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元清可以統治中國而帝國主義卻無法殖民中國?

jsy809371305


答:原因有兩個。

1.因為元清所處的時代不同;2.帝國主義不是沒能力,而是沒意願徹底殖民。

下面來詳細敘說這兩個觀點:


一、元清所處時代,統治看“天命”

隨著人類社會逐漸完善,統治的法理性也在不斷的變化。

比如早期的中國,並沒有國家的概念,充其量只有天下的概念。那個時候統治者想要治理一個地方,必須要有一種叫做“天命”的東西。

滿蒙征服中原的時候,統治者的血統並不是一個核心問題。在中國古代的精英眼中,統治者是否承受天命才是關鍵。

什麼是天命,其實只要滿足兩點:

1.精神:統治著必須尊儒重道,起碼錶面上如此。 2.物質:統治階層必須富有活力,能較為高效且公平的分配資源。

能做到這兩點,老百姓就可以默認你是承受天命的,你也就能完成統治。蒙清能夠入主中原,原因就在於他們在這兩點上做出了重大妥協。

可是當時間進入到20世紀,那是一個民族主義覺醒的時代。

在此之前,人類並沒有國家和民族的概念,大家覺得和不一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挺好。那時候人類的衝突,主要集中在信仰和利益衝突上。

可當統治者的血統成為核心問題後,各個國家的民族意識覺醒,開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分成團體的人類,疑心開始愈發嚴重,各種衝突也開始出現。

這時候,一個國家想完全征服另一個國家,已經基本上不可能了。

二、帝國主義沒有殖民的意願

但是從古代到二十世紀,中間還隔了大約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

那個時候的帝國主義,為什麼沒有謀求徹底殖民中國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不划算。

以大英帝國為例,依託商人(蘿蔔)、傳教士(畫餅)、軍隊(大棒)這三隻手,大英帝國成為早期的世界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

論實力大英帝國有實力殖民中國;論理由大英軍隊有保護本國商人(毒販)義務,有保護傳教士(盜墓賊)的義務。但是我們看結果:沒有殖民。

商人立國的日不落帝國,其生存的法則有兩條:

1.開源:尋找到更大更穩定的市場,擴大貿易規模;2.節流:儘量少地付出管理成本。

其實一直到19世紀末,除了印度外(那是東印度公司殖民的,算私人商業行為),英國在海外很少佔領土地。最多卡住世界的交通據點,比如香港、新加坡、好望角……

到了後期之所以出現大量的殖民地,是因為歐洲各國開始佔領殖民地。為了防止被關閉市場,英國也開始佔據殖民地。隨著統治成本的提高,日不落帝國的餘暉開始出現。

英國更傾向於扶持當地的統治者。但有一個條件:被扶持的統治者願意向英國開放市場。

這樣,對英國來說,貿易的好處都能獲得,還不用付出統治殖民地的成本。

不要以為統治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看看中國曆朝歷代,雖然看著全球最強,可是連個修黃河大堤都掏不起錢。(黃河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從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出發,英國如果想要統治或徹底殖民中國,絕對是一個賠本買賣。

而反過來講,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如果能夠成為一個穩定、統一而又適度繁榮的帝國,是最符合英國利益的。

因為如果大清政治不穩定,就意味著英國無法獲得一個穩定的市場;比如太平天國起義,江南燒殺一空,市場直接沒了。

帝國不但沒有殖民意願,還要保護中國免遭殖民

對於英國來說,除了不殖民中國,其實還要防備大清被徹底殖民。

比如對領土瘋狂渴望的沙俄,如果任由他們攫取中國的土地,最後很可能在自己瓜分的地盤上向英國關閉市場。

但是英國的保護,僅限於維持大清最低水平的穩定。因為如果大清太富裕,就可能變得強大起來,同樣有可能對英國關閉市場。

於是滿清看透了英國的戰略後開始“以夷制夷”;而帝國主義因為各國利益不同,也樂得和滿清演這個雙簧戲。

後記

英國的這個戰略,後來被美國繼承。

所謂的“庚子賠款”便是這個戰略的體現,維持中國大陸最低限度的統一,這才是最符合帝國主義利益的。

等到時間繼續推移,大眾的民族主義思想在持續的放血中覺醒後,也就再也沒有殖民的可能了。


(我是紫禁的sphere,圖片源於網絡。)


