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全面推進敬老院環境改善,讓“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為推進泰安市敬老院“四改一定”工程進行,面對敬老院設施陳舊、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的現狀,在對全市81處鄉鎮敬老院進行了詳細摸底調研的基礎上,泰安市研究確定了“四改一定”工程,全面打響了敬老院改造提升攻堅戰。“四改一定”工程即全面改善農村敬老院衛生間、廚房及餐廳、醫療服務、文體娛樂設施,定期組織老人外出觀光;同步推進消防安全、洗浴設施、供暖設備、室內家居、院容院貌、養老文化等其他配套建設。

齊魯晚報記者 張澤文 見習記者 倪方圓 張晨

累計投入資金8200多萬元

“四改”任務5月底全面完成

農村特困人員無兒無女、無人照顧,他們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的特殊困難群體,對他們全面實行兜底保障,照顧好他們的生活,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面對敬老院設施陳舊、管理服務水平不高的現狀,在對全市81處鄉鎮敬老院進行了詳細摸底調研的基礎上,泰安市研究確定了“四改一定”工程,加強領導,精心謀劃,強力推進,全面打響了敬老院改造提升攻堅戰。

目前,各級累計投入資金8200多萬元,衛生間改造已全面完成,其他改造工作正在統籌推進,“四改”任務有望5月底前全面完成,全部敬老院都已組織老人外出觀光,下一步還要定期開展。

泰山區在原有敬老院平房基礎上實施擴建改造,實行全面改、徹底改,力度大、效果好。泰安市民政局以此作為平房改造樣板,組織岱嶽區、高新區、景區相關人員進行現場觀摩學習。肥城市對8處樓房、6處平房敬老院實施高標準的改造提升,改造工作動手早、進度快、標準嚴、質量高,為全市樹立了樣板。新泰市基數最大(19個鄉鎮敬老院,8個養老公寓),對所有養老機構設立遠程監管,在市局就可監管、調度各敬老院情況。岱嶽區滿莊鎮敬老院引入湖南“康樂年華”養老專業團隊運營,硬件建設和服務管理實現了重要突破。在全面實施“四改一定”改造的基礎上,岱嶽區夏張鎮、寧陽縣文廟街道、東平縣東平街道、彭集街道、銀山鎮、老湖鎮、高新區徂徠鎮計劃新建高標準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高新區計劃在北集坡街道南夏村新建500張床位的區域性養老中心。

寧陽高標準硬件設施建設

讓老人住的更舒心更貼心

鄉飲鄉敬老院始建於1985年5月,佔地1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400平方米,房屋96間工作人員6名。目前,院內供水、供暖、供電、食居、娛樂、健身、醫療、衛生等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居住在鄉飲鄉敬老院內的李會全老人今年已是92歲的高齡了,儘管腿腳已經不是那麼靈便了,但見到大家來看望他還是站起來迎接,並且忍不住誇讚起這裡的生活“住在這裡很舒心,照顧得很好,吃得穿得都很好”

據瞭解,鄉飲鄉敬老院的特色便是將脫貧攻堅工作與農村養老工作相結合,為實現資源整合效益最大化整合2016年至2018年三年扶貧資金共計339萬元,利用敬老院內均是平房、周邊沒有遮擋物的優勢,新上光伏發電項目。敬老院院長杜如潮介紹,項目的實施,不僅實現了閒置資源變身光伏資源,而且敬老院可以優先使用光伏發電,大幅降低了電費,“原先是企業用電,電費一度一塊錢,現在是一度五毛六。敬老院月用電大約一千多度,有了光伏發電,一年大約節省近6000元。”

東疏鎮老年服務中心秉承“住有宜居、病有良醫、娛有所樂”建設理念,以“佈局合理、設計先進、功能齊全”為標準,打造了泰安市內建設標準較高、設施完善的鄉鎮老年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基礎設施建設有乾溼分離的浴室、休閒長廊、觀光電梯、景觀花園、大型燃氣取暖爐等。書畫室、棋牌室、放映室、健身房等娛樂文化建設也一應俱全。據介紹,下一步,東疏鎮將高標準定位、高水準管理,為老年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同時借鑑先進地區老年大學辦學理念,打造全市一流的老年大學,打造具有東疏特色的老年服務品牌,吸引縣城、鎮域及周邊鄉鎮的老年人前來定居、安享晚年。

肥城“委託運營,醫養結合”

