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在去吃酒席,一般给多少钱会比较合适呢?

三番种植


农村吃酒席一般随礼多少合适?

我家是农村的,记得小时候我随礼的那种情景,在我爷爷那辈的时候有兄弟七个,我们就叫大爷,二爷,三爷这样排着叫,因为是山区,有几个爷爷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住的比较远,那时候我七八岁第一次去那么元吃酒席,像是二爷爷家的什么喜事,通知我们去吃酒席,我们这边要通知所有家族里的亲人每家去一个。当时家里就让我去的因为中间隔着一条大河,要座船当时船票不知道是一元还是五毛都忘记了,那时候爸爸一共给了我十二元,十元出礼,二元船票。

后来再大些村里有红白喜事,弟弟都和我挣着去,爸爸就说一人一次轮流着来,因为都知道酒席上有肉吃,还有平时在家吃不到的好吃的,到了九几年的时候我们都大了点,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了随礼的钱也从之前的时元涨到二十三十,记得家里都有份礼单上写的很清楚,比如说远房表叔家上次来我们家随礼是五十元,我家再去表叔家还礼也最少五十元。每次随礼爸爸都翻翻礼单。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就没有五十一百,农村最低都俩百了。有些地方的风俗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关系都不同,亲情,友谊同事,等等关系不同随礼也有所不同。


安漯


农村现在吃酒席,一般随礼多少才合适?

我是来自湘北的农村人,随礼多少钱才合适?这个我还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讲究礼尚往来,讲究人情世故。因此,人情开支必不可少。

以我个人经历,聊一聊农村的酒席随礼。

记得小时候,我是最喜欢去别人家里吃酒,吃酒就意味着可以敞开肚皮,吃顿饱饭,那个年代的人,都饿。去亲戚家,倒理所当然,去隔壁邻居家,就会经常遭到父母呵斥。那时候办酒,因为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基本上都是素菜为主,会有少量的鱼肉荤腥。办的酒席数量也少,随礼以实物为主,布匹,蛋,母鸡,面条等等,伴有少量现金,在五块钱之内,如果是一个生产队的,都是打白条,年终由生产队统一结账。

慢慢随着时间推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条件也开始好转,再来看农村酒席,已经可以和城市里的酒席媲美,甚至还超过。农村人实在,憨厚,酒席基本上都是以大鱼大肉为主,相反素菜只是起一个装饰作用,随礼也开始水涨船高,10块,20,50,100,……现在一般都是200,稍微关系亲近一点,就300,500,甚至成千上万了。

农村人讲面子,讲排场,不管是办酒席的菜肴,还是随礼的份子钱,都喜欢攀比,给现在的农村人带来了新的困扰。很多家庭,很多农民,可以说是因为人情开支,苦不堪言。

如今在我老家,政府部门为了狠刹人情风,出台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

我个人是人情开支的受害者,每年的人情开支大大超过了预期,也希望这股歪风邪气得到整治。但必要的婚丧嫁娶,还是觉得应该互助互帮,特别是需要大家援手的时候,不应袖手旁观。

有理有度的酒席,还是应该有,随礼的份子钱,参考现在的物价,我个人感觉200元之内比较合适。

既让主人酒水成本上不亏,体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让随礼者能承受,不会因为礼金多寡而纠结,怨声载道。





会哭的罂粟花


在我们这里农村吃酒席,如果亲戚关系比较近的,那都是500元、1000元都给过,如果是邻居关系的一般给200元。

酒席行礼,一般都看家庭收入、关系远近、去人多少等因素给钱,给多少是没有固定的。


我小时候三十多年前随大人去坐桌,那给多少钱我全不知道,但那时村里主家待客当天上午派专人来请人时,一般都会限定人数,一个半(就是一个大一一个小孩),二人(二个大人)。


2000年我开始给人行礼(同学结婚),那时比较大众的是50元和100元,50元我只出过二次,其余都是给的100元,当然,去吃饭都是我一个人去的。100元的礼我一直出到2008年,2008年之后再出礼,我给的都是200元。

记得我结婚时,我们村里街坊邻居有很多人出50元(在那时很正常,十多年前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出50元的礼境然来了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当时饭店每桌320元(10人桌),这是我见过的出礼最少来人最多的一次。