紫禁的sphere


這個問題其實很沒有意思。

因為元清兩朝作為我國的正統王朝,和帝國主義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而且元清兩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並非殖民,這和帝國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擴張有本質不同。

所以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不過今天的網絡上,總有很多居心叵測的人,宣揚所謂的“元清非中國論”,高唱“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對元清兩朝的正統地位進行別有用心的抹殺。

更有甚者,將清朝入主中原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進行對比,理由是二者都從東北向全國擴張。他們將清朝比作成功的日本帝國主義,把日本帝國主義比作失敗的清朝。

很明顯,這種無中生有、顛倒黑白的論調,正在試圖否定我國的歷史傳承性,為分裂我國國土提供所謂的事實依據,其狼子野心,人人得而誅之。

那麼元清兩朝到底和帝國主義有哪些不同點?為什麼元清兩朝可以成功而帝國主義就註定失敗呢?靜夜史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元清兩朝和帝國主義的歸屬地不同

元清兩朝和帝國主義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

元清兩朝是中原王朝周邊的蠻夷而帝國主義不是。

元朝的前身蒙古,歷史上深受中原王朝影響,蒙古汗國崛起前更是受到金朝的直接統治,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而清朝的前身女真,在明朝時期是奴兒干都司的勢力範圍,女真族首領長期受明朝皇帝的冊封,其活動範圍長期屬於明朝的羈縻統治區。

作為自古以來的多民族國家,我國從來不是單一的漢族文明。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少數民族取代漢族統治的過程,是中華文明歷史上的改朝換代。

而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帝國主義,尤其是西方國家從來就不屬於中華文化圈,他們的文明體系與中華文明格格不入,特別是西方的基督教。他們對中原王朝的入侵,本質是對我國傳統文明的侵蝕和顛覆,因此必然在我國民眾的強烈反抗終歸於失敗。

2、元清兩朝和帝國主義的先進程度不同。

元清兩朝和日本帝國主義最大的不同就是:

日本帝國主義比中原地區文明先進,而元清兩朝文明程度則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

和歷史上大部分少數民族政權一樣,元朝和清朝在崛起的過程中,為完成對中原地區的征服,必然會經歷封建化的過程,也就是向中原先進文明學習。

而且為了有效統治中原地區,元清兩朝的統治者在征服中原地區,學習中原先進文明後,還大量起用中原地區的地主階級和士紳階層,共同組成牢不可破的統治階級。

而日本帝國主義雖然也在我國境內大量扶持漢奸代理人,但和清朝這樣滿蒙共治、滿漢共治有本質不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模式比清朝的專制皇權制度更為先進,因此日本帝國主義不可能學習清朝模式進行所謂的封建化改革,也就不可能融入中華文化圈。

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本質是要徹底毀滅中華文化,將日本帝國主義文明灑向整個中原大地。

西方帝國主義也同樣如此,所以這些帝國主義的做法,不僅無法得到民眾的理解,更無法得到地主階級等高層的支持,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3、元清兩朝和帝國主義的數量不同。

元清兩朝之所以最後走向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無論元朝和清朝都只是一個征服者,而清朝末年時空下面臨的帝國主義始終很多。

因為元朝和清朝只有一個征服者的背景,所以對於當時的中原人民而言,面臨的無非就是所謂的民族大義或苟且偷生。

而且因為元朝和清朝最終的目的都是以漢制漢,所以最終留給中原人民的選擇始終很少或者說根本沒有。

但帝國主義就完全不同了。在中原人民沒有對各個帝國主義做出親疏判斷之前,帝國主義內部已經亂成一鍋粥。

因為各國國情不同,和我國的距離遠近不同,對我國的殖民訴求不同,導致帝國主義內部始終矛盾重重。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雖然一定程度上統一了各帝國主義的意志,但客觀上卻保存了我國領土的統一。

甚至到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也受到其他帝國主義的影響,最後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徹底擊敗。

所以列強之間的矛盾是他們難以徹底殖民我國的最重要原因。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

無論是八國聯軍侵華還是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帝國主義之所以沒有成功殖民我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此時的我國已經達到了超過4.5億人的恐怖規模,而且是有血性的4.5億人,這是任何一個帝國主義,哪怕所有帝國主義都無法徹底殖民<strong>我國的最根本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說出一個觀點,大家可以爭論

說到底還是一些帝國主義國家比較仁慈,壞的還不太徹底。

如果在19世紀,比較早的年代

如果帝國主義國家也像滿清那樣,你只要不臣服,他就屠城,他就把反對他的人都通通殺光,推行留髮不留人,帝國主義的統治就有可能建立起來

俄羅斯佔領了中國的領土之後,實行的就是殺光,強行佔領,種族滅絕,俄羅斯在佔領區就建立起來了統治啊!

