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关注头条号:AS国际建筑与空间,私信回复“资料”,即可免费获得大于10G的SU模型图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在所有中国人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只要来北京游玩的人,第一站肯定就要到天安门。

然而令人们难以置信的是,建造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建成,仅仅只用了1年零15天(380天),其中,从选址到敲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时间。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959年10月1日,七十万人大游行在人民大会堂前庆祝共和国十周岁生日

这几乎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可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用了7年,日内瓦“万国宫”建了8年,而悉尼歌剧院则整整用了14年。

人民大会堂的面积之庞大、功能之复杂、设备之众多、体量之厚重、建造之神速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属奇迹!

我们不禁要问: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人凭什么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958年9月,北京市副市长召集了全国上千名建筑师,传达了关于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通知——即建好包括万人大会堂在内的十大公共建筑。

十大公共建筑包括万人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加上原有的工业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

所谓的“十大建筑”概念就这样产生了,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份名单中并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北京站和民族饭店,将近50年后才真正竣工的国家大剧院却赫然在列。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后门

此时距离1959年国庆节只剩不到400天。在短短3天内,我们看到了全国最顶尖的建筑师们云聚北京,其中包括:梁思成、杨廷宝、张开济、吴良镛等人。

周总理对大会堂的意见一直是这样的:“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垮得了垮不了,一个是好看不好看。垮不垮是主要的,大会堂的寿命起码要比故宫、中山堂长,不能少于350年。”其余的,他认为可以“一年建,十年修”,工期最重要。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竣工前夕,工人们在宴会厅的骑马廊上安装灯具

大师们要做的,不只是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还有天安门广场的规划——根据中央的意见,其中万人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要安排在天安门广场之内,它们的设计与广场规划也就成了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从设计方案的提出到定稿,大会堂的设计方案足足进行了7轮反复修改、论证、审核,到最终周总理批准建筑方案,仅仅只用了35天。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为了领导们能更直观地了解整个规划,当时的设计建造部门还制作了下图这样的模型,它类似今天房地产销售中使用的“沙盘”,从“沙盘”上可以清楚地想见建成之后的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会有多么壮观。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958年10月14日,在距离“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还有11个月的时候,才最终敲定了“设计方案”。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负责大会堂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即今天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此前参与了大会堂全部7轮设计的著名建筑师张鎛,随即被市建院任命为万人大会堂的总建筑师。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958年10月28日,人民大会堂开始破土动工,并以惊人的速度建造着。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959年7月底,人民大会堂主体建筑历时280天全部完成,这时距离国庆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然而大会堂内部装修还没有开始。在大家争分夺秒的努力下,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所有工程全部竣工。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就在竣工前的几天,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万人大会堂”正式定名——人民大会堂。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竣工前

人民大会堂整个工程全部采用自产自制的国货,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层架结构,共绘制正式施工图纸3600余张,若计入方案草图、透视渲染效果图、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图、竣工图等则有数万张之巨。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171800平方米,超过了故宫的总建筑面积。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中央部分5层,高46.5米,南北两翼4层,高31.37米。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134根廊柱分布四周,东面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高25米,直径2米,4人方能环抱。直径4米的国徽镶嵌在正门,与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相映生辉。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进门便是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和它后面的万人大会堂;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内的“迎客松”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它们的北翼是有5000个席位的大宴会厅;南翼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今天的江西厅内《革命摇篮井冈山》的绘画作品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三层座椅,层层梯升。礼堂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台。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顶部中央是巨大红色五角星灯,周围有镏金的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三环水波式暗灯槽,一环大于一环,与顶棚500盏满天星灯交相辉映。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礼堂顶棚呈穹隆形与墙壁圆曲相接,体现出“水天一色”的设计思想。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尽管曾存在种种争议,经过近50年风雨的检验,今天的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了中国建筑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成了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地标之一。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人民大会堂更像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上的向往与寄托。

-END-

对作品有任何想了解或疑问可联系顾问老师: vx:17343150270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了不起的中国速度!人民大会堂是如何在380天时间里建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