在我生活的生活区域河南省洛阳市,工资收入不高,所以行礼一般给的也不是很多,就在今年3月24日,身边一朋友姑娘待满月,我们去他家里看孩子时,每人都带了一箱牛奶或鸡蛋(价值100元左右),然后每人又给孩子300元的见面礼(我们事先商量好的)。今年4月7日,另一朋友给孙子待满月酒,我也是一箱特仑苏牛奶另加300元的见面礼。在我们这里,礼金达到300元已经是关系很不错的朋友了。


所以说,农村吃酒席,给多少礼金是没有限制的,关系好、亲戚近的,你就多给点;关系一般,你就少给点。主家不会计较这些的,主家待客图的是热闹、高兴,不会计算礼金多少。


再有就是,你今天给他出多少礼金,日后你们家过事需要待客时,人家还你多少礼金就是(礼上往来,多少无所谓)!



人在风上走


新农民川子为你答疑解惑!我们这边的酒席在去年还都是100元,但今年已经全部涨到了200元,我在五一假期吃了3天酒席,每家都是随200元的份子钱。按理说份子钱应该会按照过去的礼单计算。比如说别人来自己家里是50元,那去别人家里的时候只需要随上50元的礼金就可以了,但随着物价的不断增加,大家都在涨钱,只能随着大流跟着涨。

听奶奶说在60年代的时候,礼金才不过几毛钱,那个时候随上1元钱就是大礼了,而到了70年代的时候,礼金普遍都是2元、5元。在80年代的时候礼金普遍在10元左右,到了90年代的时候礼金就涨到了20元、30元。在新世纪初的时候礼金已经涨到了50元,在08年之后礼金普遍为100元,一直到去年都是100元,而在今年很多人已经将礼金提升到了200元。

不过也有一些人家还是随上100元,随上这么多钱也没什么,毕竟按照过去的礼金随的,只要随上的礼金不比人少,那就不会有什么人说的。毕竟吃酒席要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保证每个家庭都不会吃亏,但因为家里的孩子多少问题,所以还是会有吃亏的情况出现,一般农村人都不会计较。

在农村吃酒席需要看什么身份,这样才能知道随礼多少。如果是关系比较普通的家庭,只需要随上200元的礼金就行,但如果是朋友关系的话,那就需要随上300元或者500元的礼金。如果是亲戚的话,一般会根据亲情的远近,来决定到底随多少钱。如果是外甥这样的近亲,一般根据酒宴的类型,随上五千元一万元,其他的亲戚也要随上500元、1000元。

一般随礼还是讲究个人心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关系好的随多一点的,大家怎么看呢?


新农民川子




农村现在去吃酒席,一般给多少钱合适?农村办喜酒,一般都会封红包,那该封多少呢?封多了,自己心里也不爽,太少了,又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封多少。

像在我们家这边,去吃酒席都是要封红包的,一般都是看亲戚的一个远近来给红包。像我舅舅的儿子结婚了,请我们家过去,我妈就封了1000元,如果是隔了好几代的亲戚了,我妈一般会封两百。



还有,如果是我先办酒席。你来我这里只封了50块钱,那下次我去你那里也不会封很多的。如果是时间隔的不久,一般会封50或者100块钱还回去。如果隔开了六七年,就会给成200左右,也不会给太多。礼尚往来,都是这样。可能有的人就会觉得了,我家穷,倾尽了很多给了50,在他们眼里你家有钱,更应该给多。我认为这个想法是不行的,别人的钱也是辛苦挣的,不是夸大风来的。你给多少,别人也会还多少。



我们这边给钱,一般是最近亲戚的给最多,当然还有朋友,他们也可能给的多。一般村里的,不会给太多,具体金额还是看各个地方的情况吧。像我一个湖北朋友,她去喝喜酒,包的红包最低都是500或者1000,甚至有人2000,所以她说喝喜酒都把她喝穷了。而我一般去喝喜酒都是200,关系好的500。

