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在大農業時代,河南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區域,是星漢燦爛的文明高地,數千年的糧倉,風雲變化的古戰場,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河南前省委書記徐光春說:“一卷河南志,半部中國史……數千年來,這一地區的政治安危關乎天下興亡,經濟起伏關乎國家強弱,文化盛衰關乎民族榮辱”。河南是中國的腹地和福地,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襁褓”。中華文明的第一緒晨曦,第一次開蒙,第一場冠笄洗禮,都肇始於此。

後世不管風雲如何變換,日月怎樣星移斗轉,河南大,大河南,仍是中華文明史大舞臺的主角和主演。

仔細研究文明史,我們會發現,河南並不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但它是最重要的發祥地。中華文明正是通過它的助產、催化、發酵,才走向全黃河流域、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文明的起源有同於生命的起源,離不開水,縱觀人類四大古老文明,無一不是沿河而發祥。每個民族追溯濫觴,都有一條原初的母親河。很多人認為,中國母親河的濫觴是渭河。哪裡植被茂盛,水土豐腴。渭河兩岸孕育了華夏文明。千年過後,這裡卻是溝壑縱橫,落後貧瘠,時移世易令人感慨。

翻開史書,周禮、秦制、漢習、唐風,四大王朝皆興於關中,這裡面有著歷史的某種必然性。關中地處北緯34度上下,海拔500米左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四方雄關環繞,也是著名的“天府之國”。從渭水流域發跡的炎黃部落,慢慢的向東延展,文明進入了黃河時代,河南的重頭戲也就來了。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母親河的話,那麼,河南就是泱泱華夏大家族中的長子啦!

黃河在河南境內流經700多公里,文明有賴於黃河不羈的流淌,民生也有賴於黃河泥沙所建築的溫床。

浩蕩奔放的母親河一一黃河,把最精華、最靈秀的部分留給了中原,貽予了河南,也為河洛文化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易經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論語》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河洛文化,顧名思義,是指存在於黃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稱為洛陽盆地或洛陽平原)為中心的區域性古代文化。河洛文化的出現,標誌中華文化向前跳躍了一大步,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並逐漸覆蓋整個黃河流域;這也標誌著中華文明的大跨越,進入到了飛躍的階段;之後南北縱橫,東西跨越,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匯聚一體,文明進入到了初步繁榮擴張,乃至更高階段。

如果說吳越風流多才子;蘇杭二州出佳人;燕趙易水多義士;齊魯大地多好漢;荊楚風物多豪傑。那麼,對比之下,河南出的就是王侯將相。

河南的宰相是全國之最。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所謂宰相,宰執天下,權柄極重。而河南歷來是名相的搖籃:奴隸宰相伊尹、開周名相姜子牙、佩六國相印的蘇秦、奇貨可居的一代權相呂不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奠基之相李斯、精於謀事又精於謀身的漢相陳平、漢室中興第一相鄧禹、挽狂瀾於即倒的東晉宰相謝安、開唐功相長孫無忌、“救時宰相”姚崇、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河南宰相真是數不勝數。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河南名人多,名都也多。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有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四個。此外,河南新鄭、濮陽、禹州、許昌、湯陰、商丘、淇縣、南陽、鄧州、沁陽等11個城市在歷史上都曾作過都城,中原大地匯聚了最密集的古都群。作為千年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河南這片大地,有太多的陳跡可供尋覓,有太多的故事可供傳說,有太多的遺址可供憑弔,也有太多的線索可供探究,更有太多的故事可為傳奇、演繹。

我的地鄰,新鄉市下轄的兩個縣——延津和原陽。原陽號稱宰相之鄉,在原陽時,我特地去了古博浪沙遺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故事在史書上只是驚鴻一瞥,卻能夠傳唱千年。秦始皇東巡,同是見識天下威嚴,三個年輕人各自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楚國的流亡貴族青年項羽發出了霸氣的宣言:“彼可取而代之”;混混出生的劉邦則充滿了對錦衣玉食的羨慕:“大丈夫當如是也”!河南人張良則實施了極其危險的致命椎殺,夥同力士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雖然最後鐵錘誤中副車,但張良一擊驚天的氣魄,還是刻在了史書之上。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漫談“河南大,大河南”

在原陽古博浪沙遺址徜徉,我不由想起了周恩來

總理的一首詩:“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概括性和時代感極強。中原逐鹿,博浪椎秦,一副中原亂世圖在十個字裡徐徐展開。

在中華文明的巍峨大廈中,很多省份只是傢俱、盆景或者裝飾,美則美矣,卻不關鍵。只有晉、陝、魯、豫少數幾個省才是四梁八柱,其中尤以河南這根頂樑柱最為關鍵。頂樑柱一斷,房子肯定出大事。因此自古以來,其他省份受災是癬疥之疾、皮毛微恙,一旦災難蔓延到河南,立刻就成了心腹之患、骨髓之痛,河南的大面積受災往往預兆著全國性的災難即將到來。

在亂世中,只要河南不亂,江山大局還穩得住,一旦河南陷落,席捲天下的禍亂就為時不遠了。正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東漢、西晉和北宋這些定都河南的王朝,伴隨著王朝沒落的,是中華民族無盡的屈辱和混亂,歷史上很著名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靖康之恥”都發生在豫州這片大地上。儘管時而出現冉閔、岳飛這樣的人物,但不過是血雨腥風中的一道道孤單身影。

(此文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