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人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決定他整體性格的最關鍵因素。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論真本事,他明擺著不如我。說實話,我打心裡瞧不起他。但是,他卻爬到了我上頭。”

幾乎每個職場人士,都有這樣的抱怨。有的人經常在酒桌上罵罵咧咧;有的人雖然表面很“佛系”,但經常心裡暗自窩火。

我自己,也一樣。直到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猛然大有所悟……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悟之1

自卑感,一把雙刃劍


我和王老肥,在一個單位,那廝學歷不如我,技術很一般,英語都說不利索……但是,為什麼大客戶偏偏和他簽單?為什麼老闆把他調到分公司當manager,而我卻一直窩在這個破部門,而且還不是一把手?呸!就算王老肥爬得再高,我也瞧不起他!

我對王老肥的“鄙視”和“吐槽”,按照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觀點,是“我不如他”的自卑感(inferiority complex),所導致的心理反彈——學名叫“過度補償”(over compensation)。

或許,王老肥過去因為學歷、技術不高,也很自卑,似乎總在有意無意地討好大家;或許,他一直掛念著孩子,為了孩子出國留學的學費,就算自己起點再低,也要“野豬大改造”化身為superman,讓薪水翻一番!

當我們週末打遊戲、上班打哈欠時,老王就在分析客戶的訂單,或者和客戶約在下班後一起吃飯。他技術一般,口才也一般,講個笑話都冷場,但相處久了,客戶覺得他更加可靠。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自卑感,以及自卑造成的過度補償,人人都會出現,但“瞧不起人”以及各種吐槽,於事無補;把自卑轉化為正向的動力,則能夠讓“弱者”實現自我超越,從醜小鴨蛻變成天鵝。

然而,我們往往只會看到很多過去“明擺著不如我”的人,紛紛“莫名其妙”地跑到我們前頭,甚至遙遙領先。


悟之2

瞧不起=心裡認輸

所謂的“瞧不起”,往往帶著一股酸溜溜的滋味!

張三有博士文憑,李四是小學文化,張三不會成天盯著李四,一口一個“瞧不起”,相反還可能覺得李四很可憐。但是,如果李四發了財,或者被破格提拔為張三的頂頭上司,這時,張三就可能越看李四越不順眼,一肚子“瞧不起”的酸水兒。

這種心態,我也有過。其背後,是我明知道自己比不過人家,但又不肯承認,於是抓住這個人貌似不如自己的某些方面(比如學歷),來大做文章,由此獲得阿Q式的精神勝利。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我在某些方面輸給了別人,只要從現在起加把勁,說不定將來能反超。但是,如果我“瞧不起”一個人,也就不肯虛心學習這個人的長處,將來會落後更遠。

——當我瞧不起別人時,真正可憐的,恰恰是我自己!


悟之3

一個“學渣”的逆襲


有個高考落榜生,數學成績只考了1分。他想應聘酒店服務生,但老闆嫌他又矮又醜,拒絕了他。於是,他蹬著三輪車,給雜誌社送書。

一年後,他再次參加高考,數學提高到19分,依然離錄取線相差甚遠。他的父母都對他死了心,要他放棄大學夢,踏踏實實打零工。但他不甘心。他發現自己雖然數學很差,但對英語還算湊合。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於是,他尋找各種機會,見到外國人就而他們用英語打招呼。反正他只是個送雜誌的,無論說對說錯,都不在乎面子。他家離西湖景區不遠,只要有空,他就主動給外國人當導遊,用磕磕巴巴的英語,嘗試著和老外交談。有個外國企業家,和孩子一起到西湖旅遊,馬雲主動他們攀談,雙方一見如故,此後成為筆友,相互通信。

他是個情感豐富的孩子,喜歡金庸筆下的那些多情劍俠,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高手,讓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感到欣慰……

又過了一年,他第三次參加高考,數學成績依然很差,總分也不夠錄取線。但是,他被一所大學的英語系破格錄取——這所學校的英語專業沒招滿人,而他的英語成績出類拔萃。

這時,和他多次通信的外國筆友,邀請他到澳洲旅遊。於是,剛考上大學不久的他,懷著滿心歡喜,第一次走出國門。

那一年,他21歲。

這個曾經的“學渣”,就是日後創建阿里巴巴的馬雲。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悟之4

要責任感,不要優越感

宋朝有個小和尚,偶然遇到蘇東坡,自作聰明地對蘇東坡說:“我看到一坨狗屎。”老蘇哈哈一笑,對小和尚說:“我看到一朵蓮花。”小和尚頓時樂不可支,覺得佔了便宜,興沖沖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廟裡的老和尚佛印。

佛印大師對小和尚說:“吃虧的人其實是你。別人在你眼中是狗屎,說明狗屎在你心中;你在老蘇眼中是一朵蓮花,這說明他的內心,也像蓮花一樣淨而不染。東坡居士的境界,顯然比你高很多。”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按照阿德勒的觀點,小和尚對蘇東坡的無理,源於他的自卑——“他是大文豪,我卻很渺小。”於是,他“過度補償”的方式,是對老蘇出口不遜。如果老蘇也回罵他,小和尚會覺得“大文豪也罵人,素養和我沒啥區別”;如果老蘇不回罵,小和尚會覺得“大文豪罵不過我”。

蘇東坡和小和尚的境界差別,更一步講,在於“優越感”與“責任感”之別。小和尚對無冤無仇的老蘇惡語傷害,他只想獲得個人的優越感(complacency)。但老蘇對這個頑皮的小和尚,則充滿憐愛(這也是一種責任感)——即使捱罵也毫不介意,相反還希望能夠用溫和的話語點化他,讓他開悟。

蘇東坡常懷此心,因此即使命運多舛,也成就斐然。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當你和其他人、與社會發展,進行緊密連結,也會擁有“即使我水平很差,也要盡力突破”的內在動力。“瞧不起人”是一種狹隘的私心,但這種心態反而讓你“道路越走越窄”。主動為其他人承擔責任,超越自己卑微的一面,不斷創造更為美好自我,以及人際關係。

——我的這些感悟,都源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學鉅著《自卑與超越》。這篇微信短文,最多隻是個路標,真正讓你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唯有閱讀原著經典!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長按二維碼,關注“風車讀書”



為什麼我們瞧不起的人,反而比我們混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