其实我觉得给多少关键是看个人、地方吧,我觉得别人来参加你的婚礼,已经是最大的诚心了,钱多少无所谓,重要的是心意。像有人不远千里参加婚礼,给了200,你也不能说这个人不好吧。人家过来的时间、车费也花了不少呢。总之量力而行就好,都是礼尚往来的。


壮乡小美


农村出去吃酒席一般随多少钱的礼金,这个问题应该每个地区不一样,我们家乡一般关系好的邻居是200块钱,一般的乡里乡亲是100块钱。

一般有酒席的事情是家里小孩周岁生日,考大学,盖房子上梁,打发姑娘,娶媳妇,老人的六十六周岁,八十大寿,去世后三周年,虽然礼金不多,一二百块,但是事情多,大事小事,去捧场。一般家里所有人都去吃饭,有时候一桌能坐两家人,就是图个热闹。

我家先生的老家比我们家乡办事情多,小孩办12天或者满月,而且家里除了盖房子宴请,盖厦子猪圈之类的都要摆酒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家里没有事情的人家就开始制造事情,有一阵他们老家流行“手指房”,就是说在城里买房子摆酒席,问在哪里买的房子,就用手随便一指,就是那个方向。而且生宝宝不仅仅男方摆酒席,孩子的姥姥姥爷也摆酒席,打的条幅是喜得外孙,这个比我们家那边多。

像城市一般朋友之间走动随礼基本就是结婚,所以结婚一般是500块钱或者1000块钱。

农村不用随礼很多,重在参与,去帮帮忙。





淌过溪水采蘑菇


我说件真实的事情吧,亲身经历的。

今年春节爱女结婚,婆家湖南衡东县杨桥镇。我们一家人都过去了,亲身体验了一把湖南农村的民俗乡情,我真为他们点赞。

婚礼举办的头天晚上,亲家一家人都在包50元一个的红包,说是来客都有红包。我很好奇,随便问一下客人的礼金情况,亲家公说一般情况下客人都是随100元的礼金。男客除了返给红包外另外再给一包芙蓉王,女客一把雨伞🌂。客人如果再吃上一顿酒席,这些礼金肯定是赔钱的呀!

他们却说,娶媳妇了怎么可能赚钱呢。

这种民风我很欣赏。

不说我们这里的了,说出来给他们无法比。


红色老人


我在山东莱芜,在农村,一般是十块钱起步,我小的时候还有五块钱起步的,现在十块二十五十一百都会有。

因为现在整体经济状况也好了很多,在农村一百元是比较普遍的,如果是在单位上班,那么200块钱是比较普遍的。

但是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惯,比如我知道的在山东淄博,一般这种份子钱是300块,所以具体随多少钱,也是根据啊每个地方不同的习惯来的。就像同样是在山东,山东莱芜和山东淄博是不一样的。

拿我自己来讲,我的邻居刚刚生完小孩儿,那以前我们并不认识,只是一个单纯的邻居关系。但是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呀,以后要跟邻居长期来相处的。为了表达我的诚意和祝福 要把自己摆在一个亲戚的位置上。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综合各种因素吧,取中随了200元份子钱。大家以后就可以常来常往,也有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的发展其实是越来越快了,大家的生活也是越来越讲究。可能在之前随份子之后,你是在主家家里吃饭,所以说开销就比较小,但是现在一般都会选择在饭店,那么份子钱太少的话也会比较尴尬。虽然在农村常说钱场不如人场,但我们也要承认,通过份子钱的多少也能看出两个人的私交或者是情感。

所以份子钱的多少也是取决于私交,一般的话可以随大流,但是私交比较好的,还是要特别注意。

最后,随份子其实是你来我往的事情,有来有往,两个人才会相处的越来越好。所以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情感最重要。



