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在闲谈过程中,经常有人质疑现在的扶贫政策,认为有些优惠措施不是太好了,简直就是花冤枉钱。比如,有一个深度贫困村,分散居住着300多户人,因为当地没有主导产业,不可能利用主导产业脱贫,因此上,相关部门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个村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但是这几年,这个村通过申请,已经修通了通组路,80%以上的串户路都已经水泥硬化,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很多人不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有的人提出:既然这个地方条件这么差,就全部易地搬迁得了,何必还要搞基础设施建设呢?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首先,一个地方的迁移,除了特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一般人很难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需要一个过程。农民都是很现实的,只要觉得政策好,就会合理利用政策。然而,总有一部分人缩手缩脚,畏难心理很重,总怕迁移到新的地方没有生活来源,还是留在老家最保险。事实上,基本上每个人都不会嫌弃自己的老家不好,祖祖辈辈都生活下来了,自己就不能坚持下去吗?这种心理作用,导致了不可能按照正常速度全部离开。

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第二,农民没有钱,装修费都没有办法支付。况且,即便住进城里,每年需要支付几万的物业费、取暖费、水电费等,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有些人宁愿再穷也不愿意解释离开老家。

第三,现在的修路,也是为了未来的产业路准备的。未来的农村,应该是一大块耕地由少数几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经营管理,如果没有路,农产品就卖不出去,就没有人愿意发展。再说,易地搬迁以后,原有的耕地还是由原来的承包户承包经营,搬迁户完全可以在播种、管理和收获季节回来几天,最起码能够够吃或者赚一点钱。

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如果在这些人没有迁移以前修路,开支会更少。因为修路都是为了大家的利益,占用的耕地、林地等基本上没有费用,当地人也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活力。如果这些人真的都搬走了,修路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益处,难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贫困山区可以易地搬迁,还给修公路?不是花冤枉钱吗?

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因素导致的矛盾体,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既得利益一直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让农民自己去挑选,本能地接受和实施,才是自主脱贫的动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