探索集中供養新模式

儀陽街道辦事處敬老院由儀陽中學改造而成,由於房屋設施不能滿足五保老人入住需求,加之房屋建成年限較長,已經沒有整修價值,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新建儀陽街道中心社區敬老院,並於2018年1月竣工使用。今年以來,儀陽街道積極推進敬老院社會化改革,按照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的要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以“委託運營、醫養結合”的模式,引進山東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公司和山東民生社會服務中心成立肥城市子梅養護院,接收全市部分完全失能特困人員進行集中託養,破解農村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偏低、分散供養服務不到位的難題。

安臨站鎮敬老院集中供養著68位老人,是肥城失能老人接待最多的敬老院,而在完全失能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8.1%的安臨站鎮敬老院,院內僅有工作人員七名,院長鄧愛菊更是把自己的心血都獻給了這68位老人,每天鄧院長帶領著六名護理員全心全意的照顧這些老人。雖然從白天忙到晚上很少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每每說起敬老院裡的老人,大家臉上都是暖暖的笑容。

新泰27個養老機構遠程監管

文化娛樂服務院民親人化

新泰市養老機構基數大,為了更加方便地監管、調度各敬老院情況,新泰市在市民政局二樓建立了養老服務機構智能信息管理中心,並對19處農村敬老院、8處老年公寓、248處農村幸福院、18處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部安裝了高清攝像頭、存儲服務器等監控設備,採用高清視頻監控技術,利用互聯網專線,實現全市農村敬老院監控設備集成併網,隨時可監督查看全市養老機構的工作運行情況。

為了讓老人更好地適應養老機構的生活,新泰市的諸多養老機構還專門為老人安排了生日餐、病號餐,在法定節日和傳統節日也組織開展各類相應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還為失能老人開展了特護服務,比如翟鎮敬老院為解決失能老人入廁難的問題,因地制宜實施“2+1”模式,即在2處失能老人房間之間,建設室內廁所1處,極大的方便了失能老人入廁。

泰山區敬老院平房擴建改造

由“溫飽型”向“康樂型”轉型

走進省莊鎮敬老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八個大字。陽光灑在敬老院的空地上,坐在花壇邊的老人愜意地眯著眼睛和周圍人聊天,十分恬靜。省莊鎮敬老院的院長白泉賢說指著寢室門口張貼的卡通京劇人物告訴我們:“有的老人不識字,我們就在數字房號上面更醒目的位置貼了這種不一樣的京劇人物卡通畫,方便老人記住自己的房間位置,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間。”

省莊鎮敬老院舊貌換新顏,源於泰山區實施農村敬老院“四改一定”工程,通過全面改善敬老院衛生間、廚房及餐廳、醫療服務、文體娛樂設施,定期組織老人外出觀光,讓農村敬老院由“溫飽型”向“康樂型”轉型。目前,全區兩所農村敬老院——省莊鎮敬老院和邱家店鎮敬老院均全部納入改造提升計劃。

“省莊鎮敬老院現有農村特困供養人員14人,‘四改一定’工程實施以來,我們已將15間房間增設了獨立衛生間,完成了整個養老院的吊頂、內外牆粉刷、醫療服務衛生室提升、綠化工作。廚房改造將於四月底完成。待愛心企業捐贈的傢俱到位,老人們的生活質量將實現大幅度提高。”省莊鎮敬老院院長白泉賢說。

東平提升五保老人幸福感

統一規劃設計改造敬老院

自“四改一定”工作啟動以來,東平縣嚴格按照市委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與工作措施,嚴格建設標準,敬老院各項改造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東平縣按照“立足實際,統籌規劃,宜改則改,宜建則建”的原則,對全縣14處敬老院的房屋、設施進行了分類,對於建設年代久遠,改造難度大、無改造價值的敬老院,另擇新址重建;對服務設施改造提升相對容易的先進行改造。彭集街道敬老院結合社區建設,新建了一處3000平方米的高標準養老服務設施。

與此同時,在衛生間改造工作中,協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市定標準、根據敬老院供養人數統一設計了新建方案,統一下發效果圖、施工圖,由鄉鎮按圖施工。在廚房設施改造中,由濱州市博興金伯特廚具公司對14處敬老院廚房的水電線路、廚具炊具的安裝、排煙排風設施進行統一規劃設計。

據瞭解,東平縣民政局還統一採購了敬老院公共衛生間內的衛生潔具、地面牆面瓷磚、安全扶手等物品,高標準,嚴要求完善全縣敬老院硬件設施建設。同時各敬老院的洗浴設施和綠化美化等改造工作也都已經全面鋪開,與“四改一定”工作同步進行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