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機械製造商:它每年進賬超過千億,在華賣出數萬臺挖掘機

全球第一機械製造商:它每年進賬超過千億,在華賣出數萬臺挖掘機

近這四十年以來,從高速公路到高鐵,從跨海大橋到港口碼頭,國內的基建的腳步從未停止。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背後,除了科研人員的辛勤汗水,更少不了建設所需的各種機械設備的幫助。

在日前公佈的2019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上,共有九家國內的企業上榜,其中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穩居前十。不過,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內的企業距離行業龍頭仍有不小的差距。在排行榜上,來自美國的卡特彼勒連續多年位居第一,收入達到232.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70億元),佔據著全球12.6%的市場份額。

全球第一機械製造商:它每年進賬超過千億,在華賣出數萬臺挖掘機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上世紀20年代的卡特彼勒(CAT),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商,也是世界最大的燃氣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和柴油機生產廠家之一,為全球180多個地區的客戶提供300多種產品。去年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卡特彼勒位列238名領跑行業。

瞭解的人都知道,卡特彼勒是以生產巨大的黃色工程機械產品而著稱,然而在最初,它卻是通過製造農業設備起家的。20世紀初,本傑明·霍爾特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履帶式拖拉機,並專門邀請攝像師給他的新機器拍照。當機器開動的時候,攝像師驚呼道:“這難道不像一個巨大的毛毛蟲(Caterpillar)嗎?”於是這個名字就此流傳了下來,後來成為公司的名字。

在同一時期,貝斯特也製造出了履帶式拖拉機。兩家公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並逐漸發展成為當時該行業的兩個巨頭,這一狀態持續好幾年。不過就在退休前夕,貝斯特做了個改變行業的決定,他把自己的公司賣給霍爾特。兩家公司聯合在一起,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

然而剛成立四年,就為環境因素遭遇了瓶頸。為了打開局面,卡特彼勒創新性地將柴油機應用到履帶式拖拉機上,讓公司得以倖存下來。後來履帶式拖拉機被用來修復佈滿彈坑的道路和修築新道路。為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卡特彼勒,因此名聲大作。

上世紀40年代,全球不少地方需要重建設備,這讓卡特彼勒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一家真正的跨國公司。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公司營收年複合增速達到11%,海外銷售額更是超過本土。幾乎在同一時間,日本機械生產商小松悄然崛起,藉助價格優勢,產品迅速佔據大多的市場份額。

全球第一機械製造商:它每年進賬超過千億,在華賣出數萬臺挖掘機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的卡特彼勒,內部管理也出現問題。全球銷售量一度下降了四成。困境之下,公司提出了優化整改等措施,解決了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直到80年代,卡特彼勒才重奪領先地位,並一直保持至今。

其實早在70年代初,卡特彼勒就進入了大中華地區,第一筆訂單是38臺鋪管機。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壽命超過四十年的機器至今還在正常使用。這幾年他們不斷通過合作深入市場。除了冠名高鐵列車,還選擇成為CBA的官方贊助商。數據報告顯示,去年卡特彼勒在華賣出的挖掘機銷量接近2.6萬臺,佔總銷量13.0%,僅次於三一重工排在第二。

縱觀卡特彼勒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從一家農業設備製造商發展成為世界級的機械巨頭,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企業在全球市場擴張、在低迷中砥礪前行的鮮活案例,目前在華有多家工廠製造零部件。除核心機器、發動機和零部件生產基地之外,卡特彼勒的業務還包括有:物流、再製造、租賃、培訓、研發等等。據悉該公司每年會投入約20億美元用於研發,現擁有超過兩萬項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