其他的帝國主義國家,不像俄羅斯這樣殘忍,血腥、殘暴,

到了後來中國人民的反抗意識強了!

反抗的能力也強了,而且得到了其他一些國家的支援,使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難度增大了,也是一個原因。


風華


文化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元朝能滅亡南宋的原因在於忽必烈在蒙古貴族中實行了漢化政策,仰慕孔孟之道,所以忽必烈才會得到很多漢族地主和士族的支持,進而滅亡了南宋!清朝的漢化政策比蒙古更加徹底,甚至也有滿族人的漢學水平也遠遠超越了大多數漢人!表面上滿族人讓漢人剃髮易服,但是漢人卻讓滿族人在思想上文化上徹底的倒向了漢人! 皇太極,康熙,乾隆都是漢族文化的愛好者! 這也是為什麼滿族能夠比蒙古族君臨華夏時間更久的原因! 帝國主義之所以無法征服中國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也在於文化。希望在入侵中國的同時也意圖將基督這種次級文化取代我們的孔孟之道,讓我們拜祭一個兩千多年的騙子卻不讓我們拜祭自己的祖先,這種情況怎麼可能?如果這個神,讓我們不能拜祭的自己祖先,不能拜祭自己的故人,那麼這個神是不是無情無義,不忠不孝呢? 所以西方的入侵必然招到中國激烈的反對。日本入侵的失敗,也是文化的失敗。天照小神也就在日本四島待待,出來真的會笑掉大牙的,給我們的玉帝洗洗腳都不夠! 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西方和日本會在近代強於中國呢? 我想說的是西方強於中國主要是思辯的精神,這種精神產生跟基督教一點關係都沒有。它誕生於古希臘!這種思辯的力量誕生了近代的科學,西方的民主制度等。 中國缺少的恰恰就是這種精神。 它彌補了中國文化中存在的缺陷!而日本強於中國的原因是因為好學!日本強大的時候,往往是中國人故步自封的時候。所以當我們拼命學習的時候,中國超越日本理所當然!


用戶73243944607


歐美列強志在通商,在中國佔領或租借一塊殖民地,碰到中國人民的強烈抵抗就罷手了,並沒有奪取中國中央政權並長期統治中國的意願。俄羅斯覬覦中國領土,遭到了中國人民的激烈反抗,領土到手,其它作罷,也沒有奪取中國中央政權並長期統治中國的意願。日本不但企圖奪取中國中央政權並長期統治中國,並且表現出了企圖滅亡中國國家、滅絕中華民族、毀滅中華文明的野蠻行為,引起全體中國人民奮起反抗而驅逐之。所以,歐美列強、俄羅斯、日本都沒能長期統治中國。元朝統治中國,蒙古貴族沒有注意緩和與漢族的矛盾,但也沒有故意破壞中華文明,所以蒙古皇帝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統治中國。清朝統治中國,滿洲貴族非常注意緩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並且誠心誠意的傳承中華文明,所以滿族皇帝可以長期統治中國。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包容性非常強,不論什麼民族,只要肯於傳承中華文明,都可以統治中國。自古以來,中華文明都是以統一國家的形式整體傳承的。歷世歷代,不論什麼民族的中國中央政權,其最高國家戰略就是確保中華文明的有效傳承。因此,中國考古,只發現有文化斷層,從未發現文明斷層。最令中國人自豪的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連綿不斷。但是,若如倭寇日本,膽敢有使中華文明作古的念頭,妄想在中國製造中華文明的文明斷層,那就是作死,是絕對不可能統治中國的。至今,中日友好仍然舉步維艱,皆因日本不思悔改矣。


visitorusamd


總是劣幣驅逐良幣,總是遭遇逆淘汰,總是被野蠻民族征服。

商是海邊做生意的,周是秦嶺山裡種莊稼的,周滅商。

秦是甘肅放牛養馬的,六國是繁榮昌盛的文明之邦,遭秦滅了。

劉邦潑皮無賴,項羽是貴族,楚漢之爭項羽敗亡。

李淵是鮮卑人,滅了楊堅的隋,蒙古人滅宋,韃子滅了朱.....

