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摘要:此次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优化金融系统市场竞争,通过中小银行主动的产品优化和服务优化,使得金融体系的活力增加,实体经济现金流动性增加。

本报记者 邵志媛报道

5月6日,央行官网消息称,决定从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存款准备金率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形成更加清晰、简明的“三档两优”基本框架。

分析称,此次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优化金融系统市场竞争,通过中小银行主动的产品优化和服务优化,使得金融体系的活力增加,实体经济现金流动性增加。

今后,定向调节政策有望进一步深化。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定向降准释放多重红利

中国今年内已经两次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今年首次宣布降准为1月4日,中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人民币。

而此次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对象是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约有1000家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享受该优惠政策,将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并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着眼于建立政策框架,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政策在意料之中,之前国常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面降准必要性降低的情况下,定向降准是大概率。而且对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县域农商行,之前准备金率相对偏高,采取较低的存准率,不仅可以释放增量信贷资源,也可以降低其资金成本,本次降准幅度较大,是支持本地民企和小微融资的重要举措。”

“此次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落实。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预示着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已经在准备之中。从此次央行公告的信息来看,对于影响范围和释放资金均已有测算,也表明这一政策已经准备完毕,只是等待恰当时机公布。”中国民生银行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晓蓓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郭晓蓓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11.5%,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降准有空间,实施结构化、差异化的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内容。然而,中小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仍不具优势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小微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有一定困难,降低这类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能有效释放增量资源,对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大体可分为三档:大型商业银行为13.5%、中小型商业银行为11.5%、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为8%。其中农信社等执行较低一档的存款准备金率,部分农商行执行与股份制银行相同的中间档存款准备金率,另一部分农商行则执行略低于中间档的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后,服务县域的农商行标准明确为: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在其他县级行政区域设有分支机构但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符合这一条件的农商行均可与农信社并档,执行相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简并了存款准备金率档次。

“此次部分降准释放长期资金2800亿,也可看作是央行补充宏观流动性的一种方式,还实现了定向补充的政策目标。不论短期或是长期,为维持宏观流动性处于松紧适度的水平,央行都有补充流动性的必要。5月虽仅1560亿MLF在月中到期,但考虑到季节性财政资金回笼,短期流动性缺口仍存。年内超过3万亿的MLF未到期,也是需要未来央行进行流动性对冲的。事实上,市场可以将部分机构的存准率调整视作数量型工具微调的工具,传统普降存准率的政策信号应予淡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持续深化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稳妥有序释放资金,确保用于扩大普惠信贷投放,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将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实施到位。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落地,知名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提出几点建议。

他指出,首先我们需要注意防范中小银行不良债务风险,放宽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可供现在的资金量提升。中小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增加信贷比例,可能使得一批原本风控意识不强,债务能力不足,主营业务营收不高,财务杠杆比例过高的企业获得贷款审批和授信。

其次,县域中小银行现金流出方面,商业银行利率存在一定比例波动的现象,对中小银行进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事实上导致利率剪刀差的出现,这使得原本揽储成本比较低的县域中小银行出现了较高的政策性利率差和现金流差额,会导致套利现象的出现。事实上从中小县域银行进行的资金流出,并不一定会完全转移到当地中小企业中,很大可能会通过银行间市场或者企业的跨区域信贷套利转化到特大城市。

同时,郭晓蓓也指出,目前,进一步推进中小银行差异化准备金政策基本没有制度障碍,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加以实施,而加快民营企业债券发行也面临较好的时机。不过,具体出台时机上还需要结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避免银行机构惜贷,慎贷,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不顾条件地盲目放贷。

那么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呈怎样的走势?

司徒正襟指出,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短期内的银行垄断市场调解过程,有利于盘活金融系统活力,增加商业银行服务的竞争力和服务的产品多样性,破除五大行的传统垄断优势,为民间资本注入长期稳定较廉价的金融信贷。

陈冀对记者指出,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从中小银行存准率优惠入手,是因为中小银行与民营、小微企业的“近邻”关系。目前,除了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外的中小银行的小微信贷已在行业中达到50%以上的占比。优先对中小银行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有利于更加直接地增加小微金融供给,有助于进一步填补金融机构尚未覆盖充分的“空白”。然而,这并非暗示未来的定向优惠仅针对中小行。2800亿的资金释放并不是定向调节的“终点”,未来央行对大型商业银行达到一定标准后实施一定存准率优惠可能性依然存在。未来定向调节可能并非仅有定向降准一种手段,创新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扩大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增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及扩大TMLF等,都有可能成为定向调节政策的工具选项。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中国产经新闻

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订阅:cien_offical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微博:@中国产经新闻

财经观察 | 央行年内二次降准 未来定向调节政策将进一步深化

投稿[email protected]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 “阅读原文” 阅读中国产经新闻数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