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总是发脾气,而对外人却很礼貌,这是为什么?

冰140155210


我来说说这个吧,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我记忆中我似乎是没有什么快乐的童年,我小学的时候家里在昆明那边一个大学门口摆那种晚上学校门口的路边摊嘛,然后我呢当时好像是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帮忙;然后六年级的时候搬到呈贡,那边老师很优秀,我成绩提高的很好,初中我不是住校的,每天回家,回家后就先是去家里开的那种店里帮忙嘛,忙到没人的时候在写作业,慢慢的这样我初中课程就跟不上节奏了,就不行了,然后开家长会老子叫我爸报个辅导班给我,我爸妈都不愿意,说那是骗人的,然后还是一直这样下去的,初一下学期就不行了成绩,慢慢的就开始会去黑网吧打游戏了 ,然后就这样学校,家里的店 网吧,慢慢的成绩就差了,然后初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和我父亲谈了一次话后就每科老师都不管我了,我原来是政治课代表也被换了,初三根本听不懂了,高中也就没考上,读了中专,读了一年后家里从云南那边搬到杭州这边来摆夜市摊,他们跟我说是在这边找了学校给我,叫我考完试就过来,然后来了后就说不给我读了,他们这边要帮忙,不然忙不过来;就这样帮了一年多后我就到厦门姐姐那里找了份工作,干了三个月然后回老家征兵,然后说学历不够;直接刷下来了,然后回家后父母居然叫我去他们摆夜市那里的一个较大的棉花厂上班,说厂里有几千人,平常带点人来他们这里吃饭;意思就是要我为了他们的生意进那个厂里吧,我很生气,然后有天晚上就吵了一架,然后他们就叫我滚,很多人嘛当时,我就很气愤的走了,当时打了个电话给我姐姐,她和我也差不多吧!她读的高中,没毕业就出来了,有毕业证的;然后她给我买了张到她那里的高铁票,第二天早上的,我因为没什么钱所以在火车站里面的大厅柱子边呆了一晚上,就这样过来了她这边找工作,干了半年多吧!就那种小餐饮店,这边公司老板都我比较赞赏的;我过年也没有回去,出来半年左右了家里从来没打过一个电话给我;也不是说怪他们,只是觉得感情那种淡了嘛; 对于我这种人来说,你们不要跟我谈什么孝道,没有经历过无所经历过的你们不知道我心里的感受


雅痞285691767


就今天,我又对母亲发脾气了,原因是母亲跟我说话的语气让我感到不舒服,我一气之下就回了她两句,然后她句没用那种语气跟我说话了。


其实,我们对外人很礼貌很多时候是出于对陌生人的尊重以及害怕不礼貌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结果,比如对路人,对老师,对学生,对上司领导不礼貌也许会让我们多许多难堪。而父母作为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却经受了我们许多的臭脾气,就是因为太熟悉了才会这样,在外人面前,我们没那么好的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


但对于我母亲,我发脾气这是经常的,都是随我母亲的脾气,她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不高兴就冲我发,现在,我从学校回来,感觉压力特别大,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有些抑郁,经常心情不好,她一对我发脾气只要是我在理的我就会对她发回去,然后对她发回去之后我又会感觉自己好像错了,但明明就是她不讲理啊。

后来想想,她那么辛苦,即使自己心情再怎么不好,她再怎么无理,也不能对她发脾气,因为她是我母亲啊。


七喜先生家小姐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亲人,当孩子压力大而无法倾诉时,有时候找父母发发脾气也是一种发泄和解脱,父母一般都会包容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大家眼中的“混账”孩子。

我是高中老师,我很熟悉很多“陪读”家长受到的委屈,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学生,压力过大,父母着急,经常因为一件小时或者一句话就争吵起来。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是说这孩子的品质有多差。

这是孩子对父母发脾气的第一种情况,属于外因所致!

而第二种情况,就是人品问题了,属于内因,其实归根到底也是父母“惯出来”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混账”孩子,尤其是儿子!我们村有个“混社会”的小孩,在外面和别人称兄道弟,拜把子,讲兄弟情义,去孝顺人家的父母,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不只是发脾气的问题,而是经常拳脚相向。他们总觉着外人能给他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面子,而父母只能给他增加麻烦,是累赘,需要他来养活。

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父母的原因了!有些父母脾气暴躁,不会教育孩子,不会做人做事,一碗水端平等等行为,让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爱,外人不会真正伤到你的心,但是父母却可能会真正伤害你,让你记恨一生。

写到这里,突然就想到龙应台《目送》里的那句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

大过年的,衷心祝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和睦相处!


赢在高三


一家一个样,一人一个性格。我脾气不好,我哥我妹好。我从记事起,我爹亲我,我娘亲我哥。后来有了妹,家小住不下。我娘在我不到十岁的时候,让我与奶奶和叔叔的三个孩子住一起。(叔叔的头个老婆死了,他再婚了,三孩我奶带)我只有吃饭在家,住在奶家,玩在学校。

我娘特不喜欢我,老骂我,爹拿回点东西,哥妹能吃上,我吃不上。我也不计较。瞎玩,管他谁吃!

