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宝宝加辅食?

天下奇闻异事录


一、墨鱼育儿说:

墨鱼从辅食的添加时间、宝宝信号、月龄辅食营养表等为大家阐述个人观点。希望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宝爸宝妈们也要根据宝宝的情况给宝宝制定辅食添加计划。

随着宝宝发育成长的营养需求,4—6个月后单一的母乳或奶粉已不能完全满足对营养的需求,故通过添加辅食获取充足的能量、蛋白质以及铁、锌、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

二、关于添加时间:

辅食添加最早不要早于4个月,最晚不要晚于6个月。

三、关于添加信号:

A. 体重达到出生2倍,至少6公斤

B. 频繁咬奶头或者乳头

C. 平常奶量有吃不饱现象,奶量超过1000ml

D.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有吞咽行为

E. 宝宝生长发育是否理想达标

注意:宝宝第一口辅食应该是符合含铁、易消化、不易过敏这三个条件,建议选择强化铁的大米米粉。不要太稠,让宝宝有一个适应和接受过程。

关于辅食顿数:

注:宝宝添加辅食不能随意添加,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新食材在中午吃,观察宝宝消化、排便、是否过敏能情况。

四、部分月龄饮食计划:(宝妈可给宝宝DIY哦)

祝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墨鱼有羽


给宝宝添加辅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新手妈妈来说更难,因为如果辅食的添加时间、顺序、种类不合理的话,就会容易导致宝宝产生厌食、偏食等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为大家带来了喂养指南,希望能够帮到各位宝妈~

一、 添加辅食的时间

宝宝在6个月以前,身体内的消化酶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过早的添加了辅食,不但不能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反而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而太晚添加的的话,宝宝的营养又跟不上,所以添加时间很关键。
1、添加的适合月龄
根据中国营养协会颁布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宝宝满6个月后添加辅食已成为共识,这是因为长到6个月左右,宝宝体内的淀粉酶基本发育成熟,可以开始消化除了乳类之外的淀粉类食物。
同时宝宝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这时开始添加辅食,除了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更是为了促进宝宝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发育。所以当宝宝在6个月左右,并且身体释放出了一些信号,就说明可以添加辅食了。
2、添加辅食的信号
①宝宝有吃不饱的表现
如果每天母乳喂养6-8次以上,或者每天配方奶的喂养总量达1000毫升时,宝宝仍然特别容易饥饿,闹着想喝奶,这就说明宝宝进入生长加速期,需要添加辅食作为营养补充了。
②体重不达标
宝宝体重达到出生时的2倍,或者出生体重不足2.5kg的低体重儿达到6kg时,给予足够的乳量宝宝体重仍不达标,就说明光凭母乳或配方奶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开始添加辅食。
③对食物产生极大兴趣
对大人的饭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用小手抓爸妈正要吃的东西,或者抓到什么都喜欢往嘴里送,如果爸妈用汤匙引诱宝宝,宝宝会很自然的张嘴,头往前伸,这都说明宝宝对吃饭有了兴趣。

二、添加辅食需注意的问题

1、保证奶量的摄入
很多妈妈都有这个疑问,添加辅食后是不是就要逐渐减少奶量,以至于断奶了?要注意,宝宝6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并不代表就彻底的断奶了,对于6-12月的宝宝来说,虽然要及时添加辅食,但奶类仍是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
宝宝10个月之前,至少保证每天800ml的奶量,到了10-12月辅食啦增加的时候,每天至少也要保证600ml的奶量,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最好能坚持母乳喂养至两岁,如果因种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也要保证配方奶的喂养。
2、避免食物过敏
为了降低宝宝过敏的风险,一些易致敏的食物要谨慎添加,比如草莓、猕猴桃、芒果、桃子等水果;大豆、蚕豆、芸豆等豆类;以及蛋清、海产品等,如果发现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最好立刻停用,等1岁后免疫系统成熟再少量添加。
3、不要强迫进食
给宝宝添加辅食,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更要让他对吃饭有兴趣,有参与感,如果宝宝能吃饱,就不用强迫他多吃。爸妈要为宝宝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比如选择漂亮的餐具吸引宝宝注意,鼓励宝贝自主进食,帮他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添加辅食的原则

