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把大部分研究生的名額留給了保研的同學,對此你怎麼看?

餘仲文


我看了網絡上的一些數據感覺都有點問題。

首先說兩個概念。一是學校的本科生保研率,二是研究生招生保研比例。

本科生保研率

一般我們指的是每屆本科生中的保研比例,比如2018年保研名額/2014年本科生人數,這樣就可以算出來這個學校的保研比例有多少。

保研率怎麼設置的呢?以前教育部有規定。

教育部按照以下原則確定高等學校推免生名額:

(一)教育部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一般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5%左右確定。

(二)未設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設高等學校一般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5%左右確定。

(三)其他高等學校一般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2%確定,其中初次開展推薦工作的高等學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應屆本科畢業生數的1%確定。

(四)經教育部確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養基地的高等學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數的50%左右,單獨增加推免生名額,由學校統籌安排。

(五)對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適當增加推免生名額。

從我自己瞭解的情況來看,下面的數據還算是可靠的。別看C9高校這麼厲害,但是實際的保研人數一般也只有1/4左右,很少能達到1/2。這一級別的學校大致是1/3左右會出國,1/3左右國內讀研,剩下的直接就業。往後的211就要看情況看專業了。從全國來看前100的高校基本能夠保證10%以上的保研率。如果本專業有研究生碩士點,很多高校還會限制本科生只能保研本校,如果想保研外校會設置很多條件,比如我聽說某些211高校只有前5名的才有機會保研外校。這就因學校因專業而異了。

研究生招生保研比例

即當年保研人數/當年研究生錄取人數。

教育部規定各院校招收推免生總量不得超過其碩士招生總量的50%,對具體專業的招收比例則沒有什麼限制。例如央財會計學碩全部招推免,不接受統考,而有的專業則推免人數較少。招生但會在招生簡章和招生專業目錄中公佈擬招收推免生人數和統考生人數,考生需要時時留意。

我發現清北上交很多專業都是接近80%的保研比例,只有零星幾個考研名額。

我自己專業來看,除了清華,其他建築學類高校的保研比例都一般不會超過50%,也就是還是按照教育部的規定來做的。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保研的肯定比考研的厲害,因為針對每個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總的數據告訴我們,老師和學校更喜歡保研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保研的人中往往是優中選優,而考研的人群中就比較複雜了,很多都是本科層次較為低的學生。

因此你經常能看到很多人抱怨許多名校在複試的時候會卡出身,也算是無奈之舉吧。但是我很少聽到前幾名被刷的,更多是後面幾名有可能被刷。

我估計教育部這方面的數據不會鬆手,因為一旦放開,考研的競爭壓力將會更加大,總的考研錄取名額會減少。我的建議就是越早考越好,儘量考名校。實在不行就出國。


建築世家黃金屋


實話講,我是一名自己考研從一所普通學校考到985.211學校的,這所學校我所學的這個專業在全國排名很靠前,在剛剛考試完之後,我很為自己自豪了一番,畢竟目標實現了,畢竟還是那麼厲害的一所學校。

但是開學以後,這種興奮慢慢的變成了焦慮。因為大家考到這,都很厲害,有的比我厲害很多,而那些直接保研的學生,在學科成績上以及綜合能力上,也都在全班中高等,這緣由於他們在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一直保持努力學習的狀態,他們因為高考成績優秀,平臺高,接觸的資源比一般的學校要好的多,所以成為優秀的人,並直接被報送,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班級內是24人,報送人數是9人,15人為考研考取的,大家在一起上課學習還是很快樂的。保研是原本教育體制的一部分,是有助於科研的延續性的,更好的發揮個人的價值,更好的做好科研和課題,所以我個人覺得可以理解。



大野澤的風


推免生,保送研究生

推免生:指可以不用參加研究生考試而直接讀研的一種情形。

推研按時間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碩、外推、工碩。一般來說推免有推免外校和本校。學校在全國排名越靠前,如985工程,211工程該學校的保研名額也越多!

