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哪个难度更高?

己莫V


这是毫无意义的对比,调换二人场景,结果多半是鲁智深丧命虎口,武松拔不出柳树,二人各有所长。光说力气的话,鲁智深绝不下于武松,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拔树要求的是绝对力量,也就是我们说的死力气,蛮力。而打虎则对技巧,敏捷,速度,力量,反应等等有全方位要求,我们都知道原著上鲁智深是个胖大和尚,而武松则是个魁梧壮汉。两人体重却相差无几,可知武松的灵活度和速度技巧等要远强于鲁智深,于是,我们会发现鲁智深经常和某某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杨志,邓元觉等),而作者绝不会让武松和某人大战数十合平手,基本是见人就秒,马军有五虎将,而作者却安排武松“打虎”,颇有嘲讽之味,事实也证明五虎的确不如武松远矣。

1,鲁智深四五十合平呼延灼,二人半斤八两,呼延灼20合擒得孔明,而孔亮则被武行者当小孩吊打,孔明孔亮两兄弟,无需多言,两废物,分别排名62,63,本事相当(如果兄弟或亲戚二人本事有差别,则会排开,比如穆弘穆春,孙立孙新,如果相近则会并列,比如邹渊邹润,童威童猛,解珍解宝)

2,呼延灼50合平林冲,原著完全平手,并无上下风,当然我们通过与二人都有过交手的扈三娘可得知,林冲当略高于呼延灼,林冲以逸待劳10合生擒扈三娘,破混天阵时扈三娘与太阴阵的答里孛打平,而武松则秒杀了排位更高的太阳阵耶律得重。由此可以窥出武松胜林冲远矣。

3,鲁智深单挑邓元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武松“飞”出阵来,宝光见势拔腿就跑,有很多人说这里鲁智深下风了,所以武松才助战,那么,既然邓元觉上风,何以武松一助战他就溜之大吉?不合情理啊(方杰双战关胜花荣,卞祥双战史进花荣,甚至杜壆也不曾溜走)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邓元觉被武松出阵的速度吓到了(同理包道乙被迫施法救郑彪那里)。结果也说明了一切,武松凭借速度优势后来居上赶过鲁智深追至吊桥下,后面剧情大家都知道了。

4,有人说,光凭拔树和身材怎么确定鲁智深只有蛮力?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肯定,鲁智深绝对不只有蛮力,相反他技巧很高,否则光凭一身蛮力如何对战高手从无败绩。但鲁智深比之武松,弱点还是很明显的,饿个肚子就被崔丘二人欺负(二人上限分别是强小彪中小彪,之前论证过就赘述),而武松则是长途跋涉加重伤,身披枷锁情形下反杀公差杀手(公差你可以说垃圾,但杀手不可能太废物吧)

5,抛石墩,石墩只有三五百斤,并不重,但是将它单手抛丈余高再接住,估计全书也没几个能做到吧(猜的),不过武松做到了,而且是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这是人吗???集绝对力量和巧力于一身,这个丝毫不逊色于鲁达的拔树吧。

我的结论很明显,不要印象流认为武松没同高手过招就将其定位低于五虎众人,相反,种种战绩对比武松凌驾于众高手之上。

关于问题,个人认为无可比性,正如文章开头所言,鲁智深可能干不过老虎,武松可能拔不出树,非要排一个的话,就是打虎难度更大,因为它要求比较全面,不只是纯力气。






phree


武松打虎PK花和尚倒拨垂楊柳,在现实生活中,那项运动难度大?我是栽判,个人认为俩兄八斤对八两,和为贵,平对手。

武行者与鲁和尚都身高八尺,与林冲一般高,武松年纪25,智深是林冲义兄,林三十四五岁,所和尚正当壮年,大武松十岁。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只是小说所述,现实生活中,我和世人没见实的多。我连杀猪场面都没见过,但在63年读中学去八一公社淡溪大队参加一星期秋收劳动时,目见社员杀土狗改膳伙食:

