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居民理財風險偏好較低,原因是什麼?

浮雲視界


有幾個主要因素吧。

第一是傳統上風險偏好就不高,歷史上中國人就比較趨於保守,冒險精神不被儒家等主流學說所提倡,因此拿手中的積蓄去冒風險,會被認為是冒險。

第二是中國總體上還不是很富裕,中產階級的可利用資金在50-100萬上下,這個數字其實並不能承擔很多風險,因為如果收益翻倍,也不能改變中產階級的本質,而如果虧損一半,就會面臨比較大的消費降級。

第三是金融體系還不健全,金融知識不普及,很多人連對股市的基本瞭解都不具備,投資還具有盲目性,也不清楚保本和保收益之間的差距,這樣的情況下,風險偏好自然比較低。

第四是社會保障制度還在建設當中,大多數家庭傾向於留住流動性應急,無法像國外家庭槓桿率那麼高 。


諮詢師天生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是一個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的人員,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很明顯。

一是中國居民絕大部分收入增幅不快,存款不多,且缺乏足夠的理財知識和能力,,因而對風險十分害怕,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二是中國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比如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等都需要自己掏錢,尤其是養老需要的費用大,居民只能將錢存入銀行這些低投資領域,怕做其他理財投資虧損了,自己養老都沒有指望了。三是理財投資環境不佳,各種欺騙圈錢的非法集資、互聯網金融投資平臺,讓很多民眾不上其當,大量的血汗錢、養老錢、救命錢打了水漂,使得居民對投資理財心存畏懼。

因此,要改變中國居民理財風險偏好較低的現狀,還得從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入手,讓老百姓不再為自己沒有養老積累而擔憂,這樣才能放手大膽地去投資理財。


開偉觀察


本質的原因其實就一個字:窮,兩個字怕窮。書上說了,我們國家還是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其次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保障缺乏,年輕人面臨結婚買房生孩子,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老年人年齡大了,一般都會有個三病兩痛。教育醫療養老已成壓迫現代人的三座大山。

每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有他的生存壓力,這種背景下,普通老百姓虧不起,不能虧,也不敢虧!


信託經理


傳統觀念是一方面影響因素,覺得理財就要存銀行,我國人民對銀行兩個字有莫名的親切和認同感(笑)。早些年,多數人接觸到的就是定存和固收理財。風險偏好都很低。後來才開始有保險和證券,早些年的金融監管不嚴謹,這兩類的從業人員也是參差不齊。

另一個影響因素,也是比較主要的因素,是大多數人,沒有完整的資產配置理念和投資邏輯,同時也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可能很多人對於自己投資的預期並不太清楚,目標可能就更是沒有了。加上中國的金融市場還太年輕,外圍市場幾百年才會出現一次的現象和事件,在我國也許見怪不怪,導致我國投資者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和投機性。

第三個因素,我國的市場,監控還是比較嚴格的,政策干預較於外圍市場來說也多些,市場也不能說完美,投資者對於金融的認知不高等原因,綜合導致投資者從主觀上覺得能投資的目標不多。


小瀦存錢罐


市場風險這麼大,當然要選擇風險偏低的,不管是理財小白還是理財高手,這都是正確的選擇。難不成讓大家都當敢死隊員?

磨刀不誤砍柴工!理財是個技術活!不懂投資理財的話,還是找個專業人士,瞭解各種理財渠道,避開投資理財的陷阱,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你的資產收益,全方位為你提供諮詢服務,年費才2千元。


財眼狻猊


我覺得是理財意識低,根本原因是不懂,再都 就是在當前市場上靠譜的平臺或是產品比較少,當前市面上坑蒙拐騙的太多了。


股匯金來


主要是老百姓還沒有認可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信不過


大海59494542


看原來的存蓄數據就知道了,中國人還是很保守的,尤其是80年以前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這部分人才是現如今佔比最多的人。

再說這個房價,一套房子可能需要6個錢包,錢都進房地產了,那還有多餘的錢來投資,每年的存蓄其實都是在下降的。

還有一點對於理財真正瞭解的人真的不多,現在的套路有那多,很多人也不敢去投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大佛聊理財


年輕人風險喜好偏高,但因消耗高或創業,而無閒錢錢理財;中老年雖有閒錢理財,但風險喜好程度已大幅降低。這些就是造成理財整體風險水平不高的原因。


劉繼林133


我們的傳統都不是喜歡冒險的人,理財這個概念對很多人老說,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怕虧,都是存銀行。缺乏理財知識,理財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