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唐詩明白如話、意蘊無窮?

觀易通


自古以來,質樸簡明,大巧不工卻意蘊深遠的詩文便飽受推崇。實際上,意蘊深淵與否和辭藻華麗與否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自先秦《詩經》伊始,我國重意蘊輕辭藻的詩歌主線便被確立了下來。詩三百中那些思無邪的詩句,雖仔細推敲如同日常聊天一般,但卻文約意廣,蘊藉深厚,每篇皆有深意。著實算得上是"明白如話,意蘊無窮"了。

若論為何這些詩文寫的明白如話,但卻意蘊深遠。在我看來無外乎以下兩點。其一是內蘊感情的深厚,其二便是對於意境的描摹。

一、行文質樸,意蘊深遠的詩作傳統

時至漢代,最能體現詩文質樸的便是《古詩十九首》了,其中話語接近白話,卻因其深遠的思慮,在千百年來不斷地引起讀者的共鳴。諸如: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清晰地提出關於人生苦短的慨嘆,言語平實質樸,卻發人深省。短暫的人生,如同晨間葉梢的露水一般,當太陽昇起便會煙消雲散。完美的承襲了漢樂府的精髓,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拗口的韻節,明瞭的展現詩人對於光陰易逝的慨嘆。

又如《古詩十九首》中的多數詩句,言語接近白話,但在時光的淘洗下,卻不斷地綻放出璀璨的光輝。這亦是因為其中內蘊的真切情感,在穿越千年後的今天依然能觸動讀者的內心,引起讀者與詩人的強烈共鳴。下面來看看這些詞句: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細細品味,是不是語言明白如話,卻又意蘊無窮呢?其實平實的語言與深遠的意蘊,並不是相對立的關係,實際上只要是蘊藉深厚感情的詩句,便會給人以意味深長之感。

而自魏晉以來,對於辭藻與意蘊之間的關係便是有著反覆論斷的。所謂煉字煉句,真正的大宗師是曹植。鍾嶸認為曹植起調多工:"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精心煉字:"驚風飄白日","朱華冒綠池",對句工整:"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音調諧協"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結語深遠"去去莫複道,沉憂令人老"。曹植是有意識在修飾,所以鍾嶸要說曹植的出現,是"譬人倫之有周孔"了。而曹植也有質樸平實的詩句。《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相較之與其父,也毫不遜色。

在鍾嶸的理論中,有意修飾的華麗辭藻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所謂辭藻和意蘊成正比,講究詞采華茂,便是鍾嶸時期的看法,但在後世的淘洗中,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下。

比如清朝王夫之就認為,從返樸歸真的角度,曹丕的《燕歌行》極好,但鍾嶸認為"率皆鄙質如偶語",太粗鄙啦,不好。

但後來的時代,卻返璞歸真摒棄了所謂"辭采華茂"的思想,對陶淵明這種天然去雕飾的詩作推崇備至。如: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好的詩歌,意蘊和辭藻未必成正比。比如《古詩十九首》,比如陶淵明,比如曹丕《燕歌行》,

因此,所謂華麗的辭藻與深厚的內蘊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二、意境深遠,身臨其境的創作境界

若是談到意境深遠的詩句,便永不能越過一個落魄詩人。他雖官場失意,卻因一首《楓橋夜泊》名傳千古,其詩不炫技亦不大量用典,以直接的感官描寫引領讀者,使古往今來無數文人為之慨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寥寥數十字卻勾勒出了一副,秋夜泛舟的圖畫。雖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但簡單勾勒情景,畫面感、聲音與情境已然齊備。漫漫長夜,若非心中愁苦難以派遣,又怎會把夜半鐘聲聽得如此清晰呢?全詩言語質樸,卻又回味悠長。這不禁讓人慨嘆,但又不解,如此意境究竟是從何而來?其實很簡單,全詩雖辭藻平實,卻帶給讀者強烈的畫面感。前一句僅僅寫景,卻通過悽清的景物帶給讀者一種悲涼愁苦之感。在如此環境下,詩人難以入睡的愁思,便也滲透到了讀者的心中。而後一句,以通感之法,將客船之中輾轉反側不斷聽到鐘聲的失眠詩人的愁苦傳遞了過來。全詩通過強烈的畫面感與感官刺激,真正達到了意境深遠的境界,而非憑藉辭藻雕飾。


