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全面推进敬老院环境改善,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为推进泰安市敬老院“四改一定”工程进行,面对敬老院设施陈旧、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在对全市81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详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泰安市研究确定了“四改一定”工程,全面打响了敬老院改造提升攻坚战。“四改一定”工程即全面改善农村敬老院卫生间、厨房及餐厅、医疗服务、文体娱乐设施,定期组织老人外出观光;同步推进消防安全、洗浴设施、供暖设备、室内家居、院容院貌、养老文化等其他配套建设。

齐鲁晚报记者 张泽文 见习记者 倪方圆 张晨

累计投入资金8200多万元

“四改”任务5月底全面完成

农村特困人员无儿无女、无人照顾,他们是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的特殊困难群体,对他们全面实行兜底保障,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面对敬老院设施陈旧、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现状,在对全市81处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详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泰安市研究确定了“四改一定”工程,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全面打响了敬老院改造提升攻坚战。

目前,各级累计投入资金8200多万元,卫生间改造已全面完成,其他改造工作正在统筹推进,“四改”任务有望5月底前全面完成,全部敬老院都已组织老人外出观光,下一步还要定期开展。

泰山区在原有敬老院平房基础上实施扩建改造,实行全面改、彻底改,力度大、效果好。泰安市民政局以此作为平房改造样板,组织岱岳区、高新区、景区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肥城市对8处楼房、6处平房敬老院实施高标准的改造提升,改造工作动手早、进度快、标准严、质量高,为全市树立了样板。新泰市基数最大(19个乡镇敬老院,8个养老公寓),对所有养老机构设立远程监管,在市局就可监管、调度各敬老院情况。岱岳区满庄镇敬老院引入湖南“康乐年华”养老专业团队运营,硬件建设和服务管理实现了重要突破。在全面实施“四改一定”改造的基础上,岱岳区夏张镇、宁阳县文庙街道、东平县东平街道、彭集街道、银山镇、老湖镇、高新区徂徕镇计划新建高标准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高新区计划在北集坡街道南夏村新建500张床位的区域性养老中心。

宁阳高标准硬件设施建设

让老人住的更舒心更贴心

乡饮乡敬老院始建于1985年5月,占地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房屋96间工作人员6名。目前,院内供水、供暖、供电、食居、娱乐、健身、医疗、卫生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居住在乡饮乡敬老院内的李会全老人今年已是92岁的高龄了,尽管腿脚已经不是那么灵便了,但见到大家来看望他还是站起来迎接,并且忍不住夸赞起这里的生活“住在这里很舒心,照顾得很好,吃得穿得都很好”

据了解,乡饮乡敬老院的特色便是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养老工作相结合,为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整合2016年至2018年三年扶贫资金共计339万元,利用敬老院内均是平房、周边没有遮挡物的优势,新上光伏发电项目。敬老院院长杜如潮介绍,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闲置资源变身光伏资源,而且敬老院可以优先使用光伏发电,大幅降低了电费,“原先是企业用电,电费一度一块钱,现在是一度五毛六。敬老院月用电大约一千多度,有了光伏发电,一年大约节省近6000元。”

东疏镇老年服务中心秉承“住有宜居、病有良医、娱有所乐”建设理念,以“布局合理、设计先进、功能齐全”为标准,打造了泰安市内建设标准较高、设施完善的乡镇老年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基础设施建设有干湿分离的浴室、休闲长廊、观光电梯、景观花园、大型燃气取暖炉等。书画室、棋牌室、放映室、健身房等娱乐文化建设也一应俱全。据介绍,下一步,东疏镇将高标准定位、高水准管理,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借鉴先进地区老年大学办学理念,打造全市一流的老年大学,打造具有东疏特色的老年服务品牌,吸引县城、镇域及周边乡镇的老年人前来定居、安享晚年。

肥城“委托运营,医养结合”

