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泰安市>岱嶽區 大汶口鎮

大汶口鎮位於泰山之陽,汶水之濱,地處著名的泰山與孔子故里曲阜黃金旅遊線的中心點,距兩處各30餘公里,是舉世聞名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

大汶口鎮在漢朝前後為鉅平縣;在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到了明朝劃為和平鄉大汶口社;從清朝開始,獨立升為大汶口鄉。

大汶口文化距今5000至7000年,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的典型遺存。其斷代跨越母系——父系氏族公社時期,上承仰韶文化,下接龍山文化,與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並稱華夏民族的文明之源。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泰安市大汶口鎮西南。1959年5月修築津滬鐵路時發現。現已進行了三次發掘,共揭露面積1800平方米,發掘墓葬56座,120餘個灰坑,房址14座。大汶口文化遺址是集中的新石器時期氏族公共墓地,現已出土文物萬餘件。出土大批墓葬和石、陶、玉、骨器物等隨葬品,對研究原始社會末期私有制的產生、階級的萌發等有重要歷史意義。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彩陶豆已被故宮博物院保存。

大汶口鎮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文物景點、名勝古蹟眾多。現存有大汶口文化遺址,著名古建築山西會館,康熙皇帝南巡時修建的行宮皇營,明隆慶年間修建的“江北第一古石橋”,歷代帝王封禪之地雲亭山,泰安八大人文景觀之一的汶河古渡,大汶口鎮駐地東500米處的文姜城等多處重點名勝古蹟。

山西會館位於大汶河明石橋北橋頭,包括關帝廟和戲樓兩部分。據《重修廟記》記載,關帝廟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3年)建。據《重建關聖帝廟記》記載,因地隘制狹,廟貌殘破,有感於關夫子聖德,由會首李桂蟾、李義興、張太來等人約會積財,鳩工重建,立於清雍王三年(1725年)六月十四日。另據《關帝廟置地建戲樓志》記載,捐資購地,以廣廟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初七立。可見大汶口山西會館分兩期建成,隨後又修建圍牆、東西門,使關帝廟與戲樓融為一體。修廟建戲樓由山西人出資,為山西同鄉聚會和接待過往山西官員、商賈鄉人之所,故定名為山西會館。山西會館總面積2283平方米,南院為戲樓,座南朝北,面積1540.5米,能容3000餘名觀眾;北院為關帝廟,面積742.5平方米,座北朝南,廟門居正中朝南,山平門式樣,東有鐘樓,西有鼓樓。進廟門,過廳即是關聖帝大殿,供奉關羽聖像。東殿供為財神,西殿供為火神,內有精美壁畫。整個建築雄偉壯觀,重簷疊瓦,雕樑畫棟,成為大汶口鎮生意興隆商賈雲集的見證。

大汶河古石橋北起大汶口西南門,南至寧陽縣茶棚村,全橋65孔,總長度221.8米。這座歷經四百餘年的古橋,由簡易到堅固,由分段到整體,數百年中不斷改變著面貌。據傳說這大汶河古老的渡口,開始是簡易木橋,直到明代隆慶年間才建成一座橫貫大汶河的整體石板橋,清代又進行重修。據《泰安縣誌》載:“清薑桂松,字闌如,粥店人,不知書以攻石起家。豁達好施,於貧乏多所賑貸。大汶口石橋,長亙裡許。雍正八年(1730年)沖毀,工費不貲,無敢承其事者。松捐金倡修。不期而告竣。行人快之,又自捐修津河石橋。前後約費二千餘金。”石橋於乾隆六年(1741年)修成,大汶口一帶人民感其義舉,曾立碑記其事,並題曰:“姜公橋”。後此碑在修建汶河攔河大壩時被損毀。薑桂松所修建的這座石橋,無論在高度、長度、石料和建造質量方面,都好於明代原橋。此橋板面全系泰山花崗岩,橋板每塊長3米多,寬50多釐米,厚30多釐米,用5塊橋板並排組成一孔橋面,橋面寬度2.5米。板橋的縱橫相接處,均用鐵錘形扒鋦相鉗接,十分堅固,每孔長度3.3米,橋墩均用大理石磨製成。