虽说宝宝6个月后就能添加辅食了,但也不能随心所欲,宝宝要吃什么给什么,想吃多少给多少,这样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营养不平衡等状况。所以一些基本原则必须得遵循。
1、量由少到多
一般来说,辅食添加要从少量开始,比如喂婴儿营养米粉,可以从每天1次,每次10克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2次,每次各10克,再到每天2次,每次20克。
2、种类从单一到多样
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铁强化的婴儿米粉、果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一般一种辅食应经过2-3天的适应期,适应一种再开始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3、质地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如果开始添加米粉可以冲稀一些,食物的质地开始要制成泥或汁,便于吞咽,出牙后宝宝的食物的形状应逐渐粗糙,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辅食添加也是一门学问,阶段性的补充营养,宝宝才能长的白白胖胖。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喂养方法,希望能够让妈妈们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哦~

深测浅评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为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相克食物”,尽量不要把相克的两种食物一同食用。轻则达不到营养的吸收,重则宝宝腹痛、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宝宝难受,一家人也跟着心疼。下面就来列举出宝宝吃辅食时,尽量不要一同食用的相克食物表,这些也是新手妈妈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最容易踩到的雷区,一不小心就会误伤了宝宝。

以上这个表格是我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宝宝辅食中经常会吃到的食物,并不是说相克只有中毒这一种说法,相克的食物也会因为彼此的属性,相互影响,导致营养流失或无法被宝宝吸收,所以,为了宝宝的饮食健康,宝妈一定要注意。

除了要注意相克的食物外,宝妈还应该注意添加辅食的顺序,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进行添加,这样才能让宝宝更好消化和吸收。

为宝宝添加辅食需要遵从一个顺序

①从单一到混合:由于宝宝刚开始吃辅食,这时一定不能一下喂好几种食物,应该选择一种不容易过敏的食物,一次只吃这一种食物,等适应后再添加其他食物,最后过渡到混合几种食物一起。

②从稀到稠:从奶水过渡到辅食,应该给宝宝先吃流食,然后半流食,最后过渡到固体。

③从细到粗:由于宝宝开始还没有长牙,所以先吃汁水食物、糊状食物,等宝宝长出乳牙就可以喂食需要咀嚼的粥以及菜叶。

按这个顺序来,宝宝能慢慢适应辅食的添加,给宝宝的肠胃一个适应的时间,循序渐进,让宝宝更好吸收。

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具体的食物种类

6-7个月:水果汁、蔬菜汁、果蔬泥类食物,米糊、烂粥等淀粉类食物,肝泥、鱼泥、蛋黄、嫩豆腐等软烂口感的高蛋白食物。(此时还是以母乳为主,也许吃辅食只是一小勺子,量逐渐增加)

8-9个月:在以前基础上可以加之面包、面条、馒头等需要咀嚼的细粮食物,鱼肉、碎肉末等易消化且颗粒小的肉类食物,豆制品、五谷及根茎类粗粮食物。(喂奶次数比以前相对减少,但还是母乳为主)

10-12个月:已经过渡到正常饮食,只是注意食物的软硬度以及喂食的量,母乳可以变成辅食,每天喂两三次即可。

看完这些注意事项,相信宝妈们也已经心里有谱了,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多少有了些把握,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欢迎下方留言哦!<strong>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福林妈咪


你好,我是个医生小果,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妈妈开始计划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添加辅食的时机

  • 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
  • 可以维持坐着的姿势 ,稳定控制头部;
  • 挺舌反应消失、会吞咽。
  • 体重达到出生时的 2 倍

添加辅食的最佳年龄是4-6个月,最好接近6个月,但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


添加辅食的原则

1. 从一到多

新的食物只添一种,同一种食物连续多尝试几天,等宝宝适应了,再添新的。

2. 由稀到稠、由细到粗

同一种食物,要随着宝宝月龄逐渐增长而做成不同形态,呈现出不一样的粘稠度和颗粒大小:

最初,不用咀嚼、方便消化的泥状,比如打得碎碎的肉泥;


接着,需要一定会咀嚼、会吞咽的半固体状,比如剁得碎碎的肉末;

再大一点,需要仔细咀嚼的固体状,比如小颗粒的肉丁。

3. 由少到多

从第一次给宝宝尝试一种食物,要从 1 小勺开始。

第一天,可以尝试 1~2 次,往后可以增加进食量或次数。这样观察 2~3 天,宝宝适应了,就可以再尝试新食物。


最先添加的辅食

首先引进的辅食以富含铁的食物为佳,比如

  • 加强铁米粉糊
  • 肉泥,猪肝泥等

我是小果医生,三甲医院儿科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余,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儿科医生小果


如何给宝宝加辅食?

