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本文首发自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五一假期是汽车消费的上半年小高峰,随着上海车展的落幕,各地方的车展也都借势促销,减少下半年的压力,新车价格又出现了不少“跳水”的变化。

反观一些使用1年内的准新二手车,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价格策略反而出现了明显的迟滞,甚至有不少车型的准新二手车都出现了二手车比新车“贵”的价格倒挂。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以上海通用凯迪拉克ATS-L为例,目前在售的2.0T技术型,新车指导价27.28万元,市场实际零售价格18.99万元,近期江浙沪车展的裸车促销价格更是只有18万元左右。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而在某个的二手车网站的实车数据看,2017年登记的同等型号的二手车标价都在18.5万元以上,行驶里程也都是2万公里以上,二手车标价比新车“裸车”价格还要贵。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某二手车直卖网站的同一款二手车价格更是标的离谱,新车裸车18万多,二手车车主标价20.63万,这还是降价7750元以后的价格,如果再算上这家所谓的买家不超过9%的服务费,这款车都办下来超过22万元。

如果我们新车不按照最低价格计算,新车姑且优惠后裸车18.6万元,加购置费都下来也就是22万以内,某些电商平台的准新二手车价格真心比新车”贵了“,不知道谁会去买?

有人说便宜的新车有装饰要求,手续费要求啥的,据我了解,真心没啥了,不敢收。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二手车人表示这不是”灭自己威风长别人志气“么?胖哥作为二手车行业的”公知“应该多宣传二手车的好啊!

不过,咱们实话实说,新旧车的交叉竞争以及二手车行业的很多不足已经出现了很多恶性博弈的隐患,最终转嫁给消费者是损害每个从业者的口碑和行业的口碑。

还有就是由于经营能力不足导致的”赔本赚吆喝“也是得不偿失的。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给库存车过”生日“,二手车圈的朋友们都熟悉吧?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哈,是真事,新车大库存也都是越来越常见的可能了。

二手车也好,新车也罢,去库存是非常重要的,而把握行情,该”割肉“就必须要”割肉“,传统的二手车商有一些还是抱着有”侥幸“心态碰见”冤大头“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不可能。

而一些互联网起步的二手车电商却重新开始”掉坑“。

对于二手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侥幸心态是祸害!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各位二手车行业的新生代和企业家们,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下发展的形势,认真的分析,侥幸心态的”赌博“式经营已经宣告结束,别再蒙着收忽悠卖,小白不明白的时代结束了。

新车整体降价是趋势,准新车风险陡增!

根据某网站数据统计,2018年1-5月,其监控的30余个品牌的200多款新车中,指导价和实际零售价的下降幅度平均为15.6%,新上市的车型也难以避免”降价促销“!

厂家指导价MSRP的意义已经不大,你不打八折卖车都不好意思了,这也就意味着1年内的准新二手车风险非常大。

举例来说,20万左右的准新二手车销售周期是30天左右,而按照上述的逻辑概率,30天内新车降价5%的发生概率极高,而这类型的二手车毛利也就是7%-10%最多,一个月卖不出去加上场地、人员、资金、运营,基本就是亏本。

所以准新二手车,尤其是1年内的车型,已经不再是”畅销货“而是”危险品“了,从业者要特别注意。

从新车压力看,规模化竞争压力和市场争夺更为激烈,新车降价必将持续和迅猛,甚至平均销售价格可能最终会低于美国市场零售价格,目前MSRP在20万元左右主流的B级轿车,新车价格可能未来几年要下跌到14万元内。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车源为王时代结束,客户至上才是王道!

十年前,谁有车源谁就能赚钱,二手车生意相对还是卖方主导,五年前,谁有优质的便宜的车源,谁就能赚钱,所以那时候”中间商“都围绕着”4S店二手车经理“开始攻坚,而现如今,便宜又赚钱的车源时代基本宣告结束。

通过信息不对称的”吃差价“难了,通过”拉拢腐蚀“4S店和车源方的难度大了,行业越来越规范,管理越来越严格,信息越来越透明。

车源竞争的这一端被传统从业者过于看重,而忽略了真正为我们服务买单的消费者和客户。

客户信任,服务专业,提供超预期性价比的良好二手车才是行业发展的未来,当拿不到”便宜车源“的时候,当客户越来越”聪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换一种思维模式呢?

不在车源端恶性竞争赌小概率,而在客户信任端做品牌长发展才是王道!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准确定位以销定采,精细专业化升级开始!

如果我说二手车估价准确的问题,很多老炮儿们都是表示不服,都各有各的”高招“,而实际上传统的定价和运营方式正在出现大问题。

传统以采定销并没有准确的数据分析,比如二手车老板们去年交易的二手车有没有分析过哪些品牌哪些车型均摊成本后赔钱和赚钱?

赔钱为什么?赚钱为什么?

未来以销定采是不是更适合信息爆炸和快速周转的新趋势?要准确定位呢?

二手车定价往往都是老板们和大伙计们“拍脑袋”,虽然经验主义可以借鉴,但是我们的定价决策模型是不是过时了落后了?

比如今天说的准新二手车,除了参考同行同类同阶段的二手车标价以外,是不是要关注新车的价格变化,增加重置成本的考量呢?

粗放式的二手车经营模式难以继续发展,精细专业化运营,高效团队协作才是未来。


准新二手比新车“贵”,到底谁在赔?


目前新车降价幅度大,1年内准新二手车不太划算的车型汇总:

1、凯迪拉克系列,CT6、ATS-L尤其明显。

2、捷豹系列,XJL、国产的各型号,路虎国产的型号。

3、沃尔沃系列,S90相对优惠力度大,其他型号略好。

4、广菲克系列的吉普、菲亚特等。

5、阿尔法罗密欧系列全部车型。

6、一些自主品牌非主流的非畅销车型。

还有。。。。。。

对于二手车经营者来说,这类1年内,甚至2年内地准新二手车,尤其是租赁公司户头下淘汰的车辆,收购谨慎,短平快为准,不建议大批量较高价值持有,也别指望用贷款、装饰、保险往回“背利润”。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类二手车购买前要及时了解新车行情,充分了解二手车行情,在确认型号和价格后再对比考虑,某些准新二手车真心的“新车不贵旧车不便宜,再加上某些平台手续费”,何必不买新车呢?

汽车产品相对会越来越便宜,保值率会越来越低,恶性竞争条件下的“逆势争夺车源”是越走越窄的一条路,服务客户,加强体验才是越来越宽的正途!

看了这篇文章,你有想说的?

别忘了关注”二手车小胖说“

休息,休息一会!

下一篇就快来啦!

推荐一个学习交流二手车的新地方,各位要关注哦!

二手车小胖行业私享群,请加微信:xiaopangfans,注明申请私享群,仅限年轻同行需考试入群,资深老司机和萌叔美女徒弟团带你哦!

关于二手车不明白咋整?

下面方式找到我:

腾讯微博:二手车小胖王萌

新浪微博:二手车小胖

微信公众号二手车小胖说:ucxiaopang

粉丝专属服务微信号:xiaopangfa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