文姜城在大汶口鎮駐地東北約500米處。今有一高出地面1.8米,面積約2600平方米的平臺一處,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蹟四周堆積有近兩米厚的文化層,有盆、罐、板瓦、甕豆、壺、碎陶器片。據考證,為春秋到戰國時期的古建築遺址。文姜是春秋時期魯桓公夫人。文姜城是為文姜從魯國回齊國修建的行宮。據史書記載,文姜回齊國時“共從如雲,共從如水”。可見當時隨從隊伍是何等龐大,場面是何等壯觀。據傳,時修建的文姜城是宮殿式建築,雕樑畫柱,富麗堂皇。行宮大小及毀於何時已無從考證。

雲亭山位於大汶口鎮北3公里處。山雖不高,卻有名氣,是古代帝王封禪之地。宋真宗東封泰山時曾“封此神為之禪侯”。《史記?封禪書》雲:“伏羲氏、神農氏、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唐玄宗《紀泰山銘》曰:“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禪云云,或禪亭亭”據此看來,古代帝王封禪,就在雲亭山之上。從雲亭山上算起,向北到北京1200華里,向南到南京1200華里,是南北二京的中心,也是古時南北交通的要道。古時的雲亭山,山頂修有廟宇。廟門朝東,佈局得當,氣勢雄偉,莊嚴肅靜。南有奎星閣,過奎星閣進山門。過二門有二層樓殿堂,黃瓦蓋頂,金碧輝煌。殿堂內塑有神像,栩栩如生。前有奶奶廟,後有皇帝祭地的平臺。廟內外蒼松翠柏,碧綠陰涼。古時的雲亭山四周有水,樹木茂密。每年春季有傳統廟會,會期一到,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皇營位於大汶口鎮衛駕莊西200米處,是清康熙南巡時修建的一座行宮。皇營始建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之前峻工。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第六次南巡,歷時23年,每次南巡均在此處落腳休息。其間留有數十名下僚、奴僕看守、清理、護衛宮室,而後幾代皇帝除乾隆皇帝來過兩次外,行宮再未使用。約在咸豐十年(1860年)該行宮被人為破壞殆盡,今只剩下隆起的地面和廢墟。

皇營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20米,總面積為24000平方米,四周環有寬1.2米,高6米多的紅色圍牆,殿堂、宮室近百間,三進三出,前後3個院落。皇營南向,南面並排3個大門,中間一門是行宮的正門(午門),僅供皇帝一人出入用。門坊為兩木製鐵板大門,門扇上各飾81個門釘,縱橫各9排,門前有石獅1對,分別守衛在午門兩旁。午門左右兩翼,分別設有侍衛值班室。午門左邊一門為文武官員進出之用,右邊一門為宗室王公進出之用。走進門坊過屏門,下臺階便是前院,中間有石條鋪成的甬道。穿過前殿、正殿,越過三院直達後宮。前院正面建前殿一座,是皇帝登輦下車之處;左側建侍衛官員和跟隨奴僕居住房三棟,座北朝南;右側建敞房一排,用於存放車輦、飼養馬匹。穿過前殿,便是中院,沿甬道往北60米,便是九孔拱形石橋,橋下為月河。月河東側有假山一座,用太湖花石堆砌而成,高10米有餘,山腳設有人工噴泉,山上栽植四季各色花卉。山旁建有六角御茶亭。中院北面是正殿,是皇帝同隨從官吏晤面議事之處。東西長36米,南北寬20米,殿高25米,面積720平方米,為重簷八角無廡殿式,全殿中由數十根環抱巨柱支撐,雙龍迭脊,黃瓦蓋頂,裝飾絢麗,金碧輝煌。殿內方磚鋪地,下墊紅砂,屏風前設有九龍御座,御座用楠木雕龍髹金而成。中院東西兩側,建有灰色出廈廊房,為隨從官僚居住處。從正殿左右耳門北進,即是後院,迎面便是金瓦蓋頂,雙龍迭脊,昂首翹尾,鳳凰翱翔,虎頭瓦擋的單簷四角的後宮。宮內龍床虎炕,錦被紗帳設在兩旁,楠木桌椅設在中央,是皇帝進餐和就寢的地方,後宮東西兩側配有宮女、太監居住的廂房。

皇營外還附設了附馬府及御橋。附馬府建在皇營正東,自為一院,是皇親國戚及其隨從人員的起居之處。御橋建在皇營正南大汶河之上,總長200米,寬3米,全為松木架設。


「鄉村記憶」泰安市>岱嶽區 大汶口鎮

大汶口鎮雲亭山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