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女性來信

鄭紅梅(化名)口述

關鍵詞:婚姻 傳統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我結婚5年了,兩個小孩的媽媽,這五年公公婆婆對我還算可以,家務基本上都是婆婆做,我只是偶爾幫幫忙。我們在市裡上班,兩個小孩都小,小的才幾個月,現在都丟在農村給我公婆帶,我們就早上開車去市裡上班,然後晚上再開車回家帶孩子。2017年我跟老公離過一次婚,主要是我那時候剛生的大寶,滿月後我想帶大寶回孃家過幾天,我老公不允許我帶孩子回孃家。後來我就跟他吵,滿月後我也沒回去,就兩個月的時候回去過了兩天。

老公在城裡上班,我就帶孩子在婆家,我不想跟公公婆婆一起,就想帶孩子回孃家過一段時間,但是每次都要因為我帶孩子回孃家而吵架,有了孩子以後矛盾一直不斷。

後來2017年的夏天,我爸開收割機跟小轎車撞了,我爸賠了八萬多塊錢,我家婆婆當時就說我跟我老公沒錢,不然我們也應該幫忙的,意思就是害怕我會拿錢幫我爸,但是後來沒過一個月她自己又問我們要了一萬塊錢,說給我家公公買三輪摩托車,當時我很生氣,但錢也給她了。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我爸車禍這個事,我老公連一句話都沒有,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也沒說幫忙,我知道女婿沒多大用,我也沒指望他能幫我父母,我就偷偷給了我爸兩萬塊錢。後來我爸夏天也沒事想去市裡打兩個月工,但是沒地方住就說去我家住,我就好聲好氣的跟我老公商量,讓我爸去我家住,我老公也同意了,我爸脾氣也不好,跟我老公搞不到一起,那時候我還在老家跟公公婆婆一起住,我老公受不了我爸,就打電話給我撒氣,訓我罵我。

我就一直忍著,為了我爸我就一直哄我老公,說我爸就住兩個月,農忙他就不幹了。可是有一天我爸就想用我家的新電飯鍋燒個稀飯喝,我老公就跟他說不管用,我爸就自己買了一個,後來我老公回家看到新電飯鍋以為是我爸拿他的電飯鍋用的,氣的打電話給我然後在電話裡話說得很難聽,說我爸不要臉讓他別用電飯鍋還用,還說要攆我爸滾,我當時也很生氣,不想再忍受他了,就給我爸打電話讓我爸把東西收拾收拾別在我家住了。

後來我們就因為這些事鬧離婚,也離了。離了半年他又找我,去我家給我爸道歉,我們又復婚了,復婚以後他也好多了,一直到現在都過得挺好的。他對我現在也很好,但是前段時間我媽因為腰間盤突出想去南京吊水,就想讓我開車送她去,但是我老公就不想讓我送去,因為二寶還小,我們為這事又吵了,現在該怎麼辦?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小潘工作室回覆

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尚可,有感情基礎,有相似的三觀,在一起雖然不是甜甜蜜蜜,但是風雨無阻,平凡中也有幸福。但是,在傳統的中國式婚姻裡,夫妻與上一代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長制度的影響,生活方式與生個觀念的衝突,都會導致矛盾的發生。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住一個屋簷下。不論是婆媳矛盾還是女婿與岳父的矛盾,都是從同住一個屋簷下開始的。因為長期居住在一起,生活方式的差異就會顯現,而老一輩對待晚輩的生活習慣往往不認可甚至不在乎,這讓晚輩感到得不到尊重,於是裂痕就開始出現。

或許,有人會說,一個電飯鍋都不讓用,未免太小氣了?其實,說小了是電飯鍋,往大點說則是生活習慣的問題。自古以來,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常見,而我們似乎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女婿不太喜歡去岳父岳母家。原因何在?

很多岳父母把女婿當便宜兒子,不用花錢養大,隨便使喚,還能提款。當然是沒把人家當兒子,只是當兒子用。既沒有血緣關係又沒有養育之恩,女婿是不可能把他們當成親生父母的。再加上前面那點。這種事除了傻子,真沒人心甘情願,除非是女方家很有錢要麼有權,想把岳父母當靠山的除外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完全來自於傳統婚姻的管束與道德的束縛。我們知道尊老愛幼,我們知道敬愛老人,我們要把孝順放在第一位。但是孝而不順才是年輕人的正確做法,而父母與子女之間,理應保持適當的尊重和平等關係。

孝順二字,我只求做到第一個字,而“順”並非是褒義,順從,逆來順受,這無非是剝奪你個人意志和選擇權的做法。現在婆媳矛盾嚴重,大都是因為父母給子女買車買房,所以,既然出資幫助你們這個小家庭,就有權力管束你們。打個比方而言,我給一家公司投資,就意味著,我是這家公司的股東,就具備著話語權。

女婿們的鬱悶,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或許有些岳父岳母只是把自己當兒子用,但卻不把自己當兒子看待,平時不會說出來,怕跟老婆吵架。

“你爸再用我的電飯鍋,就讓他滾出去住”“離婚吧,我們搬走”

碰上老婆拎不清,就更慘了。老婆若是獨生女那沒辦法,畢竟岳父母對小家也是掏心掏肺,出錢出力。最糟糕的是家裡有兄弟的,自己兒子就當祖宗供著,有啥好的都給他,對女兒就差遠了。

但是從來信中看,你老公對待你父母的態度並非是排斥,而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互相尊重與平等,但是親人之間,應該多一點寬容和理解。比如說,丈夫把錢給父母,卻在你父親出車禍時,不聞不問,我個人認為,他並沒有盡到做女婿的責任。

或許,你丈夫有一種大男子主義傾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你既然嫁給他,就應該跟以往的原生家庭劃清關係。這種思想很傳統,而且也直接導致,他與你的父母產生一定的隔閡與距離。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婚姻關係中的很多災難性的結局,都是這樣的病灶的後遺症。他們還未能成熟,就被推進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達成的人際關係中。更深層的精神層面的訓練姑且不提,說說最實際的生活,除了北上廣這幾個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數城市中,絕大多數年輕人都缺乏一段獨自生活的經歷。

他們從原生家庭直接過渡到二人家庭,但獨自生活,試錯,尋覓,自我矯正,與真實世界獨自交手的過程無比重要,幾近必須,可這段生活被人為地徹底刪除了。有時是因為經濟原因,有時是因為中國特有的將成年人孩童化的壓抑原則。原生家庭親手造就了某些悲劇的根源。讓年輕人沒經歷過真正拔節生長的過程,就被丟進了婚姻。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中國式婚姻的悲劇,都是兩個孩子過家家,不是兩個成年人過日子。

為什麼你的丈夫無法處理他與你父母的關係,原因就在於,或許對方父母對他溺愛,造成了他心理還未成熟。電飯鍋事件中,一方面,我們看出兩代人之間要互相尊重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則說明,你丈夫過於自私,沒有寬容之心。而這就是大部分年輕人自私自利的通病。當然,復婚以後,他變得成熟了,這也與他的自我反省與成長有關。

而今,你們又遇到了問題,父母和孩子誰重要。其實,兩者不能類比,而且同為重要。你可以跟老公溝通,我們可以不去南京,但是要想一個儘可能兩全其美的辦法,讓父母能體會到子女的孝順,也不忽視對孩子的照顧,這樣如何?

配圖均來自網絡,網友來信為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