杀土狗时,武松不在,到公社开会去了,有三五条壮汉,二个拿夹叉铁圈,三位拿扁担追堵一条大狗,最终还是等狗主人来诱导,用绳套住,再用铁半圆夹住老狗脖拖入水塘淹死,狗主人蹲在老远哭泣,心不忍。

这一不对等追搏,可想武松单打老虎难度多大,听说乡下捉杀一只年猪,没有二三个挣十分工分身强力壮社员汉子下手,这八戒是捉拿不住的,更不要去想能拳打死一头,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过年可没肉吃的。

所说在现实生活中 ,我与买肉杀猪佬都熟,为回答这题,赶早又去莱场问了下,得到结论是中国人喜好吃新鲜肉,每天有千千万万头八戒上澡盘案板攴桌前,没有一头是用拳头打死的,用拳头打死的必定是瘟猪肉。

现实生活中,我看见过社员在田头旱地拨葱,菜园子拨草,连环图书中拨萝卜,拨只大萝卜,还有首儿歌,从老太婆拉着老头腰,小朋友拉着老太婆腰,小兔子最后上场,老棺材才能把只又白又胖又大萝卜从自留地里连根拨起,解决中攴萝卜燉排骨。


易家巷


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武松打虎和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能够成立的话,应该是各有千秋。

如果论气力是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厉害,如果是论难度则是武松的打虎难度大。


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可以不拔,大不了被张三和李四这些泼皮们嘲笑一下而已。

拔不拔鲁智深能自己说了算,而武松就不是这样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当然是拼尽全力,不然的话他也是拔不出来。

但武松遇到老虎,就不是武松自己说了算了,换句话说,说了算的是老虎而不是武松。

老虎可以不吃武松,但武松却不能不打老虎。


如果他不打老虎,老虎就一定会吃了他,不是武松想不不想打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打,他不打不行。

如果两人比气力的话,武松一定比不过鲁智深,因为倒拔垂杨柳所使出的力气一定大过打虎的力气。

但鲁智深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危险,所以鲁智深拔树的力气一定会比武松大,但是难度比起武松来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

武松其实也是一个大力士,能够把五百多斤的石墩抛在空中,然后再双手接住,其力气何止千斤。


武松号称是梁山步斗第一人,其所依赖得就是力大过人,其实论灵巧他尚不及西门庆。

能够空手一脚踢掉打斗经验丰富的武松手中的刀,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是一件相当不简单的事。

但是打老虎固然需要灵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力气,另外还有杀伐果断的意志,这是武松异于常人的地方。

鲁智深也是勇敢果断,但是他遇到了老虎的话,相信就比不了武行者了。


因此在难度上来说,还是武松的打虎更大。

在《水浒》中除了武松打虎之外,还不得不提一下李逵。

李逵也是打虎的好汉,虽说他用的是朴刀,但不能因此说李逵就是孬种。

第一,李逵也是同样的身高八尺、也同样的是力大过人,也同样的是杀气十足。

第二,李逵还有一样绝活,那就是在整部书中抗击打能力第一,这一点武松咱不知道,但鲁智深是肯定远不及李逵。

在攻打东平府时,鲁智深曾和武松一道押粮,结果是被前来劫粮的没羽箭张清一石子放翻。

而在攻打河北田虎时,遇上了同样会打石子的琼英,结果是人家李逵用头硬抗了琼英的三颗石子。

这一点鲁提辖是比不了的!

因此如果李逵遇到了老虎,也极有能徒手打虎的可能。


打虎是一个力气活,灵巧的动作固然重要,但是力气大更能说明问题。

它是一个集力大、胆识和勇气于一身的工作。

其次是树是死的,而且还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老虎是活的,而且还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攻击对象。

树拔不出大不了嘻嘻一笑,但是老虎如果不打死,就会被它吃掉。

因此,武松打虎要比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的难度大上几倍甚至几十倍!


东方评史


"梁山好汉武功之难度系数的测试!"

