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渡頭村位於龍門縣地派鎮

這裡不僅有清代古圍屋——見龍圍

還有棵百年“樹王”——古秋楓!

一處一景,古風悠遠!

清代古圍屋:見龍圍

見龍圍是晚清叱吒一時的龍門名人劉士驥的故居,它的建造者是他的祖父劉學榮。清道光四年(1824年),在龍門縣城經商致富的劉學榮相中此地,建屋定居,並取名為 “見龍圍”。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它落成於道光六年(1826年),結構為三堂、二橫、一圍龍、右側置碉樓的清代建築,建築佔地面積約2900平方米。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見龍圍中軸線為三堂屋,左右置橫屋。三堂屋,面闊17.6米,進深25.3米,前為禾塘,左右豎有石旗杆夾,石高70釐米,寬50釐米,厚12釐米,刻豎三行:光緒十一年/乙酉科第一名拔貢/劉士驥立。三堂屋左右牆外置小巷、橫屋。三堂屋背後為鵝卵石砌的花頭和青磚砌的圍龍。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在見龍圍右後方是炮樓,它始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落成於咸豐七年(1857年),由青磚砌築而成。屋頂前後是馬頭牆,兩側四角設有女兒牆,每層外牆設槍眼和窗口,四角突出,平面呈“器”字形。

見龍圍以完善的防禦體系而著稱,在社會動盪時代保護村民躲避戰火。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綠滿枝頭的古樹,象徵著不屈的生命和美好的願望

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

如今很多村莊古樹已成稀缺

但在渡頭村,卻仍然蓬勃地生長著古樹

百年“樹王”——古秋楓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村中有一棵660多年樹齡的古秋楓,堪稱秋楓樹裡的樹王。更加奇特的是古秋楓根部與旁邊一棵有百年曆史的龍眼樹連根生,當地人稱其為“夫妻樹”。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夫妻樹”樹葉茂盛,盤根交錯,很難分辨出哪一部分是秋楓樹的根、哪一部分是龍眼樹的根,所以這兩棵連在一起生長的樹被當地人寓意“龍鳳呈祥”。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粗大的樹身上附有多種植物,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美花石斛”,花期時,美花石斛豔麗綻放,難得一見的奇景引得許多人前來圍觀。

龍門渡頭村不僅有清代古圍屋,還有棵百年“樹王”!

宏偉壯觀的古圍屋

歷史悠久的古樹王

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這些像一部部史書,記錄著渡頭村的滄桑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