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1550枚核弹头的军事大国俄罗斯,如今软肋何在?

老施胡侃


1500枚核弹头是现役的,俄罗斯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高达6850枚,比美国要多出400多枚。



俄罗斯保持大量的核武器,除了要跟美国保持对等以外,还因为俄罗斯真的离不开核武器。

俄罗斯有两大软肋,一是领土面积,二是经济模式。

俄罗斯的特点是领土广阔狭长,但是这也意味着常规军事力量很难做到东西