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近現代名人——李達三

李達三(公元1895年—1973年),又名道南,以字行,納西族,今雲南省麗江市人。出生於商業世家,民族工商業家。據《李氏宗譜》記載:“祖籍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始祖兄弟二人來到雲南麗江。始祖應木氏土司邀留麗江雪山書院教書。另一祖前往騰衝謀生,麗江後代每逢家祭和清明上墳時朝騰衝方向一拜,以示悼念。”從始祖李補到李達三已是第十代。由此推斷,李世始祖李補兄弟當在清康熙年間來到麗江。

明代以來,隨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向藏區擴張,促進了麗江和藏區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使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茶馬古道進一步拓展。木氏土司向藏區用兵的同時,開闢商貿通道,為滇、川、藏商貿交往提供便利條件,以促進商品交換、物資交流,活躍藏區經濟,也促進了麗江商業的繁榮。這時期,不僅木氏土司與藏區進行商業貿易外,在納西族民間也出現了到藏區經商致富的納西族商人。

清鹹、同年間,李達三的祖父李銓攜家到德欽[原名阿墩子,1935年以“德欽林”(林:藏語,意為寺院)之音,改稱為德欽;1956年9月11日設置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劃屬迪慶州。今屬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做皮革手藝。此時,德欽已經成為滇、川、藏商品集散地。每年秋冬季節,是昇平鎮商業貿易旺季,川、康、甘、青、藏等地的藏民前來朝拜太子雪山,帶來大批商貨藥材,在這裡進行交易。李銓看中德欽地利人和,改營山貨藥材,幾年間生意越做越大。清朝末年,李銓的長子李鴻芬,在麗江開設商號“永興號”,並在德欽、昌都(今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拉薩設立分號,成為當時在麗江和藏區享有盛譽的大商號之一。李鴻芬有三個弟弟:李鴻藻、李鴻儀、李鴻鈞,他讓三個弟弟分別管理各地分號和從麗江到拉薩的馬幫運輸。兄弟四人齊心合力、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永興號”蒸蒸日上。

李達三幼年時,只讀過幾年私塾。李達三17歲時,伯父李鴻芬見他勤學好問、耿直誠實,便命他去協助管理德欽分號,好讓他在艱苦環境和商業活動中得到鍛鍊。1923年,28歲的李達三升任德欽分號經理。這期間,他曾數次跟隨馬幫往返於茶馬古道,到康地(民國時的川邊特別區西康省,轄地大部屬今西藏自治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後,劃歸四川省。現主要為四川省甘孜州、雅安市、阿壩州、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等之轄地)、察隅(今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昌都、拉薩等地,考察商情、民情,結識了許多藏族商人、頭人、喇嘛、活佛。

民國十九年(1930年),“永興號”分家後,李達三創建了“達記”商號,堂弟李濟南(字勝三)承襲了“永興號”字號(直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李濟南家位於古城大石橋旁的商鋪還掛有“永興號”牌匾),李耀南(字震三),則設立“永順興”商號,設號昆明。李冠南(字甲三)、李雁南(字澤三)、李興南(字立三)等人,仍承祖業,行走於茶馬古道,進行商貿活動。

“達記”商號承襲“永興號”的經營模式,仍主營藏區與內地間的山貨藥材(貝母、蟲草、鹿茸、麝香、藏紅花等)生意,但規模更加擴大,西至西藏拉薩直到印度加爾各達,東至北京、上海。由於李達三豪爽、豁達、講信用,逐漸成為當時麗江大商家之一。抗戰時期,麗江成為滇、川、康、藏貿易集散重鎮(據《麗江文史》記載,在抗日戰爭期間,麗江納西人在茶馬古道上做生的商號達到了近兩千家)。在萬商雲集、財貿廣開的優越條件下,李達三的商業迅猛發展,相繼在德欽、昌都、康定,拉薩、印度加爾各答等地設分號,派專人經營,從麗江、下關(今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關鎮)等地運茶葉、臘肉、粉絲、銅器等進入藏區,又由藏區運山貨藥材及印度疋條(是指從每匹面料頭上或尾部剪下來的,約10—30cm左右的小布條,大家就叫匹條。 匹條一般是工廠用來看面料缸差、邊中色差和麵料手感外觀的工廠留樣。)、呢絨等到內地,由自家馬幫運輸,來往不斷。正如他常說,我們做事,不論大事小事,都要講誠信。有誠信,就會有許許多多的朋友。1938年以後,“達記”的資本更加雄厚,在藏商中有很高的威信,藏商和內地客商都願與他合作,運來的貨物,也交給他全權經營。

