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會轉化為身體疾病嗎?

ALuLLL


你好,作為一個抑鬱症康復者,我想告訴你的是,心理疾病不是轉化為心理疾病,而是會導致身體疾病。

比如我就是,因為我自己抑鬱症的時候,身體各方面都出問題了,腎結石,腎不好了,因為我自己也有恐懼症麼。其次就是皮膚病。還有就是胃疼。頭疼頭脹。等等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心理疾病表現出來的外在症狀而已,可以說是外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能量狀態的一種表現形式,都是假象。不要低估自己身體的自愈能力。我們的身體是非常精密的,只要自己的能量狀態足夠高的話,那麼所有的身體問題都會好起來,因為本質上是心裡的問題,也就是能量狀態的問題。

就像我,現在心理疾病好了之後,身體症狀也全都好了,頭也不疼了,陽氣也特別的旺盛,皮膚也變好了,整個人活力滿滿,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是可以好的。

因為在負能量的時候,你整個人被負能量障礙,整天都是負面思維,能量狀態非常低。中醫就說了,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中醫說心理疾病就是情志病,但是怎麼治療他沒說,因為這個是轉變自己內心的事情,只能自己轉這個心,而不是藥物所能解決的。藥物智能調節陰陽,也只能起輔助作用。

我自己是通過系統的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如何佔住自己的思維,學習什麼才是正確的三觀和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通過改正,修正,通過真沒高能量的糾纏和高能能量的療愈師進行糾纏,最終我成功上岸。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疑病症患者,他首先是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最後去醫院檢查,由於一致的恐懼焦慮等等的負面情緒,他真的身體各方面都不行了,去了好多醫院,檢查結果都是一大堆的病,肝腎脾胃都壞完了,最後害死通過改變自己的內心之後徹底好了,再去醫院檢查之後一切指標都正常,有他自己寫的康復經歷。由於版權,我就不給大家展示了,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倖幸福福。


永駐初心


心理疾病當然會轉化為身體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兩者是相互影響的,所以醫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分支學科——心身醫學科,近些年被逐漸重視起來。

講一講二者的影響和心身醫學

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醫學分支學科。是研究心理因素同人體健康和疾病之間關係的科學。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廣義指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的生物、心理以至社會因素闖相互關係的醫學,實際是一種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方法。狹義指研究心身疾病的醫學,研究心理生理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亦稱心理生理醫學。

其實只是我們大眾不知道,心身醫學科在醫學界的作用一點都不小。

這是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的2018年年會,主題演講的是精神醫兩院院士的——陸林院士,因為精神醫學和心身醫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們拿抑鬱症為例,抑鬱症的患者會感受到明顯的軀體化症狀,按出現的可能性大小分別有:失眠、軀體不適感、體重減輕、食慾減退或缺乏飢餓感、循環系統、頭痛、性慾減退、胃腸道症狀、呼吸系統。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消化科很多反覆就診的腸易激患者,胃腸道症狀明顯受情緒變化調控,越是煩躁焦慮的時候越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多種胃藥治療無效,反而是抗抑鬱藥物能起到較好的療效。

當然判斷軀體疾病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還是要在綜合醫院先排除軀體疾病的,這是診斷的思路,軀體疾病的優先級別要高於心理疾病,沒有排除軀體疾病不應該先考慮心理疾病引起的軀體症狀。

既然是心理疾病和軀體疾病同時存在,就應該即治療軀體疾病,也治療心理疾病,比如焦慮引起的高血壓,在焦慮無法有效緩解的情況下,降壓藥物還是要吃的。

再比如既然心理疾病是因,軀體疾病是果,那麼心理治療是必不可缺的。一般在心身醫學運用最廣泛的是認知行為治療(CBT),通過改變患者的認知,改善患者的情感和情緒的控制,進而改變患者的不當行為以及軀體不適症狀。

心身醫學科與中醫的聯繫也很緊密,就連我們的《黃帝內經》中也有心身醫學的相關記載,這方面中醫也有很多研究,但效果還是缺乏一致性認證。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閱讀,手打不易,歡迎關注!


