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十年前去世,现在儿女都已成家。60岁的母亲要找个老伴,如果你是儿女会支持吗?

盘锦阳哥


少来夫妻,老来伴,如果六十岁的母亲想找一个老来伴,做儿女的会举双手同意。

今年过年,弟妹的老爸老妈来到他们家小住,看着八十多岁的老两口还能一起搀扶着,散个步说个话,心中就好生羡慕,想着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已经孤单了十多年了,也从没和她聊聊这个问题,只是看她在父亲去世后变得让自己无比的忙碌,近七十岁了还去上老年大学,不上课的日子每天都能练琴三四个小时,小半年的时间终于把五线谱啃下来了,一年后“浏阳河”已经弹得有模有样了。想想那段日子,母亲就是靠着这个打发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也赶走了无数个孤独与寂寞,尽管有儿有女,但我们都上班也不在身边,儿女再多也不如身边有老伴知冷知热的,一起劳作一起吃喝,吵吵闹闹的,日子也会过得有滋有味。

所以,如果六十岁的母亲自己内心愿望强烈,就想找个伴,以免晚年生活寂寞孤独,那做儿女的就应该积极支持,只要老母亲老年有所依,有所乐,那就是咱做儿女的对母亲最好回报。


书口木子


会支持的。

我的父亲2000年正月十九去世了,母亲今年94岁了,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清淅。只是背有些驼了。

父母是小时候(三、五岁)定的娃娃亲,虽然父亲受过高等教育,而母亲没上过学,两个人后来因父亲去了三线工地(父亲是搞建筑的)二十多年南北两地分居,但仍然相亲相爱,从未吵过嘴、拌过架。

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愿离开家,她留恋两人生活的地方,我只好在娘家陪她。没事时,母亲总愛翻看老相册,给我讲她俩年轻时的趣事。虽然她俩一生聚少离多,但仍有许多珍贵的往事回忆。

讲这些事情时,妈妈脸上表情很温柔,眼睛睁得大大的,好象瞬间年轻了许多似的。

后来母亲就到我家生活,虽然我们姐弟绕膝承欢,孩子们也很孝顺,但我时刻感到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亲在妈妈心中的位置。年轻夫妻老来伴,失了伴的孤雁真的有说不出的伤心。老年人的孤独是任何儿女也无从改变的。

如果你们的母亲6o岁,她想找个老伴,做为儿女千万别阻拦!有道是滿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60岁,现代人看还算不太老,为什么不去寻找下半世的生活目标呢,活到80岁,夕阳西下还有20年好光景呢!

相扶相携、互爱互助、病榻前殷勤照料,体贴关爱,这些都不是儿女能代替的。

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世上最苦是孤雁,尤其现在儿女多在忙事业、上班挣钱养家、侍养孩子,有几个能日夜相伴在妈妈身边呢?有个老伴,白天上街买菜、饭后遛弯、晚上一块看看电视、说说老年人感兴趣的话语,时间打发得很快!有个头疼脑热的,互相照顾、一心一意!省去儿女多少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反对父母再婚的,多数受传统观念影响,怕丟人、怕人说儿女不孝顺,妈妈改嫁了!真正为老人着想,千万别这样做!夕阳下霞光,照样灿烂!



包絮


如果说父母的感情非常好。走了老伴,走不出来那个阴影。就可以考虑再找一个老伴儿。在老家的曾经一位同学的母亲和父亲的感情非常好。父亲得的是癌,而且还是三个月之后就走了。走的太急,母亲的反应一下受不了。每天以泪洗面。子女在外边工作。也经常回来陪她,但是她母亲经常不让子女在身边。经常一个人以泪洗面。子女又不在身边。打电话也不接。这样的情况有半年时间之多。后来就又找了老伴儿,才慢慢有所好转。如果父母的心灵空虚,也许老了会考很快。有个人说话的话也许会好一点。


宝贝jiayuan


应该支持。我的邻居就是一个失去老伴的人,她四十多岁失去丈夫,一个人靠着做小生意,给人家当保姆,把四个女儿拉扯成人。最后女儿们都出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守着诺大的一套房子很是孤单。

后来认识了一个学校离休的校长,一来二去的两个人有了结婚的念头。她的女儿们看着母亲形单影只的样子,很是心疼。最后就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还好男方的儿女也同意这件事。因为他的儿女都在国外,远水解不了近渴,也希望父亲能有一个老伴陪伴照顾。

于是两家的儿女们把各家的财产划分清楚以后,就结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了。男的把工资卡交给了她管理,两个人之间互相照应,有个病也是互相伺候。现在在一起已经快二十年了,过的挺好的。





123春之花


每一个的成功都不能离开自己的母亲,父亲十年前去世,现在儿女都已成家,60岁的母亲要找个老伴,如果你是儿女会支持吗?

