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说:“慈母多败儿”,你认同吗?

故事书生讲故事


我很认同这句话,事实上,前人的结论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如果过度宠爱孩子会有哪些不好的后果:

吃不得苦

受到过度宠溺长大的孩子往往吃不得苦,比如说,上课时需要坐着听课,一坐两三个小时,这些孩子是坐不住的,他们会觉得这个板凳怎么这么硬,坐得太累。

我有一个表哥家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儿子,从小家里极度宠爱就不必说了,后来上幼儿园时老师带着做早操,做第二遍时他往地上一躺,老师问他怎么了,他回答:“做这么多遍,想累死我呀!”老师都被气哭了。



别人说不得

凡是宠养大的孩子,他说不得,你一说他就跟你急。你们想啊,他从小就是听好话长大的,小时候你怎么没说他这儿那儿不对呢,那就说明没有错,那现在说道什么呢,他会很难以接受。

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宠溺孩子,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宠溺他,事事都顺着他,那他自己也就习惯了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为别人考虑,不知道分享、体贴、感恩。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有一篇新闻,外出打工的父亲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觉得愧对孩子,事事都顺着他,儿子想要苹果手机,他就花了两个月工资给他买苹果手机。有次好不容易从外地回来,想去学校看看儿子,儿子却嫌弃他穿着太寒酸,丢了自己的脸。这就是典型的宠溺长大的孩子。



所以,希望各位父母都能把握好爱孩子的尺度,千万不能过度宠爱孩子,那只会给孩子、给自己带来灾难。


往后余生逆流而上


有句话,子女好与坏,在乎沟通与关怀,慈与严并重,〈慈 〉 能让孩子和父母象朋友一样谈心事,〈严 〉 能让孩子明白错的事一定不会纵容他。如果一直都是用严励的方法来对待,什么都用打 骂 强制来严教,这个严教下孩子遇事犯错是不敢找家长帮助,就会想到找什么都可以谈的哥们了,往往把一件小事不敢说出而造成大错,现在的儿童叛逆思想很严重的,过度严教就会跟你对着来。

慈母是有个标谁,不是一味纵容。妈妈对儿女好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蔼可亲的母亲呢,什么心事都能跟父母谈,不是纵容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而是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帮助孩子错误和对的指导,指导不是用打 骂 强制的方式,那样只会让孩子的反叛心理更加强烈。本来可以教育好的孩子,就成了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的败子了。从反面的角度来说:孩子缺少母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就是警惕各位有孩子的家长,为了让他们早点适应社会,必须要严格对待他们,纵容他们就等于害他们。





谭谭谈生活


不是慈母多败儿,是溺爱的母亲培养出的多数是败家的孩子。爱和溺爱,一字之差却万里之别,父母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子女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的正走的端。


杨159126503



夯实4


慈母不要忽略如何育儿,否则只剩下溺爱了。


用户跃1987


显然是不占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