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万仙楼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是万历皇帝为纪念其母李太后眼疾痊愈,感念泰山圣母有功而敕建,后改供碧霞元君。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青山绿水之间,矗立着这座门楼式建筑,庄严雄伟,白云蓝天映衬着建筑黄色的琉璃瓦,飞檐翘角,一派皇家风范。万仙楼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顶,蹲脊兽配置为五只。古建筑的蹲脊兽配置一般为一、三、五、七、九只(北京故宫太和殿是全国配置齐全十只的唯一建筑,乾清宫、中和殿、保和殿和天安门是九只)。由建筑的屋顶形式及蹲脊兽的配置可知,万仙楼的等级属于“中等”。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万仙楼建筑屋脊的正吻(吞脊兽),为传统的“龙首鱼尾” 造型,置于正脊的两端,以示消灾灭祸、镇宅辟邪。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万仙楼为面阔三间的宫殿式建筑,殿前设檐廊。建筑雕梁画栋,枋檩额上遍饰墨线大点金彩绘,绚丽多彩。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在万仙楼基台靠东侧,有一个拱形小门,上方有“隐真洞”三字。里面供奉的是王灵官,他是道教的护法神、平安神。他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手持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敬畏。王灵官受王帝派遣,专司除邪去恶,民间有“进山拜万仙,先拜王灵官,拜了王灵官,一路保平安”的说法。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大门西侧,有两块石碑,一块字迹已漫漶不清,另一块为《重修万仙楼碑记》,记载了咸丰六年(1856)重修万仙楼的情景。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万仙楼旧时曾为道人修炼处,传说也是王母娘娘召集泰山众仙聚会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泰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具有灵气,富含神韵。因此楼上有“景会群真”的匾额,泰山是道教名山,称仙为真。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关于万仙楼,还有一个吕洞宾与白牡丹的爱情故事。原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和白牡丹相恋,生下一子白氏郎。在众仙的非议责难下,吕洞宾折去五百年的道业,白牡丹也被逼下泰山,到徂徕山一座破庙里安身,辛辛苦苦将白氏郎抚养成人。那年白氏郎长到八九岁,神通广大,立誓要为母亲报仇。他提着葫芦走遍天下,见庙就进,见神就收,也不知装进了多少神仙。这天,他来到红门以北,忽遇生父吕洞宾,心里一阵激动,葫芦掉在石上摔了个粉碎。各路神仙重见天日,连滚带爬,见洞就藏。所以,泰山的神仙又多又全——这也是万仙楼的得名夙因。

泰山万仙楼为什么有万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