每年推研的時間為大四上學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時間一般是每年的9月初開始。

例如這張圖,是我同學軟件工程在大四上學期(9月)收到了來自“復旦大學”的學術學位碩士的推免!

這就說明他不需要參加2018年12月份的研究生考試了,就可以2019年9月直接入學(復旦大學)

名校到底擁有多少保研名額!

這是2017年全國高校保研率的排名,我們可以看到排在全國前20的學校,都是名校。都是985,211類的高校!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大學的部分學院和專業基本上完全被保研名額佔據。比如:復旦大學的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基本上全部都是保送生!復旦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生有一句名言:考上覆旦大學法學碩士平均都考了2-3次。

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大多數臨床醫學專業,推免生所佔的名額也佔到了50%!

這說明越是好學校,他們本身保研率就高,導致這些名校的研究生專業錄取名額越來越被推免生所佔據!每年的考研人數在逐年增加,但是高等學府的大門卻沒有敞開!因為高校的錄取人數卻沒有增加!

這種現象的原因

原因之一:導師更願意選擇自己本校或者其他同層次大學的學生。(其實很多高水平大學比如: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等等的研究生不少來自於雙非的大學)

因為研究生導師主要來培養學生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換言之,大多數理工科是在實驗室裡和老師一起做實驗,做科研)

這時候,導師更願意招學習能力強,有優秀的英文能力的學生。但是篩選出這些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選985,211畢業的大學生,所以保研率高和專業推免生佔比高,就是這樣來的!


如何對待這種現象

看待這個問題要分人:

我認為一本以上學校畢業的大學生更有利。

(1)985,211大學的學生本來就保研率高,既得利益階層的最高層!

(2)非211,985的一本學生,這些大學有低於10%的保研率,加上這些同學學習能力也很不錯。如果在本科階段認真學習,有一些科研實習經驗,在考研的大軍中也很佔優勢!

但是對於很多二本學校及其以下的學生來說,就不是很有利。

(1)這些學校保研率本身就不高

(2)這些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優秀,又是考研大軍的主力軍,但是在考研上優勢不足。需要很努力地備戰考研!

無論選擇是什麼,都要保持努力

無論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985,211,普通一本,二本,民辦高校,

未來的出路絕不是考研一種,但是既然選擇了考研,希望大家勇往直前!取得高校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大學生生活


題主的問題其實並不夠準確,名校研究生確實有較大比例是保研生,但所謂“大部分名額”這個說法並不符合實情。


上面的統計數據是部分“雙一流”大學的2018年保研率,除了北大這種頂級名校保研比例超50%之外,其他學校,以30%左右或以下為主。

這些數據,應該是這些學校的內部保研率。實際的研究生招收中的保研生比例與這些統計數據相比,會有一些出入,不過出入應不太大。

何況,教育部有明確規定:研究生招生單位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招生總數的50%。這是一條紅線,儘管名校離這個紅線越來越近,但多數名校還有一定距離,並沒有真正跨越。

之所以名校給很多人留下招收的大部分研究生都是保研生的印象,是因為,在實際的招生中,名校招收的保研生比例在不同專業之間差異較大,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很高,甚至全部是保研生,比如北大的國發院,它的金融專業,通常就不要考研生,全部是保研生(北大其他學院的金融專業還是招收一定比例的考研生的);但名校的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其實也並不那麼高,比如北大工學院,其保研生比例通常在50%以下。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名校某些熱門的專業考研難度特別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保研生比例很高,而某些冷門專業考研則相對容易得多,除了本身競爭相對小一些,還因為保研生比例相對不大。