我是一个5个多月的宝妈,宝宝6个月的时候,我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因此作了充分的准备,买保温碗、硅胶勺、宝宝餐桌等。最重要的是潜心研究了好几天宝宝辅食食谱,作出以下归纳,希望对您我有用!!

关注宝妈育儿记录,让我们共同交流学习,抚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宝宝,我会每天更新哦!因为我是宝妈,所以我很认真!


宝妈育儿记录


辅食一直是育儿路上困扰妈妈的一大难题,到底什么时候添加,添加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通常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可以添加辅食,母乳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母乳在宝宝6个月后就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了,需要添加额外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宝宝才能健康生长发育。

添加辅食的信号:

1、宝宝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重,且每月体重增长小于500克。

2、喂奶时间延长,母乳宝宝出现母乳时不愿松口,母乳后因为没吃饱情绪烦躁。

3、能稳坐在宝宝餐椅上,不左右摆动。

4、对食物感兴趣,大人喂食会张嘴。

5、挺舌反射消失,不会下意识把嘴巴里的食物挺出去。

辅食添加顺序:

应该从温和低敏,味道清淡的食物开始添加。由于6个月后,妈妈母乳中含铁量太低,宝宝吃到嘴里的第一口辅食最好是高铁米粉。

辅食添加谨遵: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软到硬、从淡到浓、从液体到固体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每次喂食只喂一种新食物,如果宝宝有异常反应很快就可以排除过敏源。


宝宝不适应的新食物,应该马上停止喂食。换成之前已经喂食多次确定安全的食物。4-6天添加一次新食物种类。

6月龄

保证宝宝一天吃奶量达到600-800毫升之后,添加高铁米粉。6个月宝宝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殆尽,母乳和配方奶中含铁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宝妈可以在6个月的时候为宝宝选一款含铁高的米粉,添加在两顿奶之间。

7月龄

辅食已经可以单独成为宝宝的一顿饭了,此时宝宝的辅食依然推荐含铁米粉,可以在米粉里加入:菜泥、果泥、肉泥、肝泥等泥状食物。7个月宝宝一天的奶量仍然保证在600-800毫升。

8月龄

8-10个月是锻炼宝宝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从8个月开始,妈妈要为宝宝添加碎粒状辅食了。烂面、粥多样化搭配,一天的吃奶量保持在600-800毫升。

9月龄

宝宝一天的吃奶量600-800毫升,辅食2-3顿,选择软烂的颗粒物,注意食物的多样化。餐后两小时给宝宝添加水果,补充维生素。

10月龄

宝宝一天吃奶量600-800毫升之间,可以添加较大的固体食物了,像包子馒头、肉末、水果类。10个月宝宝好奇心重,会自己用手抓起食物往嘴里送,这时候妈妈们怕弄脏衣服会忍不住阻止宝宝,其实大可不必。宝宝手抓食物是探索世界的一部分,提高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度,同时也能很好培养宝宝吃饭的兴趣。

11月龄

11个月的宝宝依然添加固体食物,宝宝已经长牙,会喜欢啃咬较大块的辅食,为缓解牙龈出牙的痒痛,妈妈可以为宝宝选择一款适合的磨牙棒。此时宝宝已经可以扶着沙发走几步了,提醒各位宝妈千万不要养成追饭的习惯。同时鼓励宝宝多多爬行,不急于学走。爬行可以锻炼四肢协调,大脑发育,好处多多。此时的吃奶量仍然是600-800毫升之间。

12月龄

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段应该与大人用餐的时间一致,养成随餐观念,鼓励自主进食。宝宝一天的你奶量保证在600-800毫升,奶类与固体食物的比例是40:60。

