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私信“績效”二字,獲取1小時的員工績效考核視頻!

業務員是公司變動最大的崗位,很多企業的業務員都是底薪+提成,這種工資模式簡單粗暴、但激勵性不夠豐富。存在以下缺陷:

1、底薪高、提成低;

滋生員工偷懶心裡,拿到底薪就行,根本就不去努力幹業績。底薪越高,員工越容易偷懶,正所謂高薪養懶。

2、底薪低、提成高;

初始階段,業務員很勤奮,拼命幹業績,當收入達到他心裡價位的時候,他就會選擇偷懶,畢竟企業不是自己的,不會像老闆那樣拼命幹。因此員工和老闆沒有達成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當然很多企業在設計其工資結構時:最先想到的自然是成本問題,之後會問業務員的最低薪酬能接受多少,有些企業根本沒有考慮過薪酬這樣出去是否有激勵性。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案例:

最近有頭條粉絲說:他公司一個業務員離職後2個月,在3公里處開了一家和自己一模一樣的門店,老闆當時心酸得眼淚都快下來了,感覺自己多年竟然培養了一個競爭對手。

做企業越來越不容易,招人難、用人難、留人也難,在薪酬分配上應該如何來激勵和留住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呢?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分享:KSF薪酬模式

1、從思維的層面來看,KSF強調的是利益平衡、打造利益共同體,將老闆要的績效與員工要的薪酬進行融合和平衡。沒有利益趨同,就不可能達成思維的統一。

2、從理念的層面來看,KSF強調激勵重於考核,考核是為激勵服務的,因為員工更需要激勵、不喜歡考核,這是人性所在。當然,如果光有激勵沒有考核,激勵也行不通。因此,必須將激勵與考核進行全面的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3、從設計的層面來看,KSF做的是加法模式、動力系統,當前在員工與老闆的市場地位愈加均衡的大環境下,只給壓力、做減法的模式是得不到員工認可的。

4、KSF將員工的人性與老闆的需求進行了高度的整合,將薪酬與績效融合成為一個系統,引導員工一邊努力給自己加工資,一邊為企業創造價值與增值。老闆要先懂得利他,員工要學會共贏。讓員工賺到錢了,企業才能賺到更高的利潤!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設計步驟

第一步:選取業務員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請拋棄“底薪+提成”,換個薪酬模式,業務員更有動力!

你們公司,是如何留住老員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