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華為現在一直模仿小米做生態鏈物聯網,你怎麼看?

扛精王中王


我是小米粉,也是華為粉。喜歡小米的系統與生態,喜歡華為的做工與拍照。

如果從IoT來說,小米其實是走在華為的前面的。如果從技術積累來說,華為是走在小米的前面的。

既然是生態物聯網,那麼這屬於IoT角度,從這個角度講,小米的確走在了華為前面。比如:

1、小米手機作為互聯網品牌,最初主攻線上;隨著互聯網紅利凸顯,華為將榮耀也打造成了互聯網品牌。

2、但是從物聯網的產品來看,路由器、電視盒子、電視機、穿戴設備等這些小米都走在了華為的前面,包括最近小米開始進行的智能家居的大小電器,其發展拓展速度也走在了華為的前面。據說最近華為也要搞電視了。不過這種差異,其實和雷軍的北京有關,從雷軍的順為資本早期投資的產品就可以看出,其在教育、生活等多個領域進行了投資佈局。

3、從物聯網的基礎設施來看,小米在雲服務領域的發展也快於華為,個人版的雲服務小米雲服務的體驗要強於華為。這和雷軍的經歷也有關係,畢竟其在金山工作多年,當年的金山快盤為小米雲服務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總體而言,小米作為最初的互聯網公司,利用了互聯網的包容性,讓各家產品接入其生態圈,佈局智能家居和物聯網,但是小米最近也在通過上市募集資金向科技研發領域佈局,畢竟沒有核心技術是不行的。華為作為中國的通信行業的科技公司,利用了其最擅長的科學技術的積澱,厚積薄發,但是華為最近也在通過軟件、雲服務、自有技術等發展物聯網和智能家居。兩家公司利用了自身的不同優勢,也在努力補自己的短板,兩家公司都是中國不可缺少的公司,共同進步、競爭才能讓中國發展更好。


李大輔導員


我不是黑華為,有些東西比較敏感,我覺得ioT小米是走在華為前面的。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來看:1.物聯網的產品,小米的產品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小米手機、電視、空調、小愛智能音響......物聯網的前一批探索者有在風口浪尖的樂視,緊接著是小米,華為次之,當然先後並不代表技術差距,但是作為一個有實力的公司,公司的目標也決定著它的航行方向。華為通訊那是世界首屈一指,所以他的實力可見一斑,手機現在也是炙手可熱。但是單指物聯網小米現在在國內也可以說是領跑著。小米手機大家都知道追求性價比,對於大部分來說是買得起,公司成立之初就是以性價比為宗旨俗話說薄利多銷才讓小米迅速崛起,積累資金經驗。如今的小米已經被大眾所接受。


科技嗚嗚車


好像好多人不理解這期中的區別!

小米的模式類似於承包一座山,然後在一小塊一小塊的承包出去,請人來種植一些農作物,然後打著小米的牌子去銷售!

華為的模式類似於,研究各種農作物的種子,然後銷售種子!

小米需要推廣自己品牌的農作物有多好!

華為需要推廣自己的種子有多好!

表面看起來都是搞農作物,本質上區別很大!

不存在什麼模仿不模仿的!

不知道米粉那些迷之自信哪裡來的?

沒錯,華為榮耀都會有一些類似小米的智能家居,但這又能代表什麼?

袁隆平等科學家研究雜交水稻就必須擁有自己實驗田,就必須用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種子種出一些稻穀!

難道袁隆平就是模仿農民種田了?


小城大道


小米不是第一家IOT品牌,蘋果和安卓很早就佈局了,但是手機絕對是IOT的最重要接口,雷軍是國內最早看到物聯網商機和幾乎空白的市場,華為和小米幾乎同時發力,同一年開始,但是方向完全不同,所以完全不存在抄襲,小米的思維方式是通過投資成立幾百家小米,華為的思維方式是聯合業界TOP企業,也就是說小米投資一些有前景的小企業,或者創造一些!小米對這些企業不控股份,但是所有商品共同研發,然後通過小米內測,所有研發出的商品都有統一的工業設計,售價一定比同行業低,可以與小愛同學和小米手機無縫接入!線下通過米家出售(相當成功),而且IOT還有一個重要的接口,那就是電視,中國電視目前誰最強?


華為Hilnk主要是選擇業界頂尖企業,這就與小米完全不同,但是質量絕對有保證,華為和這些企業展開合作,小企業是完全沒有任何機會入駐華為Hink的,目前與華為合作TOP品牌包括歐普、九陽、美的、科沃斯、720、公牛、海爾、老闆、方太、科大訊飛、中糧地產等。問題在於華為對於這些企業管控力較弱,或者說完全不參與研發,線下也是通過蘇寧、京東開設Hilnk專櫃,效果肯定不如米家!