首先父亲十年前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虽然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而母亲还是一个人过日子,我们作为儿女肯定想把母亲接到身边来,让母亲过一个安逸的日子,而这个时候母亲已经60岁了,想找一个老伴过日子,如果我是儿女肯定会支持的,而且还会亲自把关,希望母亲下半生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40多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而他母亲没有再嫁主要原因是怕她的孩子们受到欺负,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几个孩子们养大成人,而在他母亲60岁的时候跳广场舞认识了一个和自己年龄t,兴趣爱好相投的男人经常在一起跳舞,最后两个人因为经常在一起跳舞的原因,两个人就日久生情了,最后两个人都把自己的孩子们叫在了一起,希望自己的子女们同意他们在一起过日子,最后所有的子女都同意他们在一起,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父母一个人养育了我们十几年,现在老了也应该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了,最后他们结婚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相信父亲十年前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孩子们养育成人,当母亲60岁的时候想找一个老伴,所有的孩子们都要支持,如果是我也会支持母亲找一个合适的老伴过日子,希望母亲下半生过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生活。

喜欢我写的就关注我,评论点赞,喜欢情感领域的问答就关注我,每天都有更新。


明明关注


支持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有各自的生活,就算跟老母亲一起生活,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但老人心里始终是孤单的,如果儿女工作忙碌,那老人就可以说真的是形单影只了。

我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总能碰见一个老太太,也是接送小孙子,她老伴去世多年,自己独居,有儿子但是害怕一起住会影响小两口的感情,自己就住老屋,每天早晚赶去儿子家接送孙子上下幼儿园。她说这样挺好,又能帮忙带娃,还不影响彼此的生活。

有时候也能碰见她跟老姐妹出去买菜什么的,但是更多时候就是一个人。去年暑假,她一个人逛超市,说是儿子一家出去玩了,叫她去,她不想凑热闹,天又热,不想奔波。今年五一,在公园远远的就看见她一个人混在老老小小的人流中,她说儿子带娃去媳妇家了,媳妇家在延安,顺便再逛逛,她就不去了。

所以,老人的孤单不是儿女给多少钱,给多好的居住环境,多孝顺有出息,老人的孤单缺个有共同语言的老伴,一起买买菜,逛逛超市,溜溜腿,甚至有个能跟她拌嘴的人,就这么简单。

不过,有个前提,不要被骗了,儿女可以支持他们在一起,但是一定要搞清楚对方底细,婚前财产要各自公证,确保对方真的是目的单纯的就是找老伴。


天天天使1


当然支持!

60岁的母亲要找个老伴,说明她的心还未老,她还在追求幸福。

身为子女的为她感到开心还来不及呢!

也许子女隐隐中感到怪怪的,某一天和母亲携手的,不是自己的父亲,却是另一个人。

对于子女来说,他永远不会取代父亲的位置。

对于母亲来说,他是新的老伴,是新的开始。

儿女都已成家,这对于传统的中国母亲来说,关于孩子的心愿,已经达成了。

她的生活除了围绕孙辈转之外还可以有更多的内容,属于她自己的生活。

老伴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生活上能互相照顾,而且能增加幸福感。

选择孤单到老还是有滋有味的伴侣生活,是老人自己的选择。

子女也许对母亲新的选择有些顾虑,就像母亲当年对子女的男女朋友会有些担心。

请相信并祝福母亲的选择,就像母亲当年祝福子女的婚姻。

母亲辛劳了大半辈子,现在轮到她为自己而活了。

当一个人感到有选择的权利,她就会觉得生活有希望。

当母亲的选择能得到子女的支持,她会感到欣慰和幸福。





婚姻家庭咨询师林珊


没有别的答案,真的支持。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扛下家庭的责任,抚养儿女长大成人,各自又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母亲能够给到我们的,早已经给到了。她的生活重心,真的不用还一直留在孩子身上。

后半生,母亲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以前舍不得花的钱,可以花了;

以前舍不得去的地方,可以去了;

以前舍不得豁出去的时间,可以随意挥霍了。

她远不用,带大了咱们,还继续要围在锅头灶边,带大咱们的孩子。

她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只要她愿意。

跟题主说的很像,父亲走得很早,母亲一个人,在穷苦的农村,不吹不嘘,真的是靠勤劳朴实的双手,拉扯出我和兄长的未来。母亲的拼,让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困顿而感受到低人一等的落差,或因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感到自卑。

多年过去,我总是在想,这漫长的十余年的时光里,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她背着父亲留下的债务,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里打工,是否内心也有过逃避与恐慌呢?拿着一个月300块钱的工资,又是怎么安排着我和哥哥的学费与生计的呢?在最苦最难的时候,她也有过放弃的念头吗?