琵琶小妖女呀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不管谁家里办事我们只需要随上20块钱就可以去那随便吃,而且那时候因为平常生活清贫很少能吃到肉,只有等到谁家办酒席才会吃到香喷喷的肉,所以小的时候总是盼望着谁家能娶媳妇谁家能办寿宴,那样的话就可以安慰自己的肚子了。在中国办酒席随份子钱是一个民风风俗,而且随份子钱也是一种人与人交际的方法,不同的人随的份子钱还不一样,关系非常好随的多,关系一般随的就大众化,也就是说从份子钱就能够看出你们的关系亲疏,同时也能看出一个人对你的重视程度吧!但是过去农村随礼多数都是图个热闹捧个人场,现在农村办酒席随份子钱已经明显脱离了农村的民风有点变质了,以前人们只是单纯的贺礼了,但是现在除了婚丧嫁娶之外,学子宴、满月宴、生日宴等等层出不穷的办酒席借口,让很多农村人倍感压力,让这个农村酒席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但现在在农村吃酒席,一般给多少钱比较合适呢?咱们就从以下三点来进行分析:

一,关系亲多随点、关系一般随大流

其实每回你们随完礼,主人家都是回去要翻阅一番,看看大家都随了多少钱,等到下回你家办事情的时候就会按照这个礼金在给你回过去,这也叫礼尚往来。不要小看你随礼的多少,随礼都是记在人情簿上的,你们关系好的话这礼金自然就不能少了,要是少了人家主人家该想你们之间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在我们村子现在的行情就是,如果跟主人家关系好就会随500元,当然有财大气粗随1000的但是比较少,关系一般的也就200元,像过去随100,50元的基本是没有了,毕竟现在这物价水涨船高,原先200块钱可以办一桌,现在500块钱在农村也就能办一桌最一般的,总不能随的太寒蝉让主人家寒了心吧,所以建议如果是村里办酒席的话关系好500元,关系一般200元就够了。

二,“百家客”随风俗

说起百家客就是过去村里谁家有事办酒席,那么我们认识的不认识的就会一家人全都参加,而且随的是一份礼金,这个礼金的大小跟那些亲戚朋友随的礼金不一样,可以根据村里的风俗传统来进行随礼,我们村过去百家客随礼就是30元,50元,但现在的百家客都是最少100元,或者200元了,也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一家人去你在拿个30元、50元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如果是百家客的话,随100元或者200元就行。

三,随礼量力而行

以前随礼是在婚丧嫁娶这些大事上随礼,现在的随礼五花八门,创意也层出不穷实在是让很多农村人承受不了,记得我爸爸去年一个8月份,学子宴、寿宴还有婚宴总共随出了6000元,我爸一个月才挣3000多块钱,相当于两个月工资随没了,这也确实让人压力山大,但都是一个村的不去还不好,只能硬着头皮去了。如果手里有钱还好,如果没钱的话,就真的量力而行了,不能让一个礼金压垮了你的生活,所以如果你有能力就多随一点,如果能力有限的话就量力而行,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因为现在随礼不是都能收回来的,这也相当于投资需谨慎了,毕竟现在的人谁能说的清呢。

以上是对农村现在去吃酒席,一般给多少钱会比较合适呢?的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条友们还有更好的建议,可以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乡村关中


十里不同乡,

百里不同俗。

在农村,风俗习惯相差很多。随份子吃酒席也是千差万别,钱数多少等等不一。

我结婚的时候,随份子的最多30元,一般同事10,20元。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工资每月收入大约400元左右,各家各户日子过的都挺紧巴。


那时在我们当地,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工矿企业少,没有关系还没有机会进厂打工,能在工厂打工的很少,村里人都很羡慕,大部分人都是土里刨食,脑子灵光的就倒腾点服装做点小生意挣点钱养家。

冬天,腊月里,父亲张罗着找人把他辛苦一年养大的大肥猪杀了,以备招待族人,村人,及亲朋好友。满脸油光的胖厨子对这头猪很满意,眼睛迷成一条缝,连声称赞父亲养的猪膘厚解馋。

傍晚,我单位贺喜吃喜酒的人来了。从县城厂子到村里30里路,车间主任同事计二三十人,全部自行车代步,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直奔俺的小村庄,胡同里自行车摆的满满当当,把个厨子累的满头大汗!


我们这里,地势平坦,离县城较近,风俗民情比较开明,人情份子钱近几年虽然偏多,但还说的过去,几百元不等。

但到了南部山区,份子钱重,浪费大。

红白事就是吃的盛会,不是全家,而是全村倾巢而出,全去吃酒席。而且桌子上不见青菜,全是肉。浪费巨大。

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