物聯網並不是雷軍發明的,華米ov360都在做,但是雷軍做的最出色,雷軍永遠能抓住一點,雖然功能質量不如各個領域巨頭,但是絕對比巨頭便宜非常多,而且小米對於所有商品掌控力十足!米家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很多人覺得缺乏技術含量,無非就是賣賣雜貨,手機市場已經飽和,並且手機功能質量日益強大,消費者的換機頻率就會下降,轉型IOT是每個手機廠商思考的問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魅族、錘子這種公司已經和小米拉開了巨大的差距!你覺得當你購買了一套小米智能家居,還會換手機品牌嗎?


有些人喜歡看排行榜,小米IOT排名並不高,那是因為整個行業都在萌芽期,而且小米的商業模式是獨有的,並且進步迅猛,無論是華為、阿里雲、京東物聯都聯合巨頭,看似強大,但是小米的“生態鏈”是小米自己的!其他不叫生態鏈,只是提供了一個接口和平臺!雷軍的精明之處了就是繞開了中國互聯網三巨頭,沒有人可以複製!


用心生活的小Q


眾所周知,華為最擅長的就是自我檢討,對標業界最佳。在IOT領域,華為通過對標小米,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和問題,並快速調整改進。借鑑肯定是有,抄襲就談不上,靠抄襲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了。首先華為的生態是開放的生態,允許合格廠商接入,華為僅作技術加持和賦能,質量管控以及參與部分ID設計等,相比之下,小米的參股控股控品牌模式要封閉的多,和生態廠商是競爭關係,留給消費者的選擇也少之又少,同時品質也差強人意。另外,在AI賦能IOT的大趨勢下,華為的AI能力也是獨特並且領先的,從芯片到引擎再到雲端服務,端到端的能力構建,這點放眼全球,也沒幾家是華為的對手,更別提小米。

問這個問題是對生態有深深的誤解或者不瞭解生態,IOT不僅僅是生態產品,還有入口和連接產品,這兩類產品華為都做的比小米早,同時在業界基本是TOP領先水平。只不過生態產品佈局華為起步稍晚。但我相信,華為的開放和專業會吸引越來越多夥伴加入,超越小米是早晚的事。


小智大聯


首先不應該是模仿,因為這是一個項目,每一個有能力去開發研究,這個項目能力的公司,面對市場的紅利,也都想要搶的一塊市場份額,只是每個公司的佈局早晚而已,如果要說模仿的話,智能生態的概念最先帶火的應該是樂視,雖然已近夭折。智能生態家居的市場趨勢以及技術,已經日趨成熟,所以資本自己技術型公司下場,推動這個項目的速度,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有對比才有好的提升,市場上只有一種產品供你選擇的時候,你不得不買,但是市場上出現多種產品的時候,你就會思考那一個技術更先進,造型更完美,但到了最後技術外觀每家都很新穎的時候,你就會思考哪一家更便宜。所以說並不是一種模仿,因為從技術角度來講,創新度以及科技含量才是定奪是都為模仿的因素。





硬玩科技


先說下,海思一直是物聯網產品最大的芯片提供商之一。最典型的是號稱中國天網的攝像頭芯片。家用物聯網產品,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目前是人工智障和4g時代,哪裡談得上聯通萬物,雷軍發佈會智障音箱就把雷軍那層皮拔了個乾乾淨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b端才是下一個爆發點。騰訊內部報告和架構調整已經表明了這一趨勢和這家最大流量機器的態度。家用物聯網產品其實是雞肋,體驗極差,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那麼為什麼雷軍會吹家用物聯網產品?1,品類,是小米急需的。不要說什麼利潤率低,只要有生意做,就有錢掙。小米一直做的就是短平快項目。何況小米的產品並不便宜,白牌做成利潤品牌價。2,假公濟私,雷軍上市火線分紅自己99億,看得出,那個去搜狐應聘的雷軍,財務情況和對錢財的態度和他自己的人設還是有很大不同。自己控股公司,通過小米公司品牌銷售產品,利潤進了自己兜了,何樂而不為。如果競爭激烈,會不會出現掏空上市公司,包銷自己有股份的公司。怕也很難說。3,華為做是順理成章,因為他有真5g解決方案,能真正萬物互聯,因為不做,會便宜了博通高通。不做會讓市場劣幣驅逐良幣,不做在5g到來,真物聯家用產品出來時,市場上又是一堆洋大人的買辦在囂張。


天空1028873065505


當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人是別有意圖嗎?黑華為嗎?