试着分享一下个人的理解。这个其实还是需要分情况的!

先说武松打虎: 其实武松打虎时,也没有具体指出到底这只老虎有多大,老虎是处于巅峰状态或者是已经饿了一天了饿着肚子的状况?并且老虎是不是附近山上最猛的虎。因为这些情况不同,都会决定这只老虎的战斗力的。就好像两个好汉打架一样,对方的功夫如何,而且当时是不是在最巅峰的状态下?

所以,武松打死老虎时老虎是不是在巅峰状态下还是值得商榷的!

再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也要看这个垂杨柳周边的土质是不是疏松,是黄泥土质或者是沙石土质?倒拔垂杨柳前几天有没有下过雨,雨下的大不大?这些情况都得考虑考虑的?因为这些情况不同,直接决定着垂杨柳的稳固性…

所以,只是笼统的对比一下到底哪个难度大?还真是有待商榷。不过按照通常的情况判断,自然倒拔垂杨柳的难度要大一些。

最后,如果让鲁智深来打虎: 我想可能会正面硬碰的。老虎嚎叫着挥舞着利爪凌空扑向鲁智深,只见鲁智深身体向下一缩,头一偏,快速伸出两只大手一下子抓住老虎的两个前腿且用力抡起来并猛的摔向旁边的岩石上,只听见虎骨头被摔断的声响,老虎痛的叫声震天,鲁智深飞身向前对着老虎的肋骨处用铁拳猛砸,老虎一边嚎叫一边四肢乱弹,十多拳后,老虎渐渐的停止了叫声,四肢也慢慢的不动了…

武松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和武松两人在寺庙院子边的一间稍微有些破旧的土坯房子里吃了一通酒后就准备出来看武松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来到这里后,这儿是寺庙方丈让他管理菜园子的地方,他们吃酒的这间屋子平时是鲁智深做饭和吃酒的屋子,他睡觉的地方在隔壁的另外一间屋子里。武松刚好路过东京,来到相国寺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晚,顺带拜访一下方丈,武松在家乡清河县时,在本地的一个寺庙里听方丈说过东京大相国寺的方丈和他有过交集。

武松问鲁智深来这儿过的怎么样,鲁智深于是就告诉了武松,前几天刚开始收拾几个泼皮的事情,现在这儿清静多了,昨天因为午睡被鸟儿打扰,洒家一气之下,把院子中那颗大一点柳树连根拔起了,拆掉了鸟窝,俺从此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两人边吃酒边说笑,武松听说鲁智深倒拔了垂杨柳后,于是兴趣来了,乘着酒劲,也想试一试拔一颗柳树。武松也正是年轻力壮,武功也不错,艺高人胆大,打虎的威名已经响彻江湖,年轻人那种争强好胜的劲头在数十杯酒的催发下已经急不可耐了,自己出道以来还未真正遇到过对手,今天智深兄弟能够把一颗柳树连根拔起,我也想试一试,那么凶的老虎俺也能收拾,树是死的,只要用足了力气应该不难拔出来吧。他又想智深兄弟以前做过提辖,提辖和都头基本差不多,想到这,武二心里更有底气了,今天也拔颗柳树,以后在江湖上也好增添些威名,想到这他一仰头喝干了酒杯中的最后一滴酒,然后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对鲁智深说:"兄弟我们出去吧…"

武松和鲁智深一起从吃酒的屋子出来到了外面的院子里,他们来到昨天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那个位置,武松围着拔柳树后的土坑转了一圈,仔细的看了看,兴头立马高涨起来,刚好在坑的旁边还有一颗柳树,不过比昨天鲁智深拔的柳树要小三分之一,昨天被拔掉的柳树的树枝已经被鲁达砍掉放在院子边上嗮着,准备当做柴火用,主树杆还躺在院子边上,武松已经看过这颗柳树了。

