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齊發力,風行正在打破邊界

今年初,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6.48億,這個數字甚至高於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的6.12億。短視頻的風口吹了兩年終於吹成了氣候。

這場氣候所帶來的巨大價值和收益都歸了移動端,但大屏端有沒有可能分一杯羹呢?風行走在了探索的前列,專為大屏端開發的橙子短視頻在OTT/IPTV/DVB三端渠道都已上線。

過去一年多,和很多互聯網電視企業一樣,風行面臨內生需求與外在賦能兩個維度的挑戰。前者的挑戰是,人口紅利消耗殆盡,用戶增量市場趨於飽和,必須回頭向存量市場要效益,運營是關鍵;後者的挑戰是,如何通過新技術為產業賦能,如何讓核心能力走出舒適區,發現更大的市場。

基於此,風行去年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戰略調整,6月發佈FUNUI4.0系統,發起FUN OTT Cycle運營聯盟;12月又提出F+ 戰略,從媒體平臺轉型為運營服務商。短視頻只是其增強戰鬥力的手段之一,而在短視頻之外,風行正在多條線並進。

OTT/IPTV/DVB齊發力,風行正在打破邊界

風行整合營銷中心總經理雷蘊

越來越輕的風行

回顧2018年的互聯網電視市場,戰略調整已經成為玩家們的規定動作,幾乎每家企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轉型。風行的不同在於,在一個硬件終端企業下場廝殺的戰場上,它正變得越來越輕,不管是去年6月,還是12月,兩場重要的會議上,風行對硬件隻字未提。

在接受流媒體網記者採訪時,風行整合營銷中心總經理雷蘊表示,就去硬件化這件事上,風行做得很徹底。早在2015年風行就將硬件、軟件進行了隔離,風行多媒體負責風行電視的銷售和市場推廣,而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家運營服務商,內容、平臺、系統、技術、營銷產品體系等是其主要發力點。“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一個輕資產的生意模式”,雷蘊說,“我們的核心關注點一方面在於如何開發出一個更好的操作系統,能適配到各類電視品牌和場景中;另一方面則在於如何運營它,產生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如果將有限的精力進行量化的話,雷蘊透露,風行絕大部分的精力都專注於FUNUI操作系統及內容運營服務。這樣的投入比也帶來了相應的結果反饋——風行FUNUI操作系統最大的激活量不是來自風行電視,而是來自非風行自有品牌電視。目前風行已與國內多家電視主機廠和電視板卡廠商達成合作,通過在電視整機和電視板卡中預裝FUNUI操作系統,快速推動終端業務發展,提升用戶觸達率。

終端覆蓋方式的多樣化,讓風行的用戶規模和活躍用戶都得到了顯著提升。而在OS輸出能觸達到的用戶之外,風行也在思考如何影響到更多的用戶?於是風行在大屏端的APK矩陣應運而生,涵蓋橙子視頻、風行影視TV、橙子教育、橙子樂園等。而這些內容不僅出現在智能電視的應用商城,也在IPTV、DVB端以專區的形式呈現。

OTT/IPTV/DVB齊發力,風行正在打破邊界

在雷蘊看來,大屏就是一張屏,OTT/IPTV/DVB只是接觸用戶的管道不同而已,但未來一定會向融合的方向演進。而將身份定位更新為專業的全渠道內容運營服務商的風行,將不再僅固守OTT這一畝田,也將在IPTV、DVB開墾。

除了內容運營服務之外,風行也致力於通過大屏端廣告營銷服務為IPTV、DVB運營商進行商業賦能,通過促進OTT/DVB/IPTV在營銷領域的創新融合,進一步助力電視媒體的創新與發展。

覆蓋近千萬用戶的橙子短視頻

隨著運營服務工作的逐步延展,風行發現,在拓展用戶規模,豐富傳播手段和提升服務品質方面,還有很多事可做。

以橙子短視頻為例,它於2018年上線,是全網首款大屏精品短視頻,但這並不是一款拍腦袋蹦出來的產品,從孵化到推向全網,經歷了風行內部的數據驗證。雷蘊透露,風行一路從PC到移動,內容都採用了長短視頻結合的方式。

在運營過程當中,風行發現一些短視頻內容得到了用戶的良性反饋,譬如熱點資訊、影視綜的片花及電競遊戲等,因而試圖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大屏端。

而大屏端的短視頻最初形態也並不是一款大屏端的獨立APP,是放置進了FUNUI體系內,經過大約一年的運營服務之後,基於大量的良性數據反饋,發現許多用戶都有觀看短視頻的訴求,風行才單獨把它抽離成一個APP,分發到OTT/IPTV/DVB全網大屏。

