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小廁所反映大民生,知道嗎?成都的廁所都上了“央視”了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一直在以釘釘子精神推進“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一、人性化佈局比例、環境優美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科學規劃佈局是實施城鄉“廁所革命”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要從源頭解決公廁數量不足、分佈不合理等問題。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城市的底色是宜居性。可以說,廁所看似不登大雅之堂,卻最能體現個體尊嚴。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過去,成都的公廁蹲位比例大部分為1:1,有的甚至女少男多。經過改革後,《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在去年出爐,合理配置男女廁比例,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比例提高到3:2。

女性15分鐘等一個廁所的現象大幅度降低,不僅僅是女性公共場所如廁需求的滿足,更是城市管理人性化與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

不僅如此,公廁的“軟件”設施和服務水平也在持續跟進。一改常人對廁所的不好印象。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位於武侯祠旁的錦裡公廁不僅乾淨衛生,環境清新,還頗有老成都傳統韻味。公廁門外設置影壁、花窗、花籃、鳥籠等,一派鳥語花香;睡蓮裝點水槽,靜謐而悠長;古色古香的圈椅和桌子還可供遊人休憩。“我剛才路過這裡還以為是茶館,誰知道竟是廁所!”外地遊客連連驚歎。

二、公廁也有互聯網+的高科技元素

通過手機客戶端的APP就能精準定位和實時反饋公廁信息,讓人們可以在成都城管APP上找到最近公廁。

部分公廁內,門旁的顯示屏記錄著公廁進入人次,當達到特定數目後,將發送信息提醒片區管理員和環衛公司進行及時保潔。只有保潔員打掃完畢,按下警示系統上的綠色按鈕,系統才會消除提示信息。

三、729座環衛公廁,24小時向公眾開放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市共有729座環衛公廁24小時向公眾開放,24小時開放比例為45%;其中,五城區及成都高新區共有436座環衛公廁24小時向公眾開放,24小時開放比例為77%。

每座環衛公廁增設2-3個導向標誌牌(含夜間燈箱標誌牌),方便群眾找公廁;全市212座環衛公廁配有衛生紙、洗手液、幹手器,全市A級旅遊景區、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廁所以及公園廁所配齊衛生紙、擦手紙、洗手液等。

四、廁所革命實例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杜甫草堂公廁:

傳統風格兼具現代功能

在杜甫草堂,有一間“集美貌於一身”的特色公廁!濃墨重彩的古風建築、清一色的川西四合院,廁所內還設有獨立母嬰室、飲水設備、公共電話、行李寄存櫃.....杜甫草堂內這三寸天地,充分體現了成都這座城市的人文關懷。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高升橋小遊園公廁:

“紅外線監控”管理更規範

武侯祠大街高升橋小遊園公廁,是成都市第一個試點配置公廁紅外線監控預潔系統的公廁。

紅外線預潔系統不僅實時對人流量動態進行統計,還兼具對清掃條件的實時判斷和提醒功能。

每進入50個人,系統會發出提示音,提醒保潔員進行保潔,打掃完畢,保潔員必須按下警示系統上的綠色按鈕,系統才會消除提示信息。此外也可通過環衛監督數字平臺,對各公廁實行跟蹤式保潔監督。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成都的“網紅廁所”登上央視新聞頻道:廁所革命

錦繡天府電視塔公廁:

高品質人性化設計

而在成華區,錦繡天府電視塔對面也有一座人性化的小公廁。

大廳內設有專門供殘疾人使用的獨立衛生間,三個不同尺寸的馬桶可以滿足殘疾老人和小孩使用。除了傳統的扶手之外,還有一個緊急按鈕,當有老年人在衛生間內摔倒或發生意外時就可以使用緊急按鈕求救。

小孩的家長上廁所也非常的方便,大廳內有專門可移動的兒童座椅,在廁位附近安放好小朋友後就可以專心上廁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