武松围着这颗柳树转了几圈,发现这里的土质是黄泥和沙石混合而成的土质,从智深所拔柳树的坑中就可以看出来,树根达到一米多深。

武松脱掉粗麻布外衣,光着膀子在柳树边上开始运气,只见他扎着马步,气沉丹田,两手开始慢慢向前平推,接着左右胳膊又前后抡了几圈,活动好后,于是就憋着一口气,旁边智深前几天刚刚收的一个徒弟早就拿了一件破衣服包裹在柳树杆上。武松按照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动作使尽全力向上拔着柳树,他的胳膊上脸上青筋凸起,脸也憋的通红,柳树却纹丝不动,接着变换姿势和方位又试了几次,柳树还是纹丝不动,正午的太阳直射着大地,武松浑身流汗,他拔垂杨柳失败了…

看着武松失望的样子,鲁智深用手拍拍武松的肩膀并且说到"洒家那是蛮力,兄弟要不再吃一通酒后再来试?"武松摆摆手说到"不用了"…

打虎英雄败在垂杨柳下,看来还是得术业有专攻啊!

通常拿这样的情况来进行比较,一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要比就得用同一参照物来比较,比方都来打虎或者都来拔树,或者都做同一类的事情,一个打虎一个打狮子来比较也是可以的,这样比较才客观一些…

不过,从通常状况下来判断,倒拔垂杨柳的难度要大于打虎的难度,这一点是确定的。

结论: 不要人云亦云!不盲目去和人比较!

术业有专攻,充分利用好长板理论!











雾湿枝头


武松打虎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哪个操作起来更加有难度?就以我个人感觉,还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更加有难度。这是因为,鲁智深做的事情更加具有真实性,不容易造假。而武松就未必了。

要知道,武松打虎现场属于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荒山野岭,渺无人烟的,武松说他自个儿打死了,连个旁观群众都没有,如何证明他的话?当时也没有手机摄像头拍摄打虎的直播视频,谁知道这只老虎是不是真的给武松打死的?还有这样几种可能:

第一,老虎喝醉了酒,不小心跌落悬崖摔死了。正巧武松路过,白捡了便宜。然后,武松吹牛说是他打死的。

第二,是山中猎户打死了老虎,然后猎户在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掉坑里面摔死了。路过的武松正巧看见这一幕,所以偷偷掩埋了猎户,然后把打死老虎的事迹归功于自己。

第三,恰好老虎吃了吹老师代言的真牛,结果拉肚子拉死了。按照吹粉“怀疑一切”的逻辑,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第四,老虎阅读公众号文章,看见一个秃顶三角眼在表演吹牛,只见三角眼他一口气把141个诺贝尔奖得主贬低的一钱不值,然后,然后,然后这只老虎就被他活活吓死了。老虎的胆子也是很小的。

总之,没有任何一个人亲眼看见武松打死老虎,武松属于孤证不立的自说自话,比一文大师搞“水变油”还不靠谱。

而鲁智深不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不是他自个儿表演自说自话,而是在东京闹市区,在一大群泼皮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群泼皮闯入菜园子,完全属于不速之客,所以当时鲁智深没有准备摆拍的时间,很可能倒拔垂杨柳是真实发生的。


怀疑探索者


当然是武松打虎难度最高了。

第一,武松打虎是要讲究一些技巧的,因为虎是活的,它要吃人,它会采取各种方法攻击武松。武松要想将老虎打死,必须是技高一筹,才能战胜老虎。

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不需要技巧的,因为树是“死”的,它不会挪动的,任由鲁智深拔取。任何人只要有一股蛮力,都可以倒拔垂杨柳。

第二,武松打虎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不仅与老虎拼体力,而且要拼智力,稍不留神就有被老虎吃掉的可能。

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没有一点危险性的,拔不掉垂杨柳就算拔不掉呗,大不了说力气不行,其它又没有危险性。



第三,武松与鲁智深如果角色对调一下,那么武松有可能也能倒拔垂杨柳,但是鲁智深就不一定能够三拳两脚打死老虎了。

第四,在现实生活中,打死老虎比拔掉垂杨柳付出的代价更大。老虎是珍稀动物,打死老虎有可能要判刑;垂杨柳是常见的植物,拔掉垂杨柳充其量只是赔钱。

所以,武松打虎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难度更高!