长大一点,会看到点事,那时米少,哥碗的米多,我的少。随口说了一声,娘骂了我。我六三年的,社会也穷,家也穷,吃块骨头难。姥姥家年下给点羊骨头,哥吃肉大的,我和妹吃骨头不带肉的,妹香还要,我亲妹,乘娘出去偷块给妹,揭开锅看,给哥丢下的全是大肉。气了说娘,又挨骂。顶了两句,我娘更骂。说我这不好那不好。

一直骂到现在(我五十七了),我从内心与娘无有感情,我娘厉害也骂我可怜的爹,我替抱不平,娘更加恨我。

哥妹随娘,也说我爹不好,我忿忿的。

爹去年去世了,我娘说:安顿了你爹别来了。

我大哭,回了家说别去了,想想她生我一场,养家帮爹受了很多罪,不忍心不去看她,就是多日去看看她,却不住夜。

我爹去世再有二十天就一年了。

我想他,可怜他一生活得无有尊严!

我很想替走了的爹再抱不平!

可娘差一岁八十了!

我朋友很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都说我善,叔叔们说我孝。

娘说:扯蛋,还是我儿好。

叔叔们笑她,街人背后讨厌她。

我不孝!娘说得对!

我顶嘴!

我哥孝,不顶嘴,他刮胡子不怕给我爹刮刮。

我妺骂我哥,我也说我哥。

我娘护我哥!

我现在学佛!啥也不怨!这是因果!

可能我上辈子,气了,欠了,我娘我哥我妹我侄子我外甥。

因此这辈子,只有一个爹亲我!

当然了!娘的亲属都随娘,对我也不好,只是二姨妈说:我亲你,俺们和你娘都亲儿子,家家如此!

阿弥陀佛!


世上有个小小的我


这样的人基本上就是废了。

我有一个亲侄子,小时候因为我们夫妻俩生了女儿,我哥生了一个儿子,他们对他如珠似宝的。没什么文化的人总是以为要对孩子好,要给他最好的。所以从小就传输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他家很有钱,而且在村里面,从小他就不用心教他的儿子,任由他满村跑。而他们夫妻吵架的时候,也经常在儿子面前吵,甚至出手打架。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三分的数学试题他都能考得出来。到了初中就更不用说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从懂事开始就对父母的态度非常的差。在我这个二叔跟姑妈面前反而不敢吭声,因为他知道我们是知识分子,讲道理他讲不过我们,讲威严,我们也比他的父母讲道理更威严。每次看到他吆喝自己母亲的时候,我就很严格的批评他。其实他已经不是个案了。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子的,特别是农村学校已经没有优等生的那些班级。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面看到的一个年轻人,她的母亲不断在唠叨她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一直在吆喝他母亲不要再说话,整个过程气势汹汹的不只一次,而是多次向母亲发脾气。这样的男孩子还说出来工作,真的想冲上去打他一顿。不过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得到报应的。如果一个孩子对外人很好,对家里人不好的话,很容易以后就会妻离子散的,不是说他以后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他就会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这个真的是想都不用想。相处一段时间,厌烦了之后,他就会对自己的妻儿发脾气,这种人很容易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教你孩子学英语


如果一个人总是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不懂得顺从和孝敬,那说明他(她)的品性或多或少存在些劣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有些为人父母的,自己做得也的确很过分。


我们村里有户人家,老俩口今年都已七十多岁,膝下有两儿一女。两个儿子都在家务农,与老人关系还算融洽,可女儿却好长时间都不回一趟娘家,既使哪天高兴回去了,也呆不长时间,因为女儿始终都对老俩口心存怨念。

重男轻女的偏见,在老俩口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女儿打小就不受老俩口待见,打骂虐待更是常有的事。不管女儿怎么努力想做好,老俩口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从来不会有一句夸赞,反而逾加颐指气使,仿佛女儿根本不是他们亲生的。

为此,在女儿的心里难免就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以至于后来远嫁他乡,才感觉终于脱离了苦海,像这种情形怎么可能相安无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对子女太过于溺爱,以至于让孩子产生十分骄纵任性的行为,后来只要稍有不顺心,便会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做出一些十分忤逆的事情来。都说惯子如杀子一点也不假,父母的爱一旦过了头,反而会产生毒副作用,到时害儿又害己得不偿失。

在生活里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不懂得珍惜和反馈的大有人在。我的表弟是个小老生儿,在姑母的大女儿十多岁时才有的他,以至于姑母对他简直就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般,对他的好没人不羡慕。

可表弟却从此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臭毛病,只要一时违背了他的心愿,便会大闹不止,后来姑母为此没少操心上火。可真到了那种地步,你又能拿他怎样,有时都打到见了血,也未必好使,只会使孩子越来越叛逆,凡事与你对着干。