為什麼?這就像壞人總是欺負好人。


蜀蛇說


這是兩個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的概念,滿蒙統治中國是中華文明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佔據中央政權,對全中國實行統治,

從堯舜禹以來,各個中華民族相互融合,黃帝戰勝蚩尤,蚩尤部散居南方及各偏遠地區,黃帝與炎帝聯盟形成華夏族,蚩尤部形成各少數民族,漢朝時蒙古高原處於匈奴,柔然,唐朝突厥,以後鮮卑室韋就是蒙古祖先,東北及外東北北遠東唐時屬渤海都護府,宋時屬遼,金時也屬領地,明時又屬奴爾幹都司,清立國也是圖中原,也從末獨是什麼國家,儘管遼金元夏都立國從來也不稱外邦,卻巴不得入住中原成為一統,,只有蒙請成功,兩次出現少數民族統治全國,控制中央政權,這些都是中國文明自已內部統一與分裂之事,由於漢族佔劇主要文明高,所以才漢族政權為代表,引領中華文明,少數民族也作出巨大貢獻,而曰本及帝國主義國家不一樣從來不是中華文明的涵蓋範圍,他們信仰,文化語音基本無聯糸,雖說曰本也學習過唐朝,但從來沒有融入過中華文明圈!

這些國家從來不被中華文明吸納,他們只是赤裸裸的入侵殖民,是強盜,所以永遠遭中國人反抗,


十八星座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為什麼元清可以統治中國,而帝國主義卻無法殖民中國?這個疑問恐怕很多人都會有,為什麼更加先進的西方列強和日本無法征服中國,而人數又少相對又比較落後的蒙古人和滿洲人卻可以成功地入主中原?

列強為什麼沒能殖民中國?

其實很多網友對列強和元清的差別歸納得就挺好,列強先進文明,元清相對野蠻落後,但很多人據此得出的結論卻有問題。因為許多人說列強無法征服中國是因為彼此制衡,致使任何一家想要獨吞中國就會遭到其它列強的反對。

這個理由表面看上去似乎有道理,但其實卻是沒有進行橫向的對比。比如和中國同樣廣大而且人口眾多的印度,為什麼列強就可以允許英國獨吞幾百年呢?這裡列強之間的制衡怎麼就沒起作用呢?而且列強之間的制衡完全可以通過瓜分中國來實現,一國分一塊就完全可以解決某國獨吞,其它列強不滿意的情況了,而在列強中間瓜分殖民地其實是他們最拿手的好戲之一。而有人喜歡拿日本侵華的時候美蘇對中國的援助來當例子,說中國如果沒有美蘇等國的幫助,根本抵擋不住日本。但這些人在說美蘇對中國的幫助時,卻忽略了他們其實當時也在幫助日本,至少客觀上是這樣。比如從1930年到1940年,美國始終是對日本出口石油最大的國家,如果沒有美國對日本的巨量石油供應,日本根本連一天仗都打不起。而美國卻是在看見日本入侵中國幾年之後還在維持著對日本的巨量石油出口的。而蘇聯也曾經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默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所以與其說列強之間有相互制約,還不如說他們之間是在合作共同謀求在華利益最大化比較合適。

清末流行的時局圖其實就是列強想要瓜分中國的最好例證

還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為列強對完全征服中國沒有興趣,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是“文明人”,所以不會像“野蠻”的元清那樣強行征服中國。這種說法更是對歷史常識極度無知的見解了。給大家提供一個數字,在1914年的時候,全世界的主權國家數量降到了歷史最低谷,當時有多少個主權國家呢?只有57個。

(1914年的世界地圖,只有灰色區域不是列強的殖民地,而且拉美地區也是殖民之後剛剛獨立,還都是前殖民者的後裔建立的國家

57個是個什麼概念呢?拿現在非洲的國家數做個對比就知道了,今年非洲的獨立國家數(以加入聯合國為標準)為54個。也就是說當時全世界的主權國家總數只比今天非洲的主權國家數多3個。當時全球百分之60以上的領土基本都控制在英法俄美日荷這六個國家手裡。而且直到二戰之前,世界的經濟規律基本上都還是哪個國家殖民地越多,哪個國家就越發達。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作為後起的列強,在全球殖民地已經接近飽和,幾乎沒有空閒土地可以殖民的情況下,還在19世紀末通過美西戰爭從西班牙人手裡生搶了幾塊殖民地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

