折法也。點畫波撇,起止處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圓者,用筆盤旋空中,作勢是也。圓出臂腕,字之筋也。這裡告訴我們,單字要有筋骨力道和氣勢,所謂顏筋柳骨始從中來。字體結構還必須準確。這是字的生命力和形態美的基本表現;

二看線條筆畫。筆畫輕快,運筆運墨技法嫻熟不呆不滯,流暢舒展,無拖泥帶水,乾脆利索,錯落有致或均勻有致,或富於張力或富於靈動,如藤如蛇或如樁或若處子或若脫兔;

三看橫直佈局。是否通暢呼應,氣息相通,均勻對稱,具有謀篇佈局的美觀合理性,似行雲若流水,或凌而不亂,大氣超然或文靜娟秀,或古樸卓然.。。。。。。此即文化內涵風格;

四看通篇意境。做到筆與意合,意與篇合。譬如避免以綿軟纖柔的字體筆法去書寫一幅大氣磅礴或煞氣厚重的內容或以狂草書寫一幀任命書委任狀,有失嚴肅莊重。即要有貼合內容的書體表現力;

五看意境寓意暗合。或文或詩或史或哲或畫等等。即精神內涵的表現力。漢代揚雄在其《法言》中說:書者,心畫也,心詩也。就是這個道理。

綜上所述,基本是書法單字或書幅賞析的大致要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