 

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而華為作為目前全球第一通信設備供應商,是做網絡出身的,自然對通信網絡尤其是NB IoT(即基於運營商基站網絡的窄帶物聯網)有著先天的敏感度和專業性。華為的強項是在數據通信,而物聯網上的設備之間也必須是有數據通信的。所以華為目前主要是在做標準,將來你的設備只要符合了標準,都是可以接入物聯網並和其他設備聯通的。

 

物聯網是一條價值鏈很長的產業,涉及到芯片,傳感器,網絡模組等等很多模塊。長遠來說,物聯生態系統不會屬於任何一個企業!應該是大家都在一個統一的標準之下做自己擅長的產品,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品牌的產品,一樣可以搭建出一個適合自己的物聯網小生態系統。無論是小米的生態鏈物聯網還是華為的生態鏈物聯網,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繁榮富強,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而去做的。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是期待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加入物聯網行業。


書法酷愛者


不是這麼個說法的,雖然都是做物聯網,但我覺得華為和小米還是不一樣的。小米大部分事情做的就是單純的連接,把你家的門,我家的鎖什麼的串一串,全都用小米的loT技術標準打通,共用一個數據後臺,然後大家就算是物聯網了。還有就是小米的貼牌,有些東西自己不做,但是授權品牌和技術標準,這樣也算是加入小米智能設備生態圈裡面了,大家一起聯網。

華為也做這樣的物聯網,但人家本來就是通信技術公司,做的就是無線連接的事情。我以為華為的聯網比小米的來說,格局要大一點,做的東西要多點,技術要底層和強勢一點。家居設備和普通移動設備的聯網只是這種技術下的一部分應用實踐。所以,應該是沒有什麼可比性,談不上一直模仿。

華為本身就是通信聯網,現在又掌握了很多5G、物聯網的技術優勢,產品線也有很多,比如手機、音箱、路由器和手環等等,但流行的核心設備種類不多,還未形成物聯網生態鏈的價值。貌似就只有小米很有苗頭。所以,大家不管看誰在做物聯網、做智能設備生態,都覺得是在模仿小米,不可取。


-

“你覺得哪家更有實力做這個物聯網?”


初始值


各種關於智能家居的市場報告顯示,在未來數年,全球市場規模將增長至數千億美元,誘人蛋糕,個大廠商自然不會錯失,紛紛期待能分得一杯羹,特別全球智能手機放緩的趨勢下,包括蘋果、華為和小米等手機廠商均希望在智能手機以外,面向消費者類電子產品開闢一個新市場。

在手機廠商佈局中,蘋果和小米算是比較早的廠商,其中小米此前入股美的集團,到培育上百家智能硬件生態鏈企業,並於2016年推出“米家”這個獨立品牌,統籌發展智能家居設備,透過培育龐大的生態鏈企業,生產覆蓋了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種智能硬件。

從營收規模來看,在過去兩年,小米圍繞物聯網消費產品呈現成倍增長態勢,2015年營收僅為50億元增長到2017年235億,而今年三季度累計收入為289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

從生態規模來看,小米IoT平臺連接數超1.32億臺智能設備,AI智能助理小愛同學累計激活設備約1億臺,累計喚醒次數超80億,月活躍用戶數超3400萬。這是雷軍在2018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所透露的數據。

在此之前,小米所培育的龐大生態鏈這一模式受到不少爭議,如今IoT平臺連接了上億臺智能設備令到對手羨慕,且面向智能家居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獲得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在我看來,小米利用生態鏈已成功撬智能家居市場,也率先收割智能家居這一波紅利。

而華為,雖然也算比較早的廠商,但此前幾年並沒有小米那樣積極,但在今年,華為進度明顯開始加大步伐,智能家居成為華為消費者業務核心之一,包括打造智能生態圈,並多次提到希望在未來三年在這個生態體系下,創造百億美元流水戰略。以HiLink連接為核心,希望在3年內打造出全球最具價值的智能家居生態,如果得以實現,那麼將牢牢控制家庭入口,不過,看似美好的願景,但具有規模的廠商會甘心充當華為配角還需要市場驗證,比如海爾和美的等家電巨頭全線產品全部接入至華為這個生態體系值得商酌。

此外,華為智能音箱也是一款遲來的產品,國內智能音箱被阿里、小米和百度搶奪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留給其他玩家的機會似乎並不多。2018年第三季度國內智能音箱出貨總量是580萬臺,阿里、小米和百度合計為510萬臺,三者佔據全國88%的市場份額,對於華為等其他玩家來說,能否搶奪市場並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