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詩歌題材多種多樣。譬如,我們最為熟悉的山水田園詩、羈旅思鄉詩、懷古詠史詩等等。而在諸多詩歌題材中,有一類卻比較特殊。它既有奇情壯麗的景色,也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更有殘酷血腥的殺戮。這類題材,便是戰爭詩,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

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己亥歲》,便是一首有關戰爭的詩作。它出自晚唐詩人曹松之手。相對於高適、岑參、王昌齡來說,他就顯得不知名了。不過他的這首《己亥歲》卻是一首千古名作,尤其是最後兩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歷來令人叫絕。

《己亥歲》是曹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正如這首詩的詩名所說,以干支己亥為題,便是明確表明以示紀實。所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戰爭對百姓造成的深重災難和浩劫。全詩用語擲地有聲,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具有很強的典型性意義。

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己亥歲》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首句“澤國江山入戰圖”,意思是說,江南各地都已經成了戰場。詩名所說的己亥,是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的干支。而這個時間,正是唐王朝安史之亂後,大規模農民起義時。唐王朝為了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曹松在詩中所說的“澤國江山入戰圖”。

次句“生民何計樂樵蘇”,便是曹松根據這幅戰圖,所描繪的百姓生活。它的意思是說,百姓本來打柴割草就已經很艱辛,沒有快樂可言。現在因為戰爭,能夠平平安安的打柴割草,也就快樂了。言外之意,自然是這種渺小的快樂,也變得很難得了。隨戰亂而來的是生靈塗炭也就在寥寥幾字中體現了出來。

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最後兩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說,請不要再提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一將功成是要犧牲數萬士兵的生命啊!雖然這裡曹松沒有具體描寫戰爭的血腥場面,但是從“萬骨枯”三字,便能夠了解到戰爭的殘酷,看完讓人不寒而慄。

我們說曹松這首詩以干支己亥為題,便是以示紀實。它這裡記載了一個史實,便是鎮海節度使高駢以在淮南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而受到封賞。這個“功績”就是“萬骨枯”。所以“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更是一篇之警策,天下所有戰爭的警策之語。

唐代不知名的詩人,卻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兩句令人叫絕

綜觀曹松的這首詩,它不僅揭示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還代表了千百年來封建戰爭的本質。即將軍封侯是用士卒犧牲的高昂代價換取的。其實這類詩歌還有不少,張蠙的“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李白的“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均是這種意思,不過曹松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意味更為濃厚,可以說是字字千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