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漫談秋季逐漸氣溫下降的原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漫談秋季逐漸氣溫下降的原因

兩廣沿海地區和海南島北部則更要到立冬節氣(公曆11月7日或8日)前後方感秋涼,海南島南部則在大雪節氣(公曆12月6日、7日或8日)前後才夏去秋來,那是我國東北地區都已入冬約三個月,已是隆冬時節了。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漫談秋季逐漸氣溫下降的原因

對秋季的到來,我們感受比較直觀的,應該還是冷空氣影響下的降溫。秋季氣溫下降的原因,一是秋季北半球太陽高度角度越來越低,地球表面獲得的太陽熱能漸漸減少,二是影響我國的北方冷空氣開始活躍,頻繁南下。一次次冷空氣南下,常常造成一次次降雨,並使溫度一次次降低,所以民間有“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秋雨一場寒”之說。

處暑後風雨

[ 宋 ] 仇 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意思是:大風伴著大驟雨,將殘暑一掃而空,天氣霎時就變得涼爽起來。處暑期間,雖然我國大部分地方尚未入秋,天氣仍較炎熱,但如果有冷空氣南下併產生降水,則炎涼轉換隻在頃刻之中。“疾風”“急雨”,溫度變化大,都說明這是一次冷空氣影響的結果。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漫談秋季逐漸氣溫下降的原因

隨著秋意漸濃,冷空氣的強度也越來越強,引起的降溫也不再是是“一場秋雨一場涼”,而是“一場秋雨一場寒”了,而此時的雨則有一個詩意的名字——寒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