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外家看他们咋带娃(上)

到老外家看他们咋带娃(上)

【导读】2013年秋天,李跃儿老师去加拿大参观学校,当时有机会去到一位外国朋友家里,写下了她的育儿观察。本文为上篇。

为了找当地的私立学校,我认识了艾伦(化名)。

在聊天中,他说他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女儿,如果我在这里办幼儿园,他就把孩子送到我的幼儿园。我知道老外很会说话,没在意他的好意,只是应付着,动心想到他们家去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带孩子的,终于使他不得不请我们到他家去作客。

他家住在一个小镇上,临街的小楼,很漂亮。他们不叫别墅,叫独立房。艾伦家还养着两条大狗,在去之前,我给翻译说,只要狗不趴到我身上舔我的脸就行。没想到我们到了,艾伦专门跑出来给我们交代,有一条狗需要我们摸摸它的头就可以了,另一条会趴在我们胸前,会舔我们的脸,叫我们别害怕。我好奇,这大狗会不会舔小宝宝的脸?

艾伦抱着女儿,拼命在给我们挡狗,好不容易坐下来,一边一只大狗围着,热情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结束了欢迎仪式,通过一个过门紧接着到了客厅。看到客厅很难坐得下来,客厅不大,厨房是开放式的,剩下的地方铺着一块地毯,地毯上铺着一张小花薄被,一边放着一个长长的靠枕,一边堆着玩具。

看这个环境可以知道,艾伦支持女儿自由探索和行动,但他们不太注意孩子的发展需求。孩子六个月大时,正是口欲期的高峰阶段,而艾伦他们给孩子的玩具都是一些毛绒的动物玩具。

六个月大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玩具

第一,六个月的孩子正在了解周围的世界,区分什么是有生命的,什么是没有生命的物质,对孩子很重要。

毛绒玩具要等到孩子过了这样的最初的认知期,大脑积累了一些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在玩耍中想象给这些假动物以生命特质。这是一种经验和思维的综合能力展现,这么大的孩子还不适合用这样的玩具。

第二,孩子现在抓到什么啃什么,绒毛玩具特别不适合放到嘴巴里啃:

❶ 它吸口水,孩子啃时会感到嘴巴干得难受;

❷ 它不容易清理,里面会藏污纳垢。

看到这里,我把玩具堆里的几个塑料玩具拿出来,把绒毛玩具堆在一边,先洗了一个孩子能抓住的玩具给孩子让她先啃着——不能我们大人聊天,而让听不懂我们话的孩子无聊地在旁边陪我们发呆。

我注意到,孩子抓到我给她的玩具后拼命往嘴巴深处塞,而不是用唇部和牙龈咬。

我对艾伦说,孩子现在是口欲期,也就是,头部的神经开始成熟,孩子的嘴部感官特别兴奋,他们要不停啃东西。如果你不给孩子准备啃的东西,孩子就可能一直吃自己的手,最后吃成习惯。如果你不让孩子啃,她的大脑就不能很好地发展。

翻译说完后,艾伦眼睛直直地看着我说,我要支持她做她想做的事情,她喜欢啃我的鼻子。艾伦这样说时,我差点笑出来,看着艾伦完美的鼻子,想象着小宝宝成天吊在他的鼻子上,可爱s了。我笑着说,其实你让宝宝啃你的鼻子也一样,但啃你的鼻子成本太高,给她啃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更省事。

虽然,艾伦不知道我说的理论,但他很多都做到了。这个孩子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艾伦说,他给孩子安慰奶嘴,孩子一会儿就不需要了;孩子喜欢钻到桌子底下;喜欢站起来;还喜欢抓狗。

这天孩子的妈妈不在家,我们没有机会跟她交流,但艾伦说自己大多数时间在家工作,宝宝他带得很多,看着宝宝高兴地朝狗扑去,狗吓得嗖的一下躲了,有一次躲闪不及,小家伙干脆就趴在狗头上扯人家的头发,艾伦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狗救出来。

我真的不想给人家说东说西的,但看到他在孩子需要用嘴巴认识事物时,却给孩子塞一个橡皮奶嘴,我觉得真的很可惜,孩子的努力工作都给白费了。

说实在,不管怎么说他比咱们很多家长做得正确的多,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对孩子的需求感受很灵敏。

一句话,他在用养孩子,咱们多在用大脑和习惯养孩子。

到老外家看他们咋带娃(上)

(未完待续,本文为连载上篇

下载“跃儿学堂”APP免费收听

李跃儿老师解读《关键期关键帮助》,在“跃儿学堂APP”有24集专辑,可以免费收听。

到老外家看他们咋带娃(上)

在你手机的应用商店搜索“跃儿学堂”,即可下载。

也可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跃儿学堂APP”,免费收听李跃儿老师解读《关键期关键帮助》。

▷ 更多分享,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300个日夜之后的脱胎换骨 | 爬出地狱的战争(完)

春天孩子玩什么

养育孩子是科学,更是艺术 | 洪兰教授讲座

终生学习,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

电影《海蒂和爷爷》| 高贵是对生命的在意和关怀

跃儿学堂APP免费开放 | 陪伴幼儿教育者终生成长

孩 子 是 脚,教 育 是 鞋

www.liyuee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