不过还好,等表弟大了些后总算是强了些,最起码不会与姑母直接动手开打,但顶嘴不听当当依旧是家常便饭,就连对女朋友都一个德行,为此对象换了一茬又一茬,没人能受得了他。


再说对外人谦逊有理,有的人虽然在家里耀武扬威、嚣张跋扈,那是因为家里人都让着他,不和他一般见识而已。可出门后谁还会惯他毛病,不安分就开怼,甚至开揍,所以他不敢肆意妄为,才会表现出显得十分识大体。在家是条龙,出去是条虫,说的就是这种人。


君心似水自媒体


经常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对外人却恭敬有礼。这种人一定是从小就被父母娇养惯了。因为任何时候父母都包容他,谦让着他,致使他长大了,也动不动就拿父母出气。像这种动不动就拿父母出气的人,对待别人,就真的会有那么礼貌客气吗?那恐怕也是假的吧,伪装出来的吧?

曾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过一个男性朋友,他人长得很阳光,帅气;说话礼貌,客气;举止大方,活泼。而且他开始追求我,给我打电话,给我送礼物,经常找我玩。

有一天听到一个亲戚说,他拿起铁楸把他妈打了一顿。

然后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不孝的人,竟然连母亲都敢动手打。那世上还有什么人是他不敢打的,世上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

后来又一天他来找。我就笑问他:哇,你怎么这么不孝啊?听说你把你的母亲打了一铁揪?

他赶紧解释说:哪里打的有多重。我只是轻轻地打了她一铁锹。你不知道我妈那人废话太多了。老是唠唠叨叨说的我都烦了。我以前也没打过她。那一次把我气的没忍住。

我说不管怎么样,她是你的母亲,就算她再错你也不应该打她,不管打的轻还是打得重,不管拿工具打还是拿手打,总之动了手就是你的错。树欲静兮而风不止,子欲养兮而亲不待。对父母都没有敬畏之心,这世间还有什么能够入你的眼?

自此以后跟他的联系就渐渐的少了。因为一个连母亲都敢动手打的人,我不敢相信他对外人的笑容,客气,大方,会是真实的,会是发自内心的。


欲栽栖凤竹


我就跟我父母经常发啤气,但不能不说对父母不好,因为我性格跟他们不一样,有很多人对父母沒一点啤气,但也不一定是个孝子,这种人我也见多了,我个人认为说这话的人筒直是放屁,我一个老表从不跟他父母发啤气儿女成双却长年在外,一回家对他父母很好打麻将出去的车沸叫他妈给,他妈八十多了也沒什么钱有时一天吃一吨,三个儿子只有幺儿一个给钱但在外做事,每月三千给老大照看但钱沒到实外还是上吨不接下吨但这一点好比老二强不管他妈要钱,三个儿自己担一个月,幺儿担两个月,这种人很多村子里周边事见得多了!


雪中的冰6


我可能是这种人,但是只针对我爸,从小就有点瞧不上他,觉得别人的爸爸都是在外挣钱养家,而他只顾交朋友玩乐,我妈却那么辛苦啥活都干。长大了,总因为观念不同和他吵架,对他不屑的态度已深入骨髓改不了。确实对老人缺乏了耐心,有时候也对他们发脾气,可是该孝顺的我也做了。在老家给他们买房,从我24岁左右他们就跟着我(那时候他们还不到50岁),一家人的生活压力都在我身上。是不是这种经济地位导致了我的脾气肆无忌惮。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我想这种性格的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但人生在于修行,确实应该改...


锐GAO


首先我承认我自己就是这种人,但是说这就是不孝顺的表现,那就太片面了。同时不得不承认家庭因素很关键。

从小到大父母不在身边,每次回家对我们就是打骂和否定,从没言语鼓励和关心。我们一家是几堂兄弟被爷爷奶奶带大,小时候大人一回家,我们全部躲进米缸或者衣柜,不敢见他们。后面慢慢长大了,沟通方式依然没变过,只是少了挨打,但是说不多几句话就会挨打挨骂。他们总是不愿意换种方式和我们交流,只要有一点是忤逆他们意思的,那结果是显而易见。而且家教极严,估计你们想象不到,直到大学毕业我对我的家乡都是陌生的。

到后面,慢慢长大了,能渐渐体会到他们做父母的不容易,我也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和他们交流,但是发现这种交流依然得不到太大的转变。原来脾气也是会影响的,即使心里是想说出很柔软的话,但是到了嘴边要么说不出来,要么就变了味儿。

我妈确实很唠叨,审美也差,我爸就是说话伤人,急脾气,我们即使交流起来可能火药味十足,但是我们彼此之间都知道,我们是互相关心爱护对方的。反正他们要是骂我说我我就听着,哪儿不满意我能改的我尽量改,偶尔还能说个话逗下他们。

父母对我们的爱真的很彻底,请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