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瀘州的戲劇,品類多樣,活動面也廣,民間有“正二三月攆燈杆”之燈戲,“四五六月下秧田”之秧苗戲,“七八九月收上坎”之會戲,“十冬臘月好慶壇”之儺戲,從事專業表演的有川劇、曲劇和京劇。話劇、歌舞劇也有職業、業餘團隊演出。一年四季都有戲唱,都有戲看。人稱瀘州是個“戲窩子”並非虛語。其中川劇在各劇種中獨佔整頭。

川劇界為區別地區性的風格,特色,不稱流派稱“河道”,以瀘州為中心的川南一大片地區的川劇,統稱為“瀘州河”。

瀘州河川劇以高腔見長,故又有“高腔窩子”之譽。川劇起源於蜀中,時間或明或清,迄無確論。至清咸豐時,瀘縣楊九鄉武舉劉開奎創辦全勝班,藝人百名左右,演唱川戲,歷60餘年。

同治初,瀘縣塗場士紳周保生復創辦新全勝班,名角陳豔卿(麻女男旦,他的事蹟江陽沽酒客會另外作文記述)也在班內,是最年輕的。

同治光緒年間,瀘縣人謝維孟創辦三字科班,培養了眾多名角,如張三鳳(旦角)、傅三乾(丑角)、石三龍、蔡三品、羅三鬥等。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另有翠華班,系瀘縣方洞鄉屈友坤於光緒年間創か,道具齊全,陣容龐大,名角也多,有趙二官、牟德三、曹俊臣、陳豔卿、羅桂廷等。

民國初,由瀘州城內士紳創辦志宇科班,學員70餘人,教師30餘人。該班培養了著名演員多人,如丑角餘志文,小生張志舉,正生張志崇、吳志淵,旦角袁志西、淨角鄧志剛等。是後分散各地就班,成為川南川劇骨幹,故有“無志不成班”之說。

抗日戰爭時期,外地的楚劇、陝戲、京劇、川北新民講演團的時裝川劇紛紛來瀘獻演,戲曲藝術得以交流。至民國末年,瀘州蜀聲川劇社,常年分為三班巡迴演出,陣容壯大,實力雄厚。業餘川劇俱樂部遍及城多,市區即有27處並存。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藝人安居樂業,蜀聲一班巡迴演出至江津地區,被當地接收,後成立起江津地區川劇團。二班和三班改建為群力川劇社,又新成立群光川劇院。1953年分別更名為瀘州市川劇一、二團,至1958年兩團合併為國營瀘州市川劇團。人材集中,騰輝一幟。

李惠仙即曾代表該團於1959年隨中國川劇團赴東歐四國演出。歷屆戲曲訓練班也培養了一批批接班人。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文化藝術事業蒸蒸日上,“天天有戲唱,處處聞高腔”的景況直至“文化大革命”開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禁錮得解,文藝復甦,群眾看戲似有飢不擇食之感。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在城市《十五貫》可連演數十場,《柳蔭記》在農村演出,一場觀眾多達七八千。1982年,四川省委又提出“振興川劇”的號召,瀘州創作演出了新編歷史劇《軹侯劍》,參加四川省振興川劇第一屆調演大會並獲獎,文化部授予該劇以鼓勵獎。

1992年,瀘州川劇團以《碧波紅蓮》及其他摺子戲進京演出,頗令觀眾有耳目一新之感,併為該團小生餘開源開了一個小生專場,在世界性戲曲蕭條的大背景之下,瀘州戲曲界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在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提出理論研究、專業團體、業餘組織“三位一體”振興川劇的口號,經常開展活動,為川劇事業培育人才,輸送到省,讓瀘州的戲衝出蘷門,獻演北京瀘州不僅是川劇的“窩子”,也是曲藝藝人爭相獻技的“碼頭”。

清同治年間,瀘州境內曲種楊琴、清音的彈唱,逐步由家庭走向社會。先後有丹巖雅集,天然雅社,律音琴社和藍田琴社等集社成立。但這些是當時文人弄情絲管於壽誕婚期悅己怡人的一種形式。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至民國時期,曲藝藝人云集,呈“大街小巷彈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的盛況,曲藝彈唱乃蔚然成風。古樸高雅,剛柔兼備的“中河調”揚琴、清新明快的清音,便以瀘州為中心,在川南一帶廣為流傳,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由於文人雅士的研究日深,江湖藝人的傳播日廣,專業藝人與業餘“玩友”的共同努力,中河調揚琴、清音的流派風格便在瀘州形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民間藝人經過普查登記,集中學習黨的文藝方針,在川南文聯和文化館的集體領導與支持下,成立了瀘州市曲藝隊,建起了曲藝書場。

為配合各時期的宣傳活動,排演了不少節目,發揮了“輕騎兵”的作用。揚琴、清音、荷葉、連廂、車燈、蓮花鬧等曲種均受群眾喜歡評書、金錢板還參加赴朝慰問團出國演出和全省的會演,頗受好評。

在發展傳統曲藝演唱形式的同時,也大膽探索革新之路,於1952年川南區藝人學習班結業時,用花鼓聲腔演出了現代戲《金花三娃結婚》,邁出了曲藝向曲藝劇過渡的第步。川南所轄各市、縣,如自貢、宜賓、內江、敘永合江等,均先後成立了專業演出團體,既演曲藝,又演曲劇。

記錄川劇非遺流派“瀘州河”,曾經的輝煌歲月

成都、南充等地亦相繼排出曲藝劇上演,如《新陪嫁》、《賣黃谷》等各地組織競演曲劇成為一時熱門。

自1957年起,瀘州的曲劇多次在重慶演出,轟動山城,影響波及全川。一個用曲藝音樂為素材,戲曲表演手段為基礎的新劇種一一四川曲劇,在藝術實路中,不斷地通過縱向繼承、橫向借鑑,完善其藝術風格,躋身於戲曲百花園中,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今天的川劇瀘州河雖然已經成為非遺,但是發展還是缺乏商業價值,不是說川劇沒有市場,基礎是好的,但是市場是殘酷的,可惜筆者不懂戲,瀘州或者四川也沒有郭德綱式的人物,可以帶動熱度,看來還是任重道遠,需要繼續有人去想辦法突破才行。希望有一天能有新的模式更適合瀘州河和川劇的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