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时配送市场怎么样?

即时配送是依托社会化库存,满足45分钟内送达的配送方式,即时配送是因O2O而生的物流新形态,在近几年发展迅猛,据《艾媒》发布的数据来看,2018年市场规模极有可能超过3.55亿人;另外,去年《中商情报网》对即时配送领域做市场分析时也说过:超过1半的网民在使用即时配送。

2019年即时配送市场怎么样?

艾媒-即时配送用户规模数据

就目前来看,即时配送行业的市场格局仍未稳定成型,既有大电商平台布局;也有小运力平台的开拓;更有物流行业企业的进入,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格局,我们仍要拭目以待。

一、市场参与者

目前的即时配送领域,可谓是入局者众多,且出现了不同细分市场的布局者,主要分为如下3类。

第一类:如今即时配送模式的起源,又是规模和行业占比最大的外卖配送市场,普通消费者也比较熟悉,如:饿了么旗下的蜂鸟配送,美团外卖旗下的美团专送,麦当劳的麦乐送等。

第二类:专门针对点对点直送、跑腿的即时配送市场,这类订单购买的是纯运力,与外卖的搭配采购不同。这类企业包含闪送、UU跑腿及与快跑者的合作企业等。

第三类:电商平台下属的即时配送,如京东的达达-京东到家、天猫的一小时达、苏宁的苏宁秒达等。

此外,传统的快递企业也开始布局同城业务中的即时配送业务,抢占同城即配市场,如顺丰的同城急送业务、圆通的计时达、韵达的云递配等。

(二)市场格局现状

虽然外卖业务的即时配送在该领域占据了绝对的权重,但入局即时配送的企业类型多样,业务繁杂且推陈出新。经过了5年以上的发展,市场竞争呈现出基本稳定的局面,还没到寡头垄断的地步。

从订单流量入口看,主流上是外卖平台占据主导优势,其下属的外卖配送团队构成了当前即时配送行业最大的运力从业群体;其次是电商平台的生鲜配送和大型商超的配送业务;最小的是C2C的直送业务。

外卖配送的一家独大和飞速发展,导致了其他业务类型的B2C和C2C平台的发展速度看似很慢,但实际上,其他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B2C的生鲜配送业务是目前除外卖以外的最大订单来源,且仍保持一定的增速,是除外卖以外最具成长潜力的业务,有望成为与外卖相当的即时配送业务。

2019年即时配送市场怎么样?

(三) 各企业破局部署

近几年兴起的平台型企业,多数都通过烧钱补贴的战略培养消费习惯,迅速扩大市场,即时配送行业的前期发展阶段也不例外。当前除了外卖以外的即时配送业务是各个企业竞争和布局的重点,如何突破当前相对稳定的局面实现一枝独秀,各业务平台都在想方设法部署业务范围。

首先要寻找可靠的大平台作为合作伙伴,增加订单流量入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点我达吸纳菜鸟进行战略控股,靠上阿里的大树;达达与京东到家的融合,增加京东到家的业务订单,同样也有这种考虑。

其次在模式上都采用了一定比例的众包模式,吸纳运力储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业务拓展上,除了生鲜配送、专人直送、代买跑腿业务之外,药品、美妆个护、服装等领域也是布局即时配送的新业务之一。

2019年即时配送市场怎么样?

若对即时配送行业认可,想自建团队低成本创业,建议使用快跑者配送系统。不仅可对接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有赞、微盟等大型平台,还开放API接口,可对接所有外卖小程序、跑腿小程序、商城系统等,实现系统化运营即时配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