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深度的管理者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破壞者!

只有到了一定的深度,這個世界才是普遍聯繫的,問題才是普遍聯繫的,處理的方法才是普遍聯繫的。那些看似毫不相關的問題,才能在底層得到徹底解決;很多管理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甚至越解決越壞,其中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管理者對問題的深度認識不夠,過於表面化的管理,造成一個問題解決之後,迅速帶來一些列的後續次生災害,最後擴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缺乏深度的管理者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破壞者,他的破壞程度還不如什麼都不管!

80%的銷售人員完不成業績,20%的人超額完成,這些80%的人成為了企業沉重的負擔,但這些人可能是非常努力,非常認真,就是沒有業績!怎麼辦?開掉!可能連這樣的人你也找不到了?全部搞掉之後,隊伍可能就垮了……再重新搞,還是一樣!這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痛點問題,也是一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卻是一個具有相當深度的管理問題。憑藉我們傳統的表面化管理認知,管理者很有可能按照以下次序出手!

首先,我們最喜歡的管理手段,績效考核率先登場。完不成任務的人通常都是內在動力不足造成的!要加強對落後者的考核,通過強有力的考核激勵手段,鞭策落後者完成任務。這樣的管理措施越來越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在大多數人都不能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不會因為考核了就能完成任務!反而會由於嚴厲的考核徹底喪失鬥志,從而帶來團隊的潰敗。這樣的潰敗會加劇人員的流動以及非常不好的負面口碑。越多的人離開,招來的人素質越差,用人的成本越高,內部的負面情緒越重,真正的人才越難以留下,最後有能力的人也會離開,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一個表面化的管理措施帶來的是全面的崩潰!

我們也可能會採用另一個通用的管理手段,就是加強培訓,希望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個人能力,從而改善他們的業績。這是非常柔和的賦能方式,可能會有一些人通過培訓有所改變,但絕大多數人的培訓效果也是不明顯的,培訓的越多,可能效果越差,到最後會形成雞肋,不培訓似乎不行,培訓了似乎也不行,到底培訓還是不培訓呢?!這個措施到最後會變成了一個讓所有人討厭的管理方式,甚至會傳遞這樣一個思想,“你們教的都不管用,我們怎麼可能幹得好呢?!”而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

還有一個更糟糕的管理思路,就是讓做得好的人帶著差的人幹。這樣的方式似乎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但很可能帶來最為糟糕的結果。這樣的做法依託於他們想當然的認為,優秀的人一定能帶出一個跟他一樣的人。但現實的情況是,完不成任務的人大多數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會拖累業績好的人一同完不成任務,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這個問題的底層原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銷售絕不代表他是一個優秀的師傅,更不代表他能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徒弟,反而是優秀的銷售很有可能培養出一群笨蛋!

自己銷售與指導別人銷售、管理別人銷售是完全不同的兩項技能,一個是實戰技能,一個是教練技術,混淆會造成巨大的混亂。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團隊中反覆的得到驗證。

所有以上的方法,是我們對付80%無法完成任務人員所採用的管理方式,類似的方式還有很多,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僅僅停留在表面,只要停留在表面,這些方式都會以失敗告終,最後,我們會閉上眼睛忍受了這樣的局面,儘管我們恨得牙根癢癢,儘管我們知道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那又怎麼樣呢?!這就是表面化管理的最終結論。不管你是大客戶銷售,還是渠道銷售,不管你在那個行業,缺乏深度的管理就是最大的破壞。

從深度管理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人員完不成任務,本質上反應的是管理者對銷售動作閉環分解研究的不夠造成的。在把產品變成錢的過程中,真正能夠對持續成交的過程有深刻影響的動作到底是什麼?在實現了第一次銷售之後,如何實現的二次三次銷售過程?從而實現客戶的滾動開發?這中間的關鍵行動有哪些?這個過程必須要進行細緻的分解,要從接觸客戶開始一直到持續成交,都要進行專業的分解,才能真正找到銷售的關鍵行動。

不同的客戶,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區域可能都會不同,需要的關鍵銷售動作也是不同的 ,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提煉。

這個工作至少可以挽救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很多人完不成任務的最關鍵原因是不知道幹什麼?這就需要管理者能夠有效的指導他們的工作,讓他們把精力投放到最有價值的銷售動作中。只要指導的工作內容是正確的,就會產生效果,這個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只要有效果,銷售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就會進入積極的正向循環。因此一個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地知道,提高銷量的關鍵銷售動作到底是什麼?如果今天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試一下,你要保證這個動作真的是有效果的,這是考驗管理者對自身銷售的深刻理解能力。也是讓你的團隊對你有信心的關鍵。

所有培訓必須以銷售動作閉環分解為基礎。管理者在準確鎖定關鍵銷售動作的基礎上,可以根據這個關鍵銷售動作的要求,分析銷售人員必須掌握的銷售技能、銷售知識,從而提供非常有針對性的培訓,這個培訓內容將非常簡單、實用,可以迅速轉化成具體的操作步驟與方法,從而獲得最佳的實戰效果

。一個團隊到底應當培訓什麼,不是由調研決定的,而是由本身的銷售模式以及工作內容決定的,什麼樣的崗位,什麼樣的工作內容,決定了他們應當掌握的關鍵技能。因此搞清了關鍵銷售動作,我們才知道到底培訓什麼更有效!

所有的績效考核必須建立銷售動作閉環分解的基礎上。只有針對最關鍵的銷售環節制定績效獎勵與考核,才能不斷的推動銷售進步。特別是那些一直完不成任務的人以及沒有上手的新人,他們的問題一定是某個關鍵銷售環節沒有打通,考核的目的是指導他們向這個方向努力,並不斷鼓勵他們取得成果。比如,新人最關鍵的是銷售機會,那麼對於影響銷售機會獲得的銷售動作將變得非常重要,設置針對銷售機會獲得的考核措施,將有效的指導銷售人員執行正確的銷售動作,成功的希望也會大大提高。

這樣的分析是不是已經讓你感受到深度管理的重要性。面對那些80%完不成任務的人,無論你採用績效考核,還是採用銷售培訓,還是實戰指導,都必須從最深層的銷售動作閉環分解才能找到最佳的匹配方案,這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管理手段,在處理80%完不成任務人的問題上,都由一個深層的管理技術引發。

如果不能從這個深層次的管理技術出發,所有的管理手段就不能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那麼我們就會變成一個表面化的管理者,我們每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就會引發更多的管理問題,從而使我們掉入越搞越亂的問題漩渦,我們本人也會變成一個巨大的破壞者!

深度決定跨度!心法決定技法!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缺乏深度的管理者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破壞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