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去年初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有关情况。在这次“新课标”改革中,正式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正式划入新课标。2018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已经开始学习人工智能了。


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有媒体报道幼儿园AI教材之后,不少网友认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AI为时过早。国外一家名为Keras 4 Kindergartners的网站也嘲讽了儿童学AI的现象,网站以调侃的名义推出了不同的学习套餐,号称每周只需要4个小时,就能让孩子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明日之星。

尽管对于儿童学AI出现不同的声音,但曾经的谷歌大脑项目负责人,AI领域的专家——吴恩达是站儿童学编程一边的,几年前他曾在问答平台 Quora 上表示,人人应该学编程,“孩子识字后应该立马教他写代码!”


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同样出自Google AI的李飞飞,旗下的AI4All去年启动了名为“AI for K-12”的项目,共同为面向K12学生(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的AI教育制定一套标准指南,也从侧面反映了行业对幼儿园孩子学AI是没有否认的。

为什么大家都会对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编程教育如此看重呢?

其实,编程在成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专业、一份职业,但在教育里,可能更看重的是编程本身能够培育人的能力。

强化逻辑思考力

编程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大问题不断分割成小问题的过程。其中,学生必须思考如何把代码合理的安排在整个程序中,才能让程序流畅的处理输入、输出,这对学习对事物的逻辑分析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培养专注和细心

除错,是写个编程人的必须之路,无一例外。编程时只要少打一个等号,或是在某一行的结尾少加一个分号,就会造成程序大乱,更别说还有逻辑上分析问题时忽略掉的某种状况的陷阱。所以,在学习编程过程中,是绝对无法得过且过,学生能有效改正学习马虎行事的毛病,避免当个差不多先生。

增加抽象思考力

编程,就像学习外语一样。如果学外语是为了跟外国人沟通,学编程就是为了与电脑沟通。在学习编程过程中,更需要一种把抽象化为具体的能力,好让不懂思考的电脑,也能了解、表达抽象的事物,听从你发出的指令完成任务。

提高整理信息,汲取融合能力

编程,就是一堆电脑指令的排列组合。好比我们查字典学汉字、学成语,学成后用汉字、成语组成句子,撰写文章一样。程序中的基本指令就是代码。重复利用的Function或Module就是成语,然而最终完成一个有头有尾的程序,则必须学习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确保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矛盾。


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学习团队合作、学会共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编程就像玩游戏时破关一样,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破关攻略,你不会, 我教你,我卡关,你帮忙。在互动中增进情谊,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训练空间思考能力

编程过程中,是训练空间思维能力一个很棒的方式。学生仿佛自己就是游戏的主人或游戏中的某一个角色,手脑一同运转,左转、右转、上跳、下跳、置身于程式的世界中,在游戏之中学习,明白方向感和立体空间感。

当然,目前的儿童编程出现了很多简介明快的语言和操作软件,方便孩子们上手。优必学采用基于Scratch 与Blockly等可视化的图形编程语言,设计积木编程与机器人编程课程。这些模块化的编程软件允许用户使用传感器,运行电机,更改LED颜色,更改机器人面部,播放音乐和触发机器人动画,吸引儿童可能拥有的各种兴趣。


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儿童编程应当包括包括编程技术,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学习如何对事件进行逻辑排序,创建机器人的运行脚本,模拟真实情境,实现智能场景的还原。他们还将通过开发算法和设计智能程序来锻炼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能力。


培养编程思维,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入门必修!


人工智能改变了各个行业,各个行业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着自我改造和自我升级,教育界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教育将要开拓的不仅是数千亿的教育市场,更是未来人才发展的光明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