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调解30余年 温岭太平这位戴眼镜的“老娘舅”让人心服口服

“‘眼镜’快来帮我家看看,这父子俩真是前世结下的仇人,又吵起来了”。“老娘舅”林正友接到“业务”,放下手中的碗筷,匆匆赶去现场调解。而这,仅是林正友从事调解工作30年来的一个小镜头。

林正友是太平街道的一名机关干部。在太平,说起林正友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老娘舅”“眼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0年坚持,让矛盾父子握手言和

“‘眼镜’,我新屋桩已打好,马上就可挖地下室了……”前两天,山下金村民小金打电话告诉林正友这个好消息。小金说,要不是林正友近10年的调解,他和父亲不可能和解,新房也不会造得这么顺利。

事情还得追溯到10年前。父母离异后,小金跟随母亲生活。虽然离了婚,但父母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因父母间的矛盾,小金对父亲心怀怨恨,三天两头跟其吵架。每次争吵,总少不了 “眼镜”的调解,一来二去,“眼镜”成了他们家的常客。

2017年,山下金村启动城中村改造,按规定,小金和母亲可以分到2间屋基,父亲和继母可以分到一间。而在分配拆迁补偿时,父子俩又吵了起来。父亲提出分一半拆迁补偿款,而小金则认为自己和母亲理应得到2/3的拆迁补偿。为了这事,父子俩各不相让,谁也不肯在协议上签字。

林正友清楚,父子俩的矛盾积累已久,不彻底解决,哪怕这事过去了,以后还是不得安宁。于是,他到小金家坐坐,隔天又到其父亲家聊聊,从亲情调解入手、从政策层面分析……就这样,连续做了两个多月的思想工作,原本“拧”得很紧的父子关系终于开始松动了。林正友趁热打铁,让父子俩面对面沟通,这一次,父子俩终于就拆迁补偿款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如今,小金和父亲的关系已经缓和不少,父子俩的房子也已开始复建,他有时还会主动去帮助父亲。看到儿子主动和自己亲近,老金心里说不出的宽慰。

城中村改造纠纷调解,他功不可没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矛盾又何止小金父子俩,自2016年太平街道5个城中村改造相继启动,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父母挂靠问题、财产分配问题、房屋买卖遗留问题……林正友终日穿梭于各村之间,成了纠纷调解组主力军。

岙底胡村共有60多户外买户,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的房屋产权证并没有转。村里启动城中村改造后,利益使然,有些原房主反悔了,有要求拿回房子的,有要补偿金的。矛盾胶着,如果这些矛盾不解决,意味着岙底胡城中村改造将无法正常启动。

林正友和调解组成员一起认真分析每一桩买卖矛盾症结,列出双方要求,根据多年调解经验,制定一户一策略进行调解。

林正友首先着手的是村里一个 “刺头”。10年前,他把房子卖掉,得知要改造后,自己卖出的房子可以换得一间大套房屋和100平方米商品房,于是找到现房主要求返还自己的房子。现房主当然不同意,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林正友仔细分析了案情,几次调解了解双方诉求后,决定采取折中的办法。于是林正友和队友一起,从保护两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合理的分配方案,五六次努力调解下来,双方终于接受方案,达成共识。

万事开头难,这次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50多户调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困难重重的岙底胡改造主要障碍迎刃而解,签约工作也得以如期进行。

不急不躁、公正公平是调解秘钥

戴着眼镜,说话慢条斯理,脸上永远带着微笑,这是大伙儿对林正友的印象。林正友很少发火,碰到什么事都能面带笑容,不急不躁地剖析,直说得对方心服口服,这正是林正友多年来从事调解工作的秘诀。

初入调解这一行,林正友还只是个“棱角分明”的20多岁的小伙子,遇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工作对象,也难免心里窝火,态度不佳。可慢慢的,他知道发火也无济于事,于是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努力养成“百火不侵”的性格,碰到再怎么不讲道理的人,他都能坐下来耐心讲事实、摆道理。“调解对象大多都是心里憋着一肚子火来的,假如你也带着情绪说话,这矛盾纠纷根本无法调解。”林正友坚信“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只要自己秉持信心、耐心、恒心,抓住人性特点,见招拆招,终能将一个个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

有一次,林正友碰到一个调解对象,因为邻里矛盾吃了亏,把气全撒在调解人员身上,骂了很久。林正友什么也不说,依然面带笑容,任由他骂,直到那人骂累了,才开始分析事件,进行调解。像这样被当成“炮灰”的事情对林正友来说是常事,尽管遭受无名之怨,但他每次都能及时调整心态,不生气,不急躁,做到公平公正。“当事双方都满意,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林正友说。

自1988年参加工作时起,林正友一直从事调解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他将心比心,使得调解工作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经他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足有近千起,涉及金额达5000余万元,他也因此被评为台州市金牌调解员。

而今,这位金牌调解员依然满怀热情,在调解路上迎难而上、乐此不疲。

来自:温岭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