事實上,名校研究生確實很多來自保研生,這種選擇是研究生“擇優錄用”原則衍生出來的自然的理性行為的選擇。招收研究生,本來就是希望從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把好關,選拔更有學術研究潛力的學生,這是搞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保研生是相對比較優秀的存在,也相對更有研究潛力,所以往往更符合研究生的招生要求,名校招生的理性選擇,當然是儘可能多地招收保研生。不但是名校,其實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同樣有這樣的期望。

當然,名校一味地希望招收更多保研生,也並非完全是好事。不同學校,學生能保研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甚至很多普通大學根本沒有保研資格,讓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保研的機會,根本沒有資格在保研這個舞臺上公平競爭,從這種角度來說,這會造成公平性的問題。

正因為有公平性方面的考量,國家才在保研之外設置了全國統一考試這種招收方式,讓任何努力的學生都有機會通過考研這個途徑實現讀研。

保研更多地體現效率,而考研更多地體現公平。公平和效率,應該兼顧。所以,保研和考研的比例,應該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內,不可顧此失彼。名校把太多名額給保研生也是不可取的。


燕園博雅教育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關於推免生,小西聊到不一樣的內容。看到其他答題人發的統計表格,顯示部分院校的推免比例不高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沒有看懂這其中的內涵...

這個讓小西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某度已死"的報道,某個自媒體作者質疑百度的搜索內容,某度回覆自家內容佔比不足10%,但是該作者一句回問才是關鍵。我們關注的僅僅是搜索第一頁、二頁的內容,只有公佈前2頁的數據才算準確。

小西舉這個案例的用意,你懂了沒?

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其他985高校不是每個學科/專業都是國內頂尖的,總歸有個強弱之分,如小西的母校中南大學強勢學科就是冶金、材料、礦類、數學、醫學等,之前學科評估C的力學、地質學相比就沒有那麼出色。

如果一個211院校冶金專業的學生,成績不錯,獲得了本校的推免資格,可能會選中南。可一個地質學的本科生,有計劃的話,他更肯能會選擇南京大學的地質學(A+)。因此,在推免過程中同一個院校的不同學科推免比例有差異,甚至有內部協調名額的情況發生(除艱苦專業,教育部發文要求比例不高於50%)。

上圖是部分名校的保研率(前20名),你有什麼發現沒?

換個角度說,在調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985高校支持校外調劑的不多,但是校內跨專業調劑還是支持的,畢竟不少冷門專業招生有點難。不同的學科整體平均下來推免比例就不會顯得那麼高。

在你選擇報考某個學校研究生時,大部分都是選擇報考專業在校內、國內極為不錯的,僅僅為了一個985/211平臺選擇推免到該校最冷門學科的人不多吧。畢竟,研究生培養模式和本科不同,學科發展、導師實力的影響很大。是不是這樣想的人更多些呢...

因此,小西建議你報考某個學校的研究生,不要被學校整體的推免率迷惑,琢磨好你自己專業過往3年的推免生比例,小西就知道某些熱門專業推免率佔比近8成的。上圖是某985大學的研究生招生目錄,招60人,其中推免生44人、夏令營合格13人、統考3人。若是你報考這個專業,統招才3個人,難度不是一般高啊。

最後,小西想說名校都會盡量將推免指標分配給該校的部分專業(如上圖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2017年部分學院推免生比例遠高於50%),給予最好的生源和經費,讓強者更強,在國內、國際上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帶動學校排名的提升。

您覺得小西說的有道理嗎?...

▼關注帥小西De頭條號。小西陪你聊大學、考研、讀博,收穫不一樣的教育和人生。

帥小西De


自古以來,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祖宗說的話,還能有假!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的高校新聞考研新聞:16所985院校“瓜分”清華研究生名額。

這裡指的名額,就是保研名額,也就是讓人羨慕的“推免生”!


有人說,那清華本科保研的同學同意嗎,這麼多高校來搶!

抱歉,這根本不關清華本科的事情,這個名額要說影響,也隻影響每年國考的考研生!

清華本科的保研生,只要人家想走保這條路,基本上都是能保的!