石頭君你否定了那麼多原因,那你說是因為什麼?在石頭君看來,列強即沒能征服中國,也沒能瓜分中國,進行殖民統治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中國人的不接受。中國人不接受成為列強殖民地,所以每次列強對中國發動的戰爭,雖然基本都能夠取勝,但付出的代價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對列強來說征服中國永遠是賠本買賣,因此也就沒有哪個列強想真正去嘗試了。

日本的侵華遭到中國人的頑強抵抗

其實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真正能在世界上保持獨立的國家,除了列強和名義上獨立,事實上完全是列強附庸的小國之外,基本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得以保持獨立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和亞洲的阿富汗都是如此,讓入侵的列強嚐到了足夠的苦頭之後,才得以保全了自身的獨立。中國也是如此,歷史上除了開始的兩次鴉片戰爭給敵方造成的傷亡較小之外,後來的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其實中國軍民也都給入侵者造成了數千人甚至是上萬人的傷亡。而後來的日本侵華,更是打死了數十萬侵略者。給對方造成的這些慘重損失才是沒有哪個國家敢於真正嘗試征服中國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元清可以入主中原?

那麼為什麼西方列強做不到,元清卻可以做到呢?這就要說回開頭網友們總結的原因了,因為西方列強都擁有高度發達的文明,而元清則相對落後。但真正起作用的原因卻不是元清的野蠻,而是中原人知道他們不可能真正征服中原。

元清或許可以在軍事上佔據優勢,但因為其自身文化相對落後,所以來到中原之後,他們除了接受中原文化,用中原的方式進行統治之外,別無它法。所以對於中原人來說,特別是對於在那個時代真正有實力的地主階層來說,他們和其它漢族統治者其實差別並不是特別大,所以雖然不願意讓他們統治,也進行過抵抗,但看到難度比較大也就放棄了,因為知道他們不可能真正改變中國,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他們的統治。而元清入主中原之後,基本上也確實全盤照搬了中原的制度(四等人制這些問題看答主其它回答裡的介紹)。

而對於後來的西方列強和日本,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這些國家本身就具有了很發達的文明,因此如果中國被他們征服,他們是完全有能力改變中國的文化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元朝和清朝統治中原加在一起接近400年,但他們卻沒有任何辦法讓中原人去學習他們的語言,反倒是他們自己被同化的快不會說自己的語言了(元朝末年其實元廷的漢化程度也非常高,只是後來退出中原之後又逆轉了,不是沒有被漢化過)。

現在的琉球(沖繩)和日本本土基本已經沒有差別

但想像一下,如果80年前日本佔領中國,對中國進行200多年的統治,中國人還會不會說漢語恐怕就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其實這方面是有一些很好的例子的。比如琉球,本來它的語言和日本是不一樣的,但經過日本幾十年的殖民統治,到二戰結束時,琉球人基本已經通行日語了,即使後來琉球被美國佔領,脫離了日本二十多年也沒能扭轉這種趨勢,今天的琉球,會說琉球語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甚至二戰結束前處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臺灣也都有了琉球那種苗頭,日本的皇民化運動已經讓相當一部分臺灣人日語比中文更流利。如果假以時日,恐怕也會琉球之後塵了。而中國人正是看到了一旦被日本等列強佔領後的這種後果,才會奮起抵抗,使任何列強想征服中國都會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所以才沒有列強敢於真正嘗試。