和移動端的短視頻應用不同,大屏端的短視頻只有精品路線這一條路可走。由於大屏對內容審核的高規格、嚴要求,註定了大屏端的短視頻是一個漏斗型的更新量,準備的內容很多,但過審的有限,即使每天能有5000條的更新量,也沒辦法和PC、移動端大水漫灌的內容量相比。雷蘊說,“5000條的更新量就決定了只能做精品內容,要儘量在這其中將內容玩出花來。”

目前,橙子短視頻的內容源主要是將優質、精品的PGC短視頻內容及自制內容進行整合,專注在生活、美食、娛樂領域。已入駐酷開、TCL、長虹、海爾等OTT渠道及山東海看和湖北廣電等IPTV、DVB渠道,大屏全網已覆蓋了近千萬左右的用戶量,人均每日播放次數達到21次,播放時長達到49分鐘,在風行大屏的運營佔比、用戶收視佔比和播放量上均表現亮眼。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渠道用戶的使用習慣差異巨大。雷蘊表示,風行對每個渠道都做了數據分析,發現不同的渠道品類的熱度指數不同,用戶的粘性也會不一樣。以湖北廣電DVB渠道為例,如果把整個OTT當成一個大渠道來看的話,湖北廣電的用戶粘性是OTT渠道的兩倍,人均時長達到98.9分鐘,人均觀看次數達到44.7次,成績表現十分不俗。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一方面在於DVB的點播資源沒有OTT豐富,另一方面則在於,OTT的用戶往往觸網較為豐富,且短視頻在移動端已是較成熟的產品形態,以至其在大屏OTT端的表現不夠突出。但也可以看到,短視頻在傳統大屏渠道上,依然值得深挖。

而IPTV側的用戶粘性則介於OTT、DVB二者之間。風行目前已在全國多省的IPTV上線了橙子短視頻,以山東海看為例,橙子短視頻拓寬了海看TV的內容邊界,同時山東海看也為橙子短視頻提供了健康生活類內容,形成了雙向合作模式。

當然,橙子短視頻只是目前風行向大屏全網推出的內容產品之一,除此之外,大屏教育類產品橙子樂園也已在OTT/IPTV/DVB上線,雷蘊透露,在內容領域未來風行還將進行更多嘗試。

聚視SSP助力IPTV/DVB價值挖掘

內容的延展是風行著力推進的工作,但絕不是全部。雷蘊從三個方面剖析了風行2019年在大屏端的主要發力點:

一是拓展FUNUI的激活量以及ARPU值,這是基礎也是核心;二是壯大大屏內容矩陣,提升用戶覆蓋和VV,譬如短視頻業務,這關係到手裡的牌面夠不夠廣;三是多渠道推進聚視SSP廣告平臺,這或將成為風行未來在大屏端最大的收入增長來源之一。

如果將第一點看作風行的老業務,那麼第二和第三點則可視為風行的新業務。前文對短視頻已進行了詳細解析,那麼,聚視SSP廣告平臺又是什麼?

簡言之,F+聚視SSP廣告平臺是風行針對大屏端的廣告變現,推出的創新廣告產品。風行通過F+聚視SSP打破了IPTV、DVB封閉的運營體系,首次實現大屏泛OTT(OTT/IPTV/DVB)的IGRP(互聯網電視總收視點數)售賣,通過將覆蓋在大小屏、各終端的流量統一匯聚在F+聚視SSP平臺上進行分類、管理與售賣,為廣告主提供跨屏跨媒體內容的場景營銷服務。

雷蘊分析,目前,OTT市場的廣告增長幅度非常快,2018年已接近60億,但IPTV用戶規模已達2.67億,廣告份額佔比卻依然有限。針對這個割裂又分散的市場,F+聚視SSP平臺提供了基於專網的IGRP廣告解決方案。這既保證了IPTV、DVB專網的完全性和可控性,不影響專網的數據安全和要求,同時又實現了第三方實時數據監測的效果,更好地實現監測觸達、頻控策略和樣本控制,提高了IPTV、DVB的廣告變現率,真正將IPTV、DVB納入到泛OTT的營銷新生態中來。

目前,風行已經與全國多地的IPTV、DVB運營商展開了廣告投放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湖南IPTV、貴州廣電、湖北廣電、青島廣電、昆明廣電等,這將進一步推動大屏價值挖掘,為大屏營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說,風行從去年至今,一直處於不斷進化延展中,標籤不斷翻新。作為一家全渠道的內容運營服務商,OTT只是其業務的一部分,IPTV、DVB也成為其進擊的方向,這也為國內電視媒體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即將於5月8-9日舉辦的齊魯論道上,風行整合營銷中心總經理雷蘊將在9日上午的主論壇上,現場分享風行在助力電視媒體創新與發展中的探索嘗試與成功經驗,風行也將在論道展區對相關業務產品進行展示,敬請期待。

更多精彩行業資訊請關注流媒體網微信公眾號和今日流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