關於意境的運用並非唐詩的專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同樣是描繪畫面的絕妙作品。雖然是元曲,但論其行文明白如畫。再看作詩手法:既沒有敘述,亦沒有評論,有的只是十一個名詞的物象的鋪陳。枯藤纏樹,樹上落鴉,這第一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橋、橋下流水、水邊住家,第二組是由近由遠的排列;古驛道、道上的西風瘦馬,第三組是從遠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間略有變化。由於中間插入"西風"寫觸感,變換了描寫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躍感,但這種跳躍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範圍。最後一個意象則是"夕陽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將前九個意象全部統攝起來,賦予其真切的蒼涼之感。至此,也可看出馬致遠對於意境營造的功力。

在中國古詩裡,也素來有此傳統:以物象陳列,勾勒畫境。譬如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因為他抓住了描繪畫面的精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都沒有多餘敘述和評論,剩下的只有對景象的精確描摹。而少議論,少抽象,多用具象名詞,把能夠作為符號的意象,大量陳列的手法也是我國文學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自《詩經》伊始,比興通感之法便貫徹於整個華夏文壇發展的始末。這也是為何我國的文學作品相較於其他民族,更加擅長抒情的根本之所在。(一往文學作者:扶漢)


一往文學


題主提問比較謹慎,不過其實自己就回答了。

為什麼部分唐詩明白如話、意蘊無窮?

看,題主自己也清楚,只是一部分而已。哪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不是百花齊放?就拿現代小說來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能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但是在中國的普羅大眾中,他是不是比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更得人心?未必吧。

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詩也是如此。所以有“打油詩”、“白開水詩”、“黃色小調”,同時也有“古風”、“格律詩”、“詞”、“曲”。這些作品在品味和寫作技巧上各有不同,也各有受眾。

而唐詩,正是由於時代的特殊性,將“陽春白雪”、“下里巴人”融合得比較好。將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兩個特色極好的融合成了盛唐詩歌的一種風格,就好像錢鍾書的《圍城》,內行看門道,外行也可以看熱鬧,大家都喜歡,才是經典作品。

晚唐時期的詩歌走向其實就變了。李商隱的詩很多人就讀不懂了,完全和直白淺近走上了相反的方向,表達的感情也晦澀艱深,讓讀者好費神思。

這是時代對詩風的影響,也是文字結構自身發展的變化。其實我們對詩的發展史有一個大的觀感,就能理解為什麼。

詩從最早的《詩經》開始,囿於文字表達能力不足,是簡單,質樸的,並沒有過多的花哨,寫的東西也多古樸、古拙,沒有後來文人的七竅玲瓏心。固然是從民間整理上來的詩歌,其實還是上層文人整理的,《古詩十九首》就是蕭太子整理的,說民間文化程度不好,這些高層文人水平卻高,所以漢魏之前的詩歌風氣就是如此,與階級關係不大。

隨著文化發展,漢朝詩作大量出現,脫離了音樂獨立存在,開始講究韻律。魏晉時期曹植的文采天縱,在翻譯印度佛經用於吟唱時發現了漢字的聲韻規律,在南北朝時期聲韻學極其昌盛,沈約等人整理出《四聲韻》用於詩歌創作。詩,越來越優美了。

但是,詩的內容從漢魏風骨之氣經過文人避世研究玄學,朝政動亂不堪,詩歌的意象已經衰落了,所以南北朝的齊梁體(又稱宮體詩),美則美矣,卻華而不實。

進入隋、唐,國家大一統,高層知識分子展開了對齊梁體的批判,陳子昂、李白這些詩人走的是復古路線,不但要學習漢魏遺風,詩文格式也以古風為主。而另一條路是經過齊梁體這種聲韻、格式精細化後,宮廷詩人在這個基礎上創建了格律體,也就是我們說的近體詩。

不過,不管古風還是近體詩,在內容上都不再走齊梁體頹靡豔色的路子。

詩是時代之風。大唐的興盛讓詩歌的創作走上了一個非凡的積極向上的時期。從軍者,有邊塞詩,漫遊者,有山水詩,為官者,有諷諫詩,但是在思想內容上都是合時代而作,走在昂揚的路子上的。都是從各種景色、情境、事件入手,抒發作者自身感受,尋求讀者的通感。

中唐詩的代表人物白居易,早年推行新樂府,晚年的詩溫和淺白,以人人讀懂為最低要求,因此形成了“白體”,成為後世詩人學習的對象。這種結合簡單易讀與思想境界的詩比李商隱所衍生的西昆體受眾更廣是自然的事情。

唐詩中有白話寫景,意蘊無窮的寫法很正常。現在也有,但是不多。

但是大唐詩歌是中國古詩的創作高峰,所以這類好作品最多也正常。

這其實是個大數據問題。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問題:為什麼部分唐詩明白如話、意蘊無窮?

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幾近大白話,卻不僅勾勒出優美畫面,還能給人許多美妙的感覺。

前言

唐詩用意象說話,特別是我們接觸最多的是絕句,而絕句用典相對比較少。另外這些容易流傳的詩很少用生僻字,因此我們讀起來明白如話。至於意蘊無窮就是詩家的功力了。

一、如何做到明白如話

題主舉例的詩有兩首,第一首《楓橋夜泊》作者:張繼 (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第二首《蘭溪棹歌》,作者:戴叔倫 (唐)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這兩首詩很明顯沒有生僻字,小學生都能閱讀下來,而且詩中沒有用高深的典故,“江楓”似乎含有暗典:《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但是這個典故不知道的話,也不影響閱讀。知道的話更能體會”愁眠“二字。

唯一比較難解的是第一首的第二句:江楓漁火對愁眠。江楓漁火相伴遊人難以入睡。

另外這首兩首詩的句法和章法都比較簡單,所以很好理解。

二、意蘊

意蘊就是指詩詞中包含的意思,有的在詩中說了出來,有的沒有說出 ,如同水墨畫的留白。

例如第一首,詩中描寫了楓橋夜泊的遊人難以入睡,此時夜半鐘聲入耳。詩到此結束,但是言外之意令人產生遐想,是鐘聲令遊人難以入眠嗎?還是因為睡不著所以更清楚的聽到鐘聲?

這之後呢?詩人在想什麼,為什麼難以入睡呢?據說張繼是唐朝安史之亂後, 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想必時逢國難,前途未卜,或是詩人難以入睡的原因。不知道這個心事重重而失眠的詩人明天會是怎樣呢?

結語

白居易作詩要求自己達到”老嫗能解“,因此他的詩歌流傳很廣。我們觀察一下自己熟悉的詩歌,一定具有這幾個特點:沒有生僻字,較少用典甚至不用典,句法與章法簡單,多有深遠的意蘊。

這就是這種類型的詩歌流傳廣的原因。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這首鄉思的小詩,大約家喻戶曉,婦乳皆知。床前明月光,這句詩純屬白話文,沒有半點修辭隱喻。試想:皓月當空,我們的床前撒下一片銀色的月光,這不足為奇吧?疑是地上霜,銀白的月光和地上的白霜巧妙地用“疑”字連貫起來。銀白色的月光,鉤起作者對家鄉滿地白霜,以及年邁父母滿頭白髮的忙碌形象的思念。因此,作者三番五次地“舉”頭觀望天上的明月,以致低下頭來久久思念故鄉的悲傷心情。本詩語言樸素,通俗易懂。實為大勞苦大眾所喜愛。傳頌至今,千古不衰。另有大詩人杜甫的名詩: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三別。及童關吏,興安吏,石壕吏,三吏三別,均語言純樸,意境深遠。唐代幾位大詩人,都以參討今古,久流百氐而深受勞動人民稱頌。他們寫出詩後,到群眾中走門竄戶,念給老翁老嫗聽。直到他們聽懂了才發表。不像今人寫詩,盡用華麗詞藻堆砌,弄得高深莫測,似懂非懂。全失文學為工農兵服務之宗詣。




天高雲淡839



石頭65692839


謝謝。說說個人拙見。

不考慮它的音韻,首先,是否感到好的唐詩的意境很美??? 尤其是絕句,意境更是開闊、美妙。做不到這一點,就不算是好的絕句。 意境,並不抽像,簡單說是一個“時空立體空間” 詩的文字只給一個大體的輪廓,好多時候需要讀者的“想像”去填充“空白” ,因此你會覺得“蘊味無窮”。 這像中國的山水畫,簡筆的山水畫仍讓人覺得內容豐富,因為作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給讀者了。

當然,如果讀者的理解能力達不到,就感覺不出來。西方人很難理解唐詩,尤其是絕句的“優點”,很大原因是他們的審美觀與中國人的不同吧。 謝謝。


唐十二少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樣的詩,唐朝非常多,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