桃花石雜談



先說說蒙古人為什麼可以滅宋朝。

要滅宋,蒙古首先必須足夠強大。成吉思汗做到了。他統一蒙古各部,讓原本鬆散的蒙古草原成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集體。從而具有了大規模集中用兵的能力。其次蒙古人相對宋人有他的先天優勢。宋朝重文輕武自不必說,即使趙匡胤不刻意去抑制武將地位,宋朝士兵在單兵作戰能力上也是不能和蒙古人比的。蒙古人是以成為戰士為榮耀,並以戰士的方式生活。隨時準備拿起武器和敵對部落幹架的。他們是天生的戰士。再說說宋朝的原因。宋朝除了重文輕武的問題之外,他的軍事制度有非常大的弊端。宋朝施行的是兵權三分制,即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大概意思就是樞密院掌握髮兵權,三衙掌統兵權,率臣在平時統領同一駐地的軍隊。一有戰事,樞密院簽發調兵令,三衙聽令調撥軍隊,然後由皇帝臨時任命領兵統帥帶兵打仗。這一輪下來不知道貽誤了多少戰機。重點是臨時任命統帥,將不知兵兵不識將,指揮效率又打了多少折扣。最要命的一點是,宋朝的精銳部隊基本是用來駐守京城的,反而駐防邊境的是地方軍隊和僱傭軍,造成了邊境容易被突破,外敵突破後更是可以快速打到京城。這就是宋朝都城被迫屢次南遷的重要原因。這是硬傷。加上統治者的軟弱無能貪圖享樂,終於被滅了。

滿清能取代明朝,實在是運氣居多。但是它入主中國之後並沒有引發太大規模的反抗,都是些天地會洪門之流不成氣候,即使是三番之亂這種級別的亂局,也被康熙輕易分化解決掉了。除了八旗軍強大的戰鬥力之外,清朝初期統治者的政治能力並不比漢人皇帝差。沒有引起大規模反抗的另外原因當然還有晚明的環境幾乎可以說是不讓人活的那種,上有佞臣下有貪官,天降災荒又兵戈四起,這個時候大部分人其實是希望穩定的,誰當皇帝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能踏實的生活。這一穩當下來,就穩當了兩百多年。

那西方列強有沒有具備蒙元和滿清入主中國的條件呢。一是晚清國力弱到極點,二是晚清處於內部大範圍動亂,三是列強和晚清在地理位置上距離較近,並且可以像遊牧民族那樣隨時來隨時走不易傷元氣 ,四是滿清軍政各方面制度弊病太多,五是統治階層的昏庸無能。似乎只符合了兩個條件。除了制度上的弊病條件外,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符合了貪圖享樂昏庸膽怯加無能的條件,雖然她敢向列強同時宣戰,但是稍微小敗一丈就屈膝求和說明她絕對不是強硬之人。爭權奪勢手段一流但是卻對國事毫無建樹說明她絕對是昏庸無能之輩,享樂就不細說了。滿清內部從太平天國覆滅之後並沒有發生什麼太大的戰亂,國家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老百姓是可以勉強生活的。經過洋務運動的晚清在國力上還是有所提升的。列強不遠萬里漂洋過海來到清國,就失去了地理上的優勢,而且明顯不能像遊牧民族那樣來去如風。要完全以武力吞併大清,好歹你得有幾百萬兵力吧。要用船運送足以佔領全大清的幾百萬兵力,實在也沒有那麼容易。要命的是列強是組隊來的,表面上是共同瓜分,實際上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不願意看到另外一個國家獨吞大清的,即使是商定好了勢力範圍,但是終究不可能同心同德。日俄戰爭就是例子。

得出結論:除了在武器裝備上佔優之外,實在沒有足夠的能力完全吞併中國。而且數量已經達到四億的中國人民,絕對不是一億人口都不到的宋明兩朝可以比得了的。哪怕是數十年後的日本帝國主義來了也是一樣的結果。


獨釣寒江


誠邀,如題。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由於外族入侵而導致亡國的朝代並不是沒有,比如宋亡於蒙元,而明亡於滿清,那麼為何元清可以統治中國而近代的帝國主義卻無法殖民中國?小編以為這與中華文化的傳承性有關。

與其說蒙元滿清滅掉了漢人政權,不如說漢人文明同化了外敵

雖然蒙元滅掉了大宋,滿清滅掉了大明,但是實際上中原文化並沒有在中國大地上斷絕,漢字,書法,孔孟之道,中醫藥材等等歷經千年滄桑仍然繁衍至今並且被廣泛使用著,這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外族之所以能夠統治中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用中華舊有的方式,傳統去治理中國人,從而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

那麼帝國主義呢?

近代以來別看列強在中國打得熱鬧,實際上真正想要滅掉中華的只有日本一個國家。其他國家,諸如英美法等,由於與中國相隔遙遠,他們只是想在中國撈點利益而已。那就說說日本吧,日本侵略中國時期,強制淪陷區孩子學習日語,崇拜天皇,對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不屑一顧,將中國人視為奴隸,這是中國人無法忍受的,所以二戰日本才以慘敗收場。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