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據俞大維說,陳寅恪對十三經、前四史都貫通

小說:據俞大維說,陳寅恪對十三經、前四史都貫通

【古人如何做學問】

今天要熟讀經典不大容易,因為沒那麼多時間。在現代教育的體制之F,知識的範圍擴大太多了,我們只能花很有限的時間在中國古典上,其他功課太多,實在應付不過來。古代的學者不一樣,像戴震年輕的時候十三經本文都能背,注也能背下來,就是疏還背不了。我們哪有這工夫?他們從小學入手,從《說文解字》開始打基礎的,而這種功夫,我想現在只有到研究院階段才能開始,已大遲了。

現代國學自“五四”以後,如胡適,顧頡剛等也沒有乾嘉時代的古學修養了,不過具有較高的常識而已。我所知道的大概也只有像章太炎門下的弟子偶爾有之。

比如黃侃,他最推重的有八部書,八部以外不可能都精。不過我看他目記上講《舊唐書》他是很熟的,但也不能算是經典。就經典而言,我想《周禮》之類的他是下過工夫的。

此外據俞大維說,陳寅恪對十三經、前四史都貫通。但這也是例外,與家世條件有關,再加上特殊稟賦,絕非人人都能做得到。

若以西方的經典來比照的話,比如說在牛津大學,荷馬史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哲學,悲劇,史書等經典都是教研的重點,學生可以受到極好的訓練,但也不能全部精通。

有些人像楊憲益,他是在英國學古典的,他在自傳上講,他在 Oxford(牛津)的時候,希臘文和拉丁文就沒有真正好好用功過。錢鍾書在牛津也沒有念希臘文。

總之,今天要求人文學者全面精通經典,無論中外,都不可能。只能每人就性之所近,選若干部為研究基地。所選也不一定是十三經,前四史和諸子也是經典。

事實上我們知道,宋朝以後,四書已經取代五經了,宋以前大家都念五經,唐朝早期是接續南北朝的傳統。所以唐朝的取士有五經,還有詩賦,五經也還非常重要。到中唐以後,就不太一樣了,韓愈的詩說“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他只看經書本文。但是你要不看注跟疏,那本文就不一定能看得懂。

後來明清時候的科舉考試就是你自己選一部經。就是漢朝的時候,儒生也不是五經都通的。當然像馬融、鄭玄那樣都通的也有,但畢竟比較少,那就是大師了。當時的話就叫“學究一經”。“學究”這個詞即由此而來。專研究一部經書,靠那個起家。

我的具體建議是:先選定自己的專業領域,再就研究題目相關範圍選出一兩部最主要的經典,下切實功夫,以之為基地,以後再隨新研究題目擴大到其他經典。久而久之,重要經典便都接觸了,弄熟了。

至於經、史、子、集中最中心的作品,則在暇時閱覽,一步步擴展對於經典的瞭解。

今天已不可能先找出幾年時間遍讀經典了。王國維可以師法,他就是結合著研究而讀經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