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拼音的声母韵母能对应上英文26个字母,完全不能想象?

张小龙


人类语言大都是由①喉部声带振动音、②唇、齿、舌、鄂等部位相互接触而产生的气流摩擦或爆破音,③以及前、后鼻音等三大项组成。

英语元音就是配合不同口型而发出的①喉部声带振动音;辅音就是②所列出的接触气流发声,其与声带振动无直接关联,浊辅音存在声带辅助振动的情况,但并不像元音声带发声那么主动、肯定和清晰。

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与英语中的辅音和元音,基本可以相对应,但细节上有差别。

(一)共同点:[(声)+韵]=一个汉字的发音,声母非必须;[(辅)+元]=一个英语音节的发音,辅音非必须。即不管是汉语中的一个字音,还是英语中的一个音节,都是以喉部声带振动的元音(韵母)为核心的。

(二)不同点: ①一个汉字音必是充分融合的[(声)+韵],一次成型听上去一字一音;而英语中的一个音节除了核心部分是融合了的[辅+元]外,其前或其后还可能有独立的辅音(并无元音与其配对融合即声带无振动或不主动振动)。②双元音中,仅前一次发音能与其前的辅音融为一体;而汉语中的韵母即使在单独念时发两次音如iang,但在与声母如q拼读时,就融成了一次发音如强念(qiang)。

弄清了中英文发音之异同点,就不会奇怪“拼音的声母和韵母能对应上26个英文字母”了。


hwd4


其实对应不上,但是为了对应的上,国家对汉语拼音做了优化。比如i这个音节其实对应了三个音标,e也一样,还有,最明显的是zh,ch,sh,ng,这些虽然是两个字母写出来的,但其实表示的是一个音节。汉语的拼音规律是没有复辅音,但你看zh,ch,sh,ng都是复辅音,就是这两个字母都是辅音字母。这跟汉语的语言规律是冲突的。

所以在汉语里面,我们把zh,ch,sh当做一个字母来看待,因为要给这些音节单独造一个字母的话就跟英文的26个字母对不上号了。影响汉语国际化啊。

把实际情况给你介绍清楚之后,现在关于拼音的声母韵母对应上英文26个字母的事情,你能想象得到了吗?


闲白社


这里面包括两个问题:声母韵母能和英语元辅音对得上、字母表上的26个字母字形对得上。

声母韵母能和英语元辅音对得上,完全正常。因为我们是人,英国人也是人,口腔结构是一样的,那么发音部位也是一样的。中国古人说“喉牙齿舌唇”,外国语音书说唇音、齿音、舌齿音、舌根音、软腭音等等。再加上所用的字母同取自拉丁字母表,而且有个规矩,字母读音一般照本来读音。那么自然是“对得上”了。其实学到深入了就知道,实际上是有不少细微差异的。

字母表上的26个字母字形对得上,上文已经提及,那是因为两家选用的都是拉丁字符。

文字只是工具,没有阶级性、国别之分。用了洋文辱没了祖宗,那是一百多年前前清遗老遗少的滥调。现在三观端正的人不齿。


ZBLiu


首先说明一下,现在大陆地区通用的拼音,并不是自古就有的!

新中国成立前,咱们用的都是一种叫做注音符号的东西来标记汉字读音(现在台湾地区还在延用此方案),后来为了方便普通群众也学习文字,去文盲,就结合拉丁字母做了一套新的拼音方案,也就是大家小学学的那个。所以,这不是偶然。





Yuri君在日本


你肯定是以为我国古代就有拼音,几千年后,竟然发现我们的拼音跟英文字母如此相似,那真是太神奇了,其实你想多了,汉字古时候是没有拼音的,古代都是靠教师先生口口相传,教给学生的。这样就很不方便,离开老师,很多字你不能自学了,后来在清末民初,有学者就借鉴英文字母搞出了拼音,当然拼音也不是某个学者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众多人的付出和不断改进,最后由周有光作为主编者编制出来。


广东IT工程师


一、关于汉语拼音字母

首先说明,题中所讲“能对应上英文26个字母,完全不能想象”,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

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1月10日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一文中写到“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拉丁字母……现在世界上有六十多个国家采用拉丁字母来作为书写语言的符号……拉丁字母也因此确实可以说不是哪一个国家专有的字母,而是国际公用的符号……我们采用了拉丁字母,经过我们的调整使它适应了汉语的需要之后,它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汉语拼音字母,己不再是古拉丁文的字母,更不是任何一个外国的字母了”。

周总理明确的说是拉丁字母形态的国际符号,是调整后的国际符号为汉语拼音字母。

二、关于汉字拼音的沿革

1、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共26个字母。26个字母的名称分别为:a啊,b掰,c猜,d呆;e额,f诶夫,g该;h哈,i衣,j街,K开;I诶勒,m诶姆,n奈;o喔,p拍,q丘;r啊儿,s诶司,t胎;u乌,v[万],w蛙;x希,Y呀,Z栽。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到,字母的名字与发音是不同的。

这26个字母根据分工组合为21个声母,35个韵母。这些大家都很熟习了,看一下字典后面的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就全清楚了。

2,注音字母

1956年,汉语拼音草案发表,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批准实施之前使用的汉字注音符号叫注言字母。

举例如下(详细看文后图片)

《哥,

注音字母是1918年产生的,一直用到1958年及以后。(有些字典使用,学校教学已停止)。

3、反切

是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这种注音方法产生于公元200年左右的东汉末年。一直使用到1918年及现代。前后使用一千七、八百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辞海》、《辞源》、《康熙字典》等都使用反切注音。

基本方法就是用两个字拼切一个音: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这是竖版。横版印刷就是前字取声,后字取韵。如旦:得按切,即用得声(d)按韵(a'n)拼得读音。

4、譬况,读若,直音。

反切出现之前就是先秦时期的注音方法。

譬况:就是打比方,用一两个熟习的字,用急慢轻重读法来注音。

读若法:就是用一个字音为需注音的字打比方。如芨:读若急。读若就是读音好象的意思。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如桐:音同。

(用指头在手机上写,指头快磨禿撸皮了。点一下在走呗)

下面是1918年公布的注音字母及发音。




南山智叟2


用了速记星,学习好轻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82f0739cb3adf43ad2e86422498a9bec\

速记星


采用汉语拼音,实际上也是对汉语的发音进行了一次变革,只不过变革的范围小,辐度小,再加上本来汉语的方言就较多,发音本没有统一,原有的拼音方案普及率很低等原因,人们感觉上不明显。

现有汉语拼音方案简便、发音稳定、易学、好记,对普通话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实践检验证明了其科学性、适用性。


天高云淡153975946


汉字是三维文字,声母,韵母,还有一个声调,汉字先生用xvq对应表示234声调编码,例:妈ma 麻max 马mav 骂maq 吗maa,这样的话,汉字读音由声母、韵母和调母组成,用字母表示声调的最大好处,就是声调的输入很方便,因为输入了声调,从而很精准,这就是字母表声调的妙处。


汉字先生


啥叫”英文字母”?这叫”拉丁字母”,起源于意大利。先后被西欧各国采用。我国用来作P1NY1N,代替原来的”注音字母”(基于甲骨文)。便于与国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