宝宝1岁以后可以喝少量豆浆,由于豆浆中含有大豆皂甙、异黄酮、大豆低聚糖等特殊保健因子,能维持正常的营养平衡,日常让宝宝少量饮用大有裨益。

各位妈妈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营养过甚导致发胖,肥胖容易对身体激素产生干扰,是性早熟的罪魁祸首。

既要宝宝营养均衡,又不能营养过剩,宝妈们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努力共勉吧。


我是糯米宝宝育儿,一个乐于分享的宝妈,动动手指点关注,我们一起轻松育儿吧。


糯米宝宝育儿


第一口辅食:含铁大米米粉

敲黑板:一定要买市售的含铁大米米粉,不要听老人说什么自己熬大米汤喝米油...

(我给橙宝买的是贝拉米的原味米粉)

day1-day5:纯米粉

方法:取1-2勺米粉倒入碗中,加温水向一个方向搅拌一分钟,前期的辅食一定要细腻的,稀稀的,宝宝更好吞咽和吸收。

day6-day8:土豆泥米粉

(适合蒸的食物:土豆胡萝卜南瓜山药等。适合煮的:根茎类蔬菜)

方法:一个小土豆洗干净去皮,切成1-2cm小块,倒入辅食机蒸15-20分钟,加少量水搅拌成泥。取1-2勺土豆泥添加到调制好的米粉中,搅拌均匀即可。

day9-day11:胡萝卜米粉+苹果泥

方法:胡萝卜比较容易染色,切完尽快把刀具洗干净。不过我的菜板还是轻微染色了,勺子嘛,已经变成均匀的胡萝卜色了。

苹果尽量选择软糯苹果,可以拿小勺刮着直接喂。水果类不需要蒸熟,营养不流失~腹泻的宝宝除外。

day12-day14:菠菜泥米粉+香蕉泥

方法:菠菜洗净,放入水中浸泡半小时(去掉农药残留)只取菜叶部分(茎秆容易导致宝宝腹泻所以要去掉哦~)沸水下菜叶,焯水三分钟颜色变深煮熟即可,时间太久会流失营养哦~菜叶放入辅食机,加适量凉白开搅拌成泥。最后添加到调制好的米粉中搅拌。

香蕉拿小勺刮着喂就可以啦。

day15-day16:南瓜泥米粉+牛油果泥

牛油果多加一些凉白开更好搅拌哦~

day17-day18:小白菜泥米粉+苹果泥

day19-day20:山药泥米粉+香蕉牛油果泥

注意!

添加辅食后的便便会比之前敢稠一些,有的会成型,只要颜色正常没有明显腹泻就OK,有些宝宝会有便秘,可以多给宝宝喂水喝,或按摩肚子,或用益生菌调理一下。时刻观察宝宝有无过敏现象~~

橙宝六个月体检有轻微缺铁,所以打算继续吃菠菜泥,高铁米粉,另外近期准备开始添加少量蛋黄泥,补铁攻坚战......


橙子爱吃零食


中国膳食指南的指导建议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其实大多数宝宝都会在4-6个月左右,出现可以添加辅食的信号,但如果你判断不准确,也不用盲目的去加,可以等到满6月龄再来添加,因为0-6个月的宝宝从奶中完全能摄入足够的营养。

辅食添加的信号可以参考如下:

  • 挺舌反应消失
  • 颈部在有支撑的情况下能坐直,而且头部可以稳定一段时间。
  • 对大人吃的东西开始感兴趣,会试图用手去抓或者吞咽口水。
  • 体重已经是出生时候的2倍了,并且最近开始长得没有原来快,对奶的需求量也可能变大。

添加辅食原则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建议选择富含铁元素的原味米粉,添加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此外,每种食物添加需要观察2-3天看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果没有,视为安全食材,可以搭配供给,尽快将食物合理搭配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宝宝营养均衡哈。此阶段仍需以奶为主,奶量需每天保证600-700ml。

