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連城的大清銅幣戶部造

大清銅幣戶部“雲”字當制錢十文

價值連城的大清銅幣戶部造


知名收藏家劉益謙先生曾經說過:大清銅幣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對於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

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制十文者為最。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始於1900年(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如以細微區別劃分,其版式在千種以上。因此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為最大樂事。

大清銅幣”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餘皆多見。

價值連城的大清銅幣戶部造


此枚大清銅幣戶部丙午“當制錢十文”錢幣。錢幣正面珠圈內書“大清銅幣”四字直讀,正中陰刻“雲”字。珠圈外上環書滿文字體,左右分書“丙”“午”紀年及“戶”“部”二字,下環書“當制錢十文”;錢幣背面珠圈內鑄蟠龍紋飾,珠圈外上環書“光緒年造”,下環書“大清銅幣”英文字樣。此幣特別之處,還是因為它是錯版,正面和背面,有明顯的錯位,屬於難得珍品。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氣磅礴,背面龍紋打造深峻清晰,包漿自然,鑄造精湛。稍有綠鏽但並不影響品相,平添幾分滄桑的歷史韻味,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極具收藏價值!



價值連城的大清銅幣戶部造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心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邊為年份。邊際中心別離“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心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Copper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各地鑄造比較一致。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轉時刻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琢精巧,且存世量極為稀疏,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轉錢銀,銅幣的運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前史意義,使買賣逐步便當起來。而現在,大清銅幣也具有必定的保藏價值,許多保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蒐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方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