沒有那麼多的公平!

你想想,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那樣的名校學子,你想保研,但是現在一群其他非名校的人要跟你公平決鬥,咱們考試,然後公平分名額!

作為名校學子,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我是不是傻,為什麼要下場累死累活跟你決鬥!”

於是,直接畫一個圈,你本科非名校,直接結束戰鬥,我走保送名額,幹嘛跟你公平決鬥,搞笑!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玉帝和如來佛祖對話誰厲害,玉帝說了很多,如來就一句話懟過去,你被猴打過!


無奈吧!

你說,我會這個,我會那個,我還會這個!

人家就一句話,你本科非985/211。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就這個道理。



結語:

一環套一環,高考連著大學,然後連著研究生!

就這樣,大魚海棠裡有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彌補我們曾經犯下的過錯。”

所以,羨慕也沒用,只能加油上!


紅燒肉加碗飯


2013年,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單位要統籌做好推免招生和統考招生工作,招收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本單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各專業必須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計劃用於招收統考考生。

《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關於推免的表述是這樣的: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據招生政策自主選擇報考招生單位和專業的權利,推薦學校所有推免名額(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專項計劃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單位推薦。凡按規定可接受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只接收推免生。”


可見在相關政策上,確實出現了一些變化,由原來的推免生不得超過50%變為了不得只接收推免生。實際在此之前,也並非所有高校都按照50%的比例來實行,部分但總體維持在50%左右。

但教育部的規定只規定了整體情況,對具體專業並無明確限制,所以很多高校的熱門專業接收推免生比例非常高,有的甚至達到100%。

教育部規定的變化,某種程度上是對高校的認可。也就是說今後對高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將不再有嚴格的限制。

這個政策可以結合2018年10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其中有規定加強本科教育過程管理,比如加強平時考察,取消清考,加強畢業論文過程管理等,也就是說會擠掉本科生教育過程中的水分,不光是看期末考試成績。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取得推免資格的學生整體質量會較原來進一步提高。

正常情況下,推免生本就是高校裡綜合素質最突出的那一部分,各方面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相對較強,而且推免的學生多來自985,211等一流高校。目前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共366所,但大部分推免的比例不超過10%,最好的高校也少有超過30%的,這就相當於優中選優,生源質量有保障。如果按照50%的比例規定,就可能會導致部分高校沒辦法接收最優秀的學生,同樣會導致部分優秀學生沒辦法進入理想的學校和專業。


有同學可能覺得會限制和減少考研同學的比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有這個可能。雖然不能說考研的同學也有很多優秀的同學,但是總體上來說,肯定與推免生有很大差距,畢竟考研的同學絕大部分是沒法被推免,或者本科高校相對不理想的同學,一方面整體綜合素質沒辦法跟推免生比,另一方面在本科階段接受的科學訓練也沒辦法相比。985,211高校推免比例高,不光是因為成績好,還有就是平臺更高,接受的科學訓練的機會更多更完善。絕大部分同學有機會在本科階段就進入實驗室接受科學訓練,優秀者甚至在本科就發表高水平論文。這是很多考研的同學無法比擬的。


考研的同學也不必太緊張。從上面兩個圖表可以看出,首先各校推免的比例並不高,不可能完全覆蓋研究生名額,另外,近年來各高校也有研究生擴招的趨勢,比如2018年全國一共增加了3000多個碩博點,只要努力,還是有很大機會考進名校的。