探索集中供养新模式

仪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由仪阳中学改造而成,由于房屋设施不能满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加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已经没有整修价值,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新建仪阳街道中心社区敬老院,并于2018年1月竣工使用。今年以来,仪阳街道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改革,按照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委托运营、医养结合”的模式,引进山东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和山东民生社会服务中心成立肥城市子梅养护院,接收全市部分完全失能特困人员进行集中托养,破解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偏低、分散供养服务不到位的难题。

安临站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着68位老人,是肥城失能老人接待最多的敬老院,而在完全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8.1%的安临站镇敬老院,院内仅有工作人员七名,院长邓爱菊更是把自己的心血都献给了这68位老人,每天邓院长带领着六名护理员全心全意的照顾这些老人。虽然从白天忙到晚上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每每说起敬老院里的老人,大家脸上都是暖暖的笑容。

新泰27个养老机构远程监管

文化娱乐服务院民亲人化

新泰市养老机构基数大,为了更加方便地监管、调度各敬老院情况,新泰市在市民政局二楼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智能信息管理中心,并对19处农村敬老院、8处老年公寓、248处农村幸福院、18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存储服务器等监控设备,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利用互联网专线,实现全市农村敬老院监控设备集成并网,随时可监督查看全市养老机构的工作运行情况。

为了让老人更好地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新泰市的诸多养老机构还专门为老人安排了生日餐、病号餐,在法定节日和传统节日也组织开展各类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还为失能老人开展了特护服务,比如翟镇敬老院为解决失能老人入厕难的问题,因地制宜实施“2+1”模式,即在2处失能老人房间之间,建设室内厕所1处,极大的方便了失能老人入厕。

泰山区敬老院平房扩建改造

由“温饱型”向“康乐型”转型

走进省庄镇敬老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八个大字。阳光洒在敬老院的空地上,坐在花坛边的老人惬意地眯着眼睛和周围人聊天,十分恬静。省庄镇敬老院的院长白泉贤说指着寝室门口张贴的卡通京剧人物告诉我们:“有的老人不识字,我们就在数字房号上面更醒目的位置贴了这种不一样的京剧人物卡通画,方便老人记住自己的房间位置,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

省庄镇敬老院旧貌换新颜,源于泰山区实施农村敬老院“四改一定”工程,通过全面改善敬老院卫生间、厨房及餐厅、医疗服务、文体娱乐设施,定期组织老人外出观光,让农村敬老院由“温饱型”向“康乐型”转型。目前,全区两所农村敬老院——省庄镇敬老院和邱家店镇敬老院均全部纳入改造提升计划。

“省庄镇敬老院现有农村特困供养人员14人,‘四改一定’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已将15间房间增设了独立卫生间,完成了整个养老院的吊顶、内外墙粉刷、医疗服务卫生室提升、绿化工作。厨房改造将于四月底完成。待爱心企业捐赠的家具到位,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实现大幅度提高。”省庄镇敬老院院长白泉贤说。

东平提升五保老人幸福感

统一规划设计改造敬老院

自“四改一定”工作启动以来,东平县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措施,严格建设标准,敬老院各项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东平县按照“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对全县14处敬老院的房屋、设施进行了分类,对于建设年代久远,改造难度大、无改造价值的敬老院,另择新址重建;对服务设施改造提升相对容易的先进行改造。彭集街道敬老院结合社区建设,新建了一处3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养老服务设施。

与此同时,在卫生间改造工作中,协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市定标准、根据敬老院供养人数统一设计了新建方案,统一下发效果图、施工图,由乡镇按图施工。在厨房设施改造中,由滨州市博兴金伯特厨具公司对14处敬老院厨房的水电线路、厨具炊具的安装、排烟排风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据了解,东平县民政局还统一采购了敬老院公共卫生间内的卫生洁具、地面墙面瓷砖、安全扶手等物品,高标准,严要求完善全县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各敬老院的洗浴设施和绿化美化等改造工作也都已经全面铺开,与“四改一定”工作同步进行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