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完美无瑕的珍珠到底有没有?

珍珠有史以来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过系统的理论论述,这个问题大抵和“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完美的人”类似,也似乎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珍珠出现瑕疵的根本原因

从物理构造来讲,珍珠的形貌是由碳酸钙结晶体与壳角蛋白垒积在珍珠表面的反映。

在理想状态下,其表面应该是光滑干净的,但实际上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蚌体的健康程度不同,使珍珠表面往往偏离理想状态,出现许多瑕疵,如沟纹、凹凸、斑点、气泡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等。

如果水中温度、离子浓度等的变化不大,则晶体生长稳定,结构清晰,珍珠的表面就比较光滑,反之,晶体就易发生突变,产生缺憾。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以我们的常识就知道,水质、水温、离子浓度等不太可能保持绝对一致,因此理想状态很难存在,自然对于瑕疵的理想化要求也同样不宜绝对化。

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

这也是古话所说“无瑕不成珠”的理论根据。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我们可以以自然界中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些事物来说明。

比如树木的树干、果树的果实等,在大自然的环境中生长,难免会被留下大自然的印记。

想一想,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在出生时可能也会带有痣、胎记等,道理是一样的。一个婴儿的诞生,并非是100%完美无瑕的。

再看同为珠宝的钻石、翡翠,大家会熟悉得多,比较接受它们是有瑕疵的常识。至于大家更熟悉的金,也没有100%足金的存在,含量最高的足金只能宣称99.99%,称为千足金。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就知道100%完美无瑕的珍珠理论上是不存在的

因为即使是肉眼难以看见,借助10倍甚至更高的放大镜,还是可以看到珍珠表面就象月球表面一样的纹路、凹凸不平。

反而是采用人工合成加工的一些东西,倒是可以做得找不到任何瑕疵。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国家标准的《珍珠分级标准》里面,对“无瑕”的定义是“肉眼观察表面光滑细腻,极难看到瑕疵”。

不过请注意,前面不能加“100%”的定量厘定。至于说“完美无瑕”,从定性描述的角度、非严谨的场合是可以讲的,但在产品级别厘定的严谨场合,则是不可以讲的。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其实,瑕疵真的就那么讨厌吗?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一颗珍珠“表面有非常少的瑕疵,似针点状,肉眼较难观察到”,你会接受吗?

相信99%的人会说可以接受,剩余1%的人,呵呵,可能是一贯优越于99%的人,要表现出独占的优越性多过有洁癖特质的人。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么一点点瑕疵根本不会影响珍珠的整体观感,俗话说“瑕不掩瑜”,讲的是我们对待美的欣赏哲学。

如果用珠来比喻人,就好像人有一点小缺点是正常的,不失其本色。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一味追求所谓的完美,会让自己和社会脱节,走入一个死胡同。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最后从社交距离为担心瑕疵者释怀。

一般社交距离为1.5米,在这个距离看,即使是小瑕、瑕疵都看不出来,对面的人根本“欣赏”不到你的珍珠宝贝上是否有痘,还是有坑、印,除非她凑到你身体看,即使这样,也是不易看见的。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所以,根本不必担心,别人不喜欢你的珍珠。重要的是你的气质、美态,珍珠永远都只是为你配衬的!

珍珠表皮的瑕疵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