法重情深


武松打虎是小说成功创造的英雄人物,小说中以酒壮胆写的太过份了。

酒精度再小的酒喝成大醉身软无力,对真实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现实生活中有个真实人物何广位徒手打了老虎而且不止一只。

武松打虎怎么说也小说成立。

鲁智深倒拔扬柳从真实的角度是一处败笔,不可取。

演电视剧时用吊机吊树拍成镜头片段。

小说可以无限度的夸张,但过了度只能是娱乐中的笑话。

巜水浒传》的整体辉煌,对一些不颠不到处被辉煌的洪流淹没了。


白云3498


哈哈,武松打虎世人皆知,很多人可能连真的老虎都没见过,或者在动物园遥遥相望,根本感受不到老虎的力量。本人有幸近距离见过老虎,那是马戏团表演经过此处,开车缓慢而行,老虎在笼子里,它那个前腿爪子处足有成年人拳头大,第一次见到确实震撼,我估计老虎一巴掌下来,正常人都会断几根肋骨。但如果武艺高强躲过老虎所有攻击,然后插它双眼,攻他下盘,又或者老虎扑过来的时候撞石头了还是有点机会的。

至于拔杨柳,大的树大家都不会去试,都知道拔不动,小的不知道大家试过没有。本人十三四岁的时候,路过邻居家门发现新种了一颗扇叶松树,不足膝盖高,煞是好看。十几岁的男孩还是有点力气的,就想着偷回家种自己院子,我拉着小苗的根左拉右拽,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拔了将近半小时愣是拔不出来,最后只得悻悻而归。第二天被邻居知道了还臭骂了一顿😣。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人算过拔起一颗碗大的杨柳需要十吨力气,我估计项羽来也只能往树兴叹了。所以经过比较,打老虎技术活,有丝许胜算,拔杨柳无稽之谈!


你又不在岳阳


我认为武松打虎的难度更大些。

首先、武松打虎属于个人在实战中力量、速度、技巧、反应、思维等能力的综合运用,通俗的说,就是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动了起来。鲁智深拔杨柳则是以力气为主,辅之以下盘的稳健、抱树的姿势,难度并没有武松的躲闪腾挪、反复进攻和抵抗这些运动高。

其次、从对象来说。武松面对的是一个活的、凶猛的吃人动物,你永远猜不到它下一步会是什么攻击。鲁智深面对的是一个不会动、任由你拔的树木,能不能拔出,对人没有生命危险,鲁智深就当做是游戏一般耍耍。

再次、从花费的力气来看。武松打老虎是用尽了所有力气,以致武松打虎后坐一旁休息了半天,心想再出来一只,根本没有力气对付了。所以后来猎户出现,武松本能的大叫“今天死定了”。再看小说里写的鲁智深拔树过程:“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从描写来看,拔树对于鲁智深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那几个字“把腰只一趁”更可以看出,对于鲁智深这种天生神力的人来说,拔杨柳那是分秒内的事,根本没有花他多少力气。从这点来看,武松打虎难度要大。

综合来看,对于他们个人来说,一个是为了保命,一个是当做玩儿一样。所以说,武松打虎难度要高些。





戴草帽的小老鼠


站在书里的描述。当然是拔树更难了。。作者其实没学过物理,这些段子基本就是胡吹冒料,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对名著的喜爱,对英雄的喜爱。。古代作者为了夸大英雄的能力,往往会写一些夸张的描述(古代老百姓也听也可能信,古代老百姓还相信有神仙呢,何况这种段子)。。实际中拔树咋可能呢?。你站在树根上,使出的力气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树除非拔断。。。。至于打老虎,正常当然是打不死的,除非老虎第一扑的时候刚好掉在刀子上被插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