“達記”商號的馬幫最多時有300多匹騾馬,一年進藏一次,一般往返於麗江與西藏拉薩之間。過去進藏馬幫路途遙遠艱辛,還要防備野獸襲擊、土匪搶擊,因此每人都配備一杆步槍,槍枝多達四五十隻。為穩定馬幫隊伍,李達三對連續趕馬三年的夥計給一匹馬的馬馱位子,讓其往返進點貨,做點自己的小生意。他深知首先要與藏區搞好關係,取得藏民的信任,進藏馬幫就能一路暢通無阻,通過與各寺院以茶交友,大寺3—5馱,小寺1—2馱;二是與沿途的藏民交友,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每當“達記”馬幫進藏或返麗的季節,許多藏民趕幾里路在古道旁搭帳篷等候,託請馬幫買一些日用品,如一包針、一把剪刀、一塊布料等,他叮囑馬鍋頭要——記錄在案,並告知藏民大致返程日期。馬幫返程時,一定要將所託之物——送到藏民手中,決不能失信。“達記”馬幫往返藏區幾十年,從未發生過被土匪搶劫之事。李達三是麗江家喻戶曉的富商大戶,他的商號遍及藏區各地,還遠達印度加爾各達,重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他的代理商。

上世紀四十年代,麗江民族工商界興起了一個官商合辦廠礦的熱潮。這期間,李達三先後獨資經營和投資合辦了下橋頭銅廠、六區大東銀廠、奉科水銀廠、德欽和石鼓的石棉廠、貢山高翠華雲母廠、中甸水晶廠、麗江羊見造紙廠、永勝米釐銅廠、白沙玉湖犛牛場、麗江大華松香廠等十多個地方廠礦。這些廠礦規模不大,技術裝備也有限,但在其自身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對邊疆的開發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0年,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為打破日本帝國主義的封鎖,打通一條國際運輸通道,國民政府責成交通部勘察中印公路。由於擬定中的中印公路經過察隅等藏族地區,地方官便請李達三出面協調,以取得沿線藏族頭人和群眾的支持。李達三深知勘察中印公路的重要意義,欣然答應地方官的要求,派得力的嚮導和大隊馬幫協助,並寫信給沿途各地的活佛、頭人,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協助,使勘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為此,地方官呈請交通部向國民政府舉薦,授於李達三“中印公路勘察少將副專員”職銜,並贈予“忠信篤敬”匾額,其字為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題書。

1949年7月1日,麗江解放。這年八月,李達三捐出銀元5萬元、黃金40兩,以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權。之後,將梨園(後為玉龍花園)、紙廠、犛牛場等廠礦捐獻給人民政府。但保留了大華松香廠廠長的職務。大華松香廠主要生產肥皂,那時交通還不十分方便,從外地進來的產品還不很多,肥皂是生活必需品,大華松香廠的產品很受麗江各族人民的歡迎。後又為興修團山水庫捐款,資助五一酒廠、土產聯合社等一些公私合營企業,並將其全部積蓄用來購買國債卷,以支持國家建設。他擁護共產黨,熱愛新中國,先後數屆被選為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代表、縣人大代表、縣人民委員、縣工商聯主任。

李達三一生創業無數,創建了著名的“達記”商號,在茶馬古道上留下了辛勞的汗水,也留下了許多“達記”商號店鋪、驛站。在藏區,在數千裡的茶馬古道上,許多藏民都沒有見過李達三,但都知道麗江有位誠實守信、樂善好施的“衝本達三”(“衝本”系藏語,意為“大老闆”)。李達三幼年時只讀過幾年私塾,在商界活動中深受文化低之苦,對家鄉的教育事業特別關注。上世紀三十——四十年代,全麗江縣境內只有一所省立中學。為使有更多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深造,1942年,達三先生向當時任縣教育局長的王筱頁建議成立縣立中學,將良田196畝作為該校基金,並出資興建兩層土木結構8個教室。李達三從17歲開始到藏區經商,幾十年來走遍藏區各地。他精通藏語,熟悉藏區的生產生活、風土民情、宗教信仰。1942年,他出於對藏傳佛教的信仰,不惜重金從拉薩購得一部卷佚浩繁的藏文經書。隨後,一隊馬幫,20多匹騾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把藏經從拉薩馱回麗江。李達三雖然只讀過幾年書,但在幾十的經商生涯中,在與各行各業人士的交往中(其中有著名植物學家秦仁昌等),增長了才幹,增長了學識。他最看重的是掛在中堂的一幅字,據說是素有“南董(其昌)北米”之稱的北宋書畫家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的真跡,每當家裡來了位新客人,他都會請他觀賞這幅字。民國三十年(1941年),麗江創辦麗江縣立中學,李達三捐資捐產並在縣中校園內捐建一座小亭,亭名“鴻藻亭”,以紀念其先父李鴻藻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