象牙塔裡講故事


要從兩方面看,一是學校的角度,一是學生的角度。

從學校角度來看,肯定非常歡迎。看看名校的推免生比例,像清華,北大,人大,武大,南大等學校18年的推免生比例都達到了百分之四五十。有些專業的推免生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南大應用統計學專業的推免生甚至是百分百。北大工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等專業也達到了百分百。而且,據統計,雙一流高校接受的推免生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雙一流。所以,普通學校的學生想上名校只能搶剩下的一半名額,但這一半名額裡有多少是冷門專業,有多少是很少人報的專業沒有具體統計。
好學校這麼做,從學校角度來看無可厚非,學生想選好學校,同樣,學校也想學好學生。而且,推免生考察的是整個大學期間所有課的綜合成績,相對考研只考一門專業課來說,更全面。而且,很多推免生都來自本校,老師知根知底,對一個學校來說,研究生的最好生源就是本校,對每個高校都成立。

更重要的是,來自本校的推免生可能從大二到大三就開始進了老師課題組了,等到研究生入學時已經完全進去狀態了,研究生三年能出很多成果。快趕上一般的博士生了。像我們學校,普通的二本學校,物理專業有老師的學生大三就進課題組了,結果畢業時三篇sci,推薦到中科院繼續讀博,還有幾個進課題組早的,都有sci。為什麼,因為比其他學校來的夢多做兩年,能更好的進入狀態。

從學生角度來說,主要是從參加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的學生來說,肯定覺得有些不太公平,為什麼推免生佔了這麼大比例,憑什麼他們就能不用參加考試。沒有絕對的公平,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起點低,你就必須承受這種代價,只能靠更多努力去克服它,除非你能改變這種環境,要不就得去適應它,至少,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名額留給我們。想想像我們這種普通二本院校,會不會也很委屈呢,為什麼每年報我們學校的學生這麼少,連招生名額都沒報滿。

保研和考研,一個照顧到學校,一個照顧到考生,全是比較公平的了。對個人來說,要想改變,唯有奮鬥,至少還有向上的可能,不是?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一、保研學生特點

一般名校保研的名額中的大部分是留給了本校本學院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本來就是通過嚴酷的高考考入名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方面都是比較優秀的。一般名校裡面的保送研究生名額其實也是挺高的,有的班級能有十幾個名額,而這些能夠保研的學生,一般都是各個專業裡面學習成績靠前的那些學生,他們的專業課成績一般都是比較高的也是比較優秀的一批學生。


因為一般保送研究生都是保送到本學院,學院裡面的老師一般都認識這些學習比較拔尖的學生,如果讓這些優秀的學生在自己門下做研究生的話,導師和學生之間也是相互瞭解的,可能有部分優秀的本科學生,就有在某些老師門下做過一些研究項目,在研究生的時候再讓他們和老師合作,也是能夠輕車熟路的。

從其他學校保送到名校的研究生,一般至少也是211工程高校,這樣的學生其實也是這所學校裡面精英中的精英,這樣子機會也是比較少的,所以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名校也是比較喜歡看到這樣的保送研究生的。


二、考研學生特點

那些考研的學生,雖然也有可能考上名校研究生,但是也許他們以前是從普通學校畢業的,他們能夠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僅僅能夠代表他們在考研的時候比較努力,但是並不能代表他們平時學習的狀態,這也是一個很有風險的事情。


饕餮視聽


一句話,我們多少年沒有培養出傑出的科研人才了,為了保研,多少本該正兒八經做學問的“學問人”各種那啥導師,別扯什麼平時成績,讀過書的都知道,大學不參加統考,成績老師說了算,完全可以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讓一個人“優秀”。既然你拿了全國人民的納稅錢,別人作為你衣食父母怎麼就不能通過考試來讀自己出了錢供養的學校。真的優秀的人還怕下場子真刀真槍的考一場嗎?真的優秀,再怎麼出意外也不可能把你大腦格式化吧?現在高校學風不正,多少個“翟天臨”就是我們這種走馬觀花貼金式的辦學風格造成的。ps身邊有個朋友剛保完研,自己說的大學玩了四年,就是自己家裡有關係,所以學校老師上成績的時候都特別懂事。高考你們不全國一張卷,搞圈子主義,到了研究生繼續。不覺得大談特談什麼他麼的公平,和諧,真的滑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