我說精神


好問題。其實心理疾病轉化為身體疾病有很多。

比如我們所說的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最常見。這疾病是指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的,臨床方面以生理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的一組疾病,還達不到心身疾病的標準。又比如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會模式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主動作用的身體疾病。還有神經功能症,目前俗稱神經症,就是一組以焦慮、疑病、強迫恐懼為症狀特徵的一組精神疾病,也會導致身體疾病。

(一)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包括一些進食障礙,比如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以及神經性嘔吐等;一系列睡眠障礙;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礙,要說的是心理因素有時也不一定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

(二)眾所周知,神經官能症許多也是伴有真真實實的軀體問題的,比如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確確實實的心臟不舒服,至少病人是感受到的;比如軀體形式障礙,也是有軀體的不舒服,可能表現是胃腸道,可能是呼吸系統,可能是心臟的不舒服感,也有可能大汗淋漓,全身發抖,這些不舒服或者症狀多是因為病人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心臟、呼吸道、胃腸道、血管包括腺體這些器官都是由自主神經控制的,也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控制,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也有疑病因素。

(三)心身疾病,特點是發病前有明顯社會應激因素,貫穿疾病整個過程,病人不一定能意識;主要臨床表現是身體疾病和體徵,儀器檢查陽性;可累及自主神經功能、內分泌支配的器官等;顯著首情緒影響性。說得最多的是消化性潰瘍和支氣管哮喘。胃腸道是最容易受情緒波動影響的器官,比如長期抽菸、睡眠不足,飲食無規律、應激焦慮,消化道都會有感應。支氣管也是如此,當病人遇到第一次誘發哮喘發作的情景的時候,即便沒有致敏源,也可能出現哮喘的再次發作,因為一般這些病人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被動性、懦弱性、敏感性以及容易受得情緒影響。其他的心身疾病還有許多就不多舉例子。

結論是:心理疾病會轉化成身體疾病!


一盞茶的恬靜


你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你解答。心理問題嚴重時會伴隨軀體化症狀出現,也就是生理疾病出現,但不意味著這就是轉化了,然後心理問題不存在。

很多人在自己遇到心理問題時,比如面對問題時很焦慮,壓力山大時的壓抑等等,都不知道或者無法去正視自己心理問題,而是把自己問題歸結於是自己失眠,自己哪個部位不舒服導致了自己不能很好處理當下問題。最明顯的一種心理疾病是疑病症,患者總覺得自己是得了某種病,恐艾之類,一直在尋求各種解決辦法,但事實上患者身體上是沒病,問題是出在了患者心理問題上,患者是藉著身體問題來逃避某些心理問題。

在心理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解決時,個體腦神經會受到很多不良影響,交感神經會一直處在緊張狀態,這也會引起軀體上很多不良反應,比如因為焦慮某些事情茶飯不思會引起胃痛,對某些事情思慮過多會導致頭痛,情緒變化太大了有可能會致使肝痛等等。但這不是心理問題轉化成軀體疾病,而是催化軀體疾病出現,所以重點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同時調理軀體方面問題。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如果自己無法解決,自己本能反應一方面自己會尋找方法逃避遠離問題,一方面自己會避重就輕把問題定位在一些看似能解決的問題,緩解深層問題所帶來的壓力。所以軀體疾病出現就會成為個體處理自己深層問題的第一選擇,因為軀體疾病在我們常識中可以被治療,可以被周圍人接受,可以被別人關注到,這會讓個體企圖通過解決軀體問題來解決自己無能為力面對的心理問題。
所以心理問題不會因為軀體疾病出現而不存在了,反而有可能預示著心理問題變得嚴重了,這需要個體儘快進行諮詢或者精神科診斷處理。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心理疾病會轉化為身體疾病嗎?

人的身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互相影響。心理疾病指的是神經症,失眠,抑鬱症等。身體疾病指的是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等。

這些年人們對各種身體疾病的研究有了新的認識,看到了導致身體疾病的各種因素,如環境汙染、水汙染、食品安全問題、空氣汙染,競爭壓力、生活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熬夜,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喝酒吸菸,過度勞累、加班,食品中缺少人體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生物類黃酮等。

其中,生活壓力大,自責焦慮等負面情緒對人的影響最大,幾乎佔到一半。而心理疾病基本都是從焦慮自責開始的,並且貫穿整個發病過程的始終。

所以說心理疾病可能會導致身體疾病。學會調整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能很好的預防疾病。


霍體清


會的

但是,心理疾病的基礎是軀體疾病

軀體沒有疾病的人就不可能會有精神疾病

當一個人的軀體疾病的時候,他就會產生精神疾病,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軀體疾病產生的時候,精神疾病是可以反過來影響軀體健康的

這個東西就是中醫說的【七情】,健康的人的七情是正常的【怒喜思悲恐驚憂】,正常情況下的七情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可是,當人體本身不健康失去平衡的時候,七情就會傷身


太素老道


當然了!時時想壞,註定得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