具体如何来安排举例

加米粉之后加紫薯泥,然后加油菜泥,然后苹果泥,再然后加个猪肝泥,再加胡萝卜泥,这些都能吃了,这几个就可以搭配在一天吃。

分析来看你:孩子每天要喝奶,然后有米粉和紫薯作为谷薯类,油菜、胡萝卜是蔬菜,苹果是水果,猪肝是肉类而且富含铁,是辅食初期不错的选择,但一般一周最多吃2次就可以了。这么一搭配是不是营养就很均衡了,完美哈哈。

有辅食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留言讨论哦,虽然每天带俩一岁多的小娃非常忙碌,也会不定期的上来给大家答疑哒哈哈。对您有帮助请一定帮忙点赞关注哦哈,感谢!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

帅帅育儿


宝宝辅食的添加,一般来说,婴幼儿还是以母乳为主,母乳的营养成分和价值远超过其他任何辅食,不过,如果想给宝宝补充更多的营养和让宝宝对母乳外的食物也开始接触和感兴趣,在其四至六个月后可以适当的开始添加一些简单,营养丰富的辅食了!


辅食的添加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浓

添加辅食时,切勿操之过急,要根据婴儿的实际需要和消化系统成熟程度,逐步一点点的增添,一开始最好从新鲜水果,蔬菜榨的汁和泥,宝宝适应和消化后再开始添加米汤,蛋黄等肉类!

1.先从低过敏,淡口味的食物开始。

2.一次只喂食一种新的食物,而且量由少到多,食物浓度也由稀到浓,质地细腻,防止把宝宝噎着。



3.每一餐先从新食物吃起,不想吃了才加入已经吃过的食物,大概5-7天添加一种新食物。

4.不强迫进食。当宝宝不愿意吃时,可以改变方式喂,或者在其口渴,饿的时候再喂,不能强行喂养,那样只会增加婴幼儿对辅食的更加排斥。小儿生病,天气炎热时候,也不适合添加辅食!

5.每个宝宝性格不同,味觉感知能力也有所不同,宝宝辅食都需要单独制作,尽量不加盐和调味料,注意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



介绍几种简单的辅食

宝妈们可以动起手来,给宝宝制作可爱又可口的美食。1.米糊:

原料,大米15克

做法,大米洗净,温水浸泡两小时,泡好的大米加入搅拌机,加少许水,搅拌成米浆,然后放入小锅中加入8倍的清水,小火慢慢加热,期间用勺子不停的搅拌,待沸腾后再闷两分钟即可!

2.苹果胡萝卜汁

原料:胡萝卜一个,苹果半个

做法:将材料洗净后切丁,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清水煮,约10分钟后可以煮烂,用清洁的纱布过滤取汁即可。

3.蒸蛋羹

鸡蛋一个,各种青菜例如,胡萝卜,番茄,黄瓜等少许切碎,搅拌好鸡蛋后加入进去,然后放入凉开水,再一起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10分钟即可。


适合宝宝的美味辅食有很多,我就不多介绍了,宝妈可以参阅更多的食谱制作,为给宝宝一个美味,营养,健康的味觉享受,加油!


哲宝妈妈的育儿经


如何给宝宝加辅食的问题大家通常会看到两种答案:一种是讲原则,比如由淡到浓、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等等;另一种是讲食谱,比如4个月开始加蛋黄和果菜泥,长大些加米粉、鱼泥、肉泥……等等。两种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仍然会有很多妈妈爸爸不知道自己究竟如何下手,或许是原则显得过于“笼统”而食谱又太过“规范”吧。



其实给宝宝加辅食关注两个重要的基本点就够了:

1、宁少勿多、循序渐进。无论是辅食品种增加太快还是辅食的量给的太多,都可能给小宝宝的消化系统带来过多压力,尤其最初添加的几周要给宝宝逐渐适应的过程才好,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2、适时开始、密切观察。通常宝宝口水明显增多之后,以及见到家人吃东西有特别“眼馋”的表现,就可以开始尝试了,刚刚开始添加、添加新的辅食品种、明显增量的时候都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看看有没有过敏(呕吐、皮疹、腹泻等),便便是否严重改变(通常较轻的都变化是正常的),特别是宝宝的精神状况和接下来的进食欲望。

掌握好这两个基本点之后,根据直觉和常识妈妈爸爸可以判断80%以上的情况,万一宝宝确有明显反应变化又拿不准,还是要及时咨询检查为妥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