但母亲从来不与我们说这些。

生活照旧,波澜不惊。

直到哥哥工作,我也慢慢长大,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她还是老样子。

我很多时候都在想,怎么能够让自己活得少一些负担,生活得更加快乐一些。可我的妈妈呢?她在渐渐老去,她是否希望有一个人一直陪着她呢?那个人,可以陪她说话,再陪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讲真的,我挺希望她能找到这样一个人,如果她能找到,并且她也想试试这样的生活的话。

如果这样可以让她也更加快乐,我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愿你好,比我好,我的妈妈。


读书灯下


作为儿女我会支持的。父亲已经去世十年,儿女也都成家,60岁的母亲也一样需要陪伴,也会有情感需求。如果此时母亲有了心仪的对象想再婚,我们作为儿女,理应支持。

母亲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之所以等父亲去世十年之后,子女们都成家了,才要求再婚,这说明母亲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同时也为我们的现实情况做了考虑。

母亲要求再婚,一方面想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影响子女的家庭,给子女添麻烦。


一般来说子女不同意妈妈再婚,往往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一、情感上不接受。觉得母亲和父亲的情感应该持续终生,父亲去世母亲再婚,在情感上觉得,母亲这样做有些对不起父亲。

  • 二、父亲去世后,如果母亲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子女觉得没必要再找老伴儿。认为母亲有子女照顾就可以了,不希望有其他陌生人走进生活。

  • 三、对于母亲再婚有一些实际的担心。一方面是信任问题,不相信能够真心对待;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双方产生纠纷,比如遗产问题、帮扶问题,以及双方的相处问题等等。

我们就根据题主所述的实际情况,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一下。

  • 一、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十年之后才要求再婚的,从人情世故方面,也是说的过去的。另外,如果是父亲在天有灵的话,也不希望母亲的余生在情感上是孤单的。最后,母亲即使是再婚,也不代表着在情感上对父亲的遗忘,这一点需要子女明白。

  • 二、此时子女往往都已经成家。母亲虽然已经60岁,但还没有到需要子女照顾的程度,能够保持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不想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是怕影响到子女自己的小家幸福。如果能找一个年龄相仿的老伴儿互相照顾,不仅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提高,也给子女减轻了负担。

  • 三、老年人再婚确实是有信任、遗产、帮扶等问题。如果母亲是对对方有了较长时间了解,并获得母亲心里的认可,在情感上希望与其在一起,作为子女还是应该以母亲的需求为主的。至于遗产和帮扶问题,可以事先进行详尽的考虑,并以公正的形式达成协议,以避免在以后出现纠纷。

从这三点来看,对于父亲已经去世十年,儿女也已经成家这种情况,60岁的母亲有找老伴的想法,作为子女理应给予支持。


总而言之,随着我们这个社会逐渐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再婚问题会越来越多。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站在老人的需求上考虑问题。至于我们担心的问题,可以通过公证、协议等方式予以解决和预防。

相信随着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进步,对老年人的再婚问题也会有一个正向的倡导。(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回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大象生


如果是我,会选择支持

母亲把子女养大,特别是单亲的母亲,想想都觉得是多么的不容易,现在母亲人老了,子女也成家不需要她操心了,选择这个时候找一个伴,说明老人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了的。

大家都说老来伴,其实人真正需要伴的时候是在人老了,年轻的时候,要工作,要照顾一家人,大半辈子都在忙碌,身边子女环绕,也不会觉得太寂寥。但等这些都不需要你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孤单了,空荡荡的家只剩你一个,想说话找不到人,儿女各有各的忙碌,她又不想打扰到你们的生活,特别是当身体有痒,身边没有一个相互照顾的人都没有,这种感觉只有他们自己能体会了。

所以,尊重她的选择,当然你们也可以在人选上给予一定的意见!找一个真正懂得关心你母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