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今天分享的鸟儿将是“鸟中熊猫”及其同属的鸟儿们。

说今天分享的鸟儿被誉为“鸟中熊猫”,大家猜到是什么了吗?O(∩_∩)O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儿纠结,因为有这尊称的鸟儿真不少。中华秋沙鸭、大鸨、黄腹角雉都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甚至黑鹳有时也被称为“鸟中熊猫”,一字不差。那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他们中的一种吗?

恰好都不是,相对上面这些体型较大的“鸟类大熊猫”来说,我们的主角体型要小很多,生存极度依赖芦苇荡,它又被专家们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

猜到了吗?


一、它就是震旦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heudei)。

根据《中国鸟类名录v4.0》,震旦鸦雀属于雀形目莺鹛科鸦雀属。震旦鸦雀的第一个标本采集发现是在中国南京,古印度尊称华夏大地为“震旦”,所以定名为震旦鸦雀,非常中国化。

(一)震旦鸦雀为何被称为“鸟中熊猫”呢?

因为外形相似么?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图片来自卧龙大熊猫俱乐部微博


这就是震旦鸦雀。和熊猫像吗?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曲中进

震旦鸦雀体长18cm。在鸦雀中算是中等。嘴部特征非常明显,显眼的黄色和很大的嘴钩。黑色眉纹显著,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有狭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余黑而羽端白。颏、喉及腹中心近白,两胁黄褐。翼上肩部浓黄褐色,飞羽较淡,三级飞羽近黑。脚为粉黄色。

再看一眼。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北京小羽


显然它和熊猫一点儿也不像…

震旦鸦雀之所以被称为“鸟中熊猫”是珍贵性,它是中国特有鸟类,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中的近危物种,Near Threatened(NT),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现在震旦鸦雀已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今年“爱鸟周”期间,上海市选市鸟时也有两会委员力挺震旦鸦雀,为的就是让大家关注它的保护性。因此说震旦鸦雀就像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一样珍贵,被称为“鸟中熊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记录过震旦鸦雀,而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1991年,辽宁省盘锦市东郭苇场苇塘发现分散成小群的震旦鸦雀,成为了当时辽宁省鸟类新记录种。近年来,它在盘锦市的数量增多,在河北衡水湖、山东济宁、山东东营、上海、黑龙江大庆、江苏盐城、江苏扬州、河南商丘黄河故道等地也开始发现,令人欣喜的是种群数量亦较为可观。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那震旦鸦雀可能从NT降级到LC吗?没有人敢下定论。那会升级到VU吗?也没有人敢下结论。但2007年曾有一篇新闻报道:江苏野鸟会新发现了15种鸟类新纪录不敢公布就是因为发现的震旦鸦雀、大雁等都在公布后,惨遭不法鸟贩的毒手,原新闻记录还可以查阅:http://news.sohu.com/20070316/n248758720.shtml。所以,保护震旦鸦雀的敏感度一点儿不能放松。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百顺


(二)震旦鸦雀为何被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呢?

先看震旦鸦雀的英文名:Reed Parrotbill。Reed即为芦苇、芦苇杆,Parrotbill是指像鹦鹉嘴部一样的鸟儿,即为鸦雀。因此从英文名就能看出震旦鸦雀与芦苇息息相关。

民以食为天,鸟一样,甚至会根据食物而迁徙。震旦鸦雀的主要食物就是芦苇茎内、茎表、叶表上面移动能力较差的小虫以及介壳虫等,食源单一,很少离开芦苇丛觅食生活。它体型娇小,生来好动,飞时迅速,活动区域都在芦苇丛中,加上食性原因,故称它为“芦苇中的啄木鸟”。可是震旦鸦雀的飞行能力很差,非常依赖芦苇荡。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逍遥王


同时,震旦鸦雀的繁殖也离不开芦苇。每年4月,震旦鸦雀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作为鸟类中的“模范夫妻”,雌雄震旦鸦雀会共同筑巢,它们将芦苇撕咬成线条状的芦苇纤维,以粗壮芦苇的叶托作支架,将纤维丝缠绕在2-5根芦苇上,其间还会缠有蛛丝,然后一圈一圈地绕成巢样。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国石的记录


震旦鸦雀每窝产卵2-5枚,育雏期间由亲鸟轮流捕食芦苇鞘内的蝼蛄等寄生虫喂养雏鸟,有时也会从蜘蛛网上谋取现成的猎物。雏鸟刚离巢时不能飞行,必须借助密集的芦苇秆攀爬、跳跃,亲鸟带着喂养十多天,之后,它们才会由亲鸟递食变成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影子之美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栖息、觅食还是繁殖,震旦鸦雀都严重依赖于芦苇荡而生存,没有芦苇,就会失去了生存空间。因此,焚烧和填埋芦苇荡的做法会挤压震旦鸦雀的生存空间。

而有时,除了来自人为捕捉和栖息地破坏的人为原因以外,鸟类之间的优胜劣汰也决定着种群的繁盛。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北京马海


好了,说完了“鸟中熊猫”震旦鸦雀,也不能忘记它的同属鸟儿——点胸鸦雀和斑胸鸦雀。

二、点胸鸦雀

点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英文名:Spot-breasted Parrotbill。点胸鸦雀体型和震旦鸦雀相近,约18cm,它得名于胸上具密集的倒“V”特征细纹。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9991


但个人认为,快速识别点胸鸦雀的最好办法是它的整体感,整体呈褐红色,面部有黑斑,胸上有黑点。仔细观察,就能更明确它耳羽后的显眼黑色块斑,头顶及颈背赤褐色羽毛,以及发现它上体为暗红褐色,下体为皮黄色,这类特征。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爱鸟网网友:9991


相对古北界鸟儿震旦鸦雀狭窄的分布,点胸鸦雀较为广泛的分布在东洋界,且为留鸟。它的分布和震旦鸦雀毫无重叠。习惯于栖息在灌丛、次生植被及高草丛,和上上周说到的棕头鸦雀、灰喉鸦雀的栖息爱好很相似吧。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三、斑胸鸦雀

鸦雀属还有另一种鸟儿,中文名叫斑胸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lavirostris,英文名:Black-breasted Parrotbill,这种鸟儿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却为“黑胸”。不过如果让我给它取中文名的话,我会叫它“黑喉鸦雀”….看图吧。

喉部是不是黑黑的?嘻嘻,斑胸鸦雀约19cm,黄色嘴且粗短,俗名为黄嘴鸦雀,脸侧及喉白还带黑色鳞状斑纹,下体皮黄色。它的最大外形特征性就是胸带、颏及耳羽后的斑块黑色,这也是它和点胸鸦雀外形特征上的一大区别。

不过也不用区分太努力区分点胸鸦雀和斑胸鸦雀,因为它们的分布虽然有重叠但并不多,同时斑胸鸦雀的保护级别是易危物种,Vulnerable(VU)。因此和点胸鸦雀相比种群数量只能是差评….


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和它的亲戚们


看看分布,看起来没有中国?其实,斑胸鸦雀分布高可至海拔1800米,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北抵甘肃陕西等省的南部,西抵云南西北部。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至印度阿萨姆及缅甸西部。斑胸鸦雀做垂直迁徙,夏季多在山地灌木丛、矮树丛,冬季迁致山麓芦苇地带,结小群活动,特别惧生。因此,想看到它真的是不太容易,比震旦鸦雀更难。

看图饱饱眼福吧。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分享 “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和它同属的点胸鸦雀、斑胸鸦雀,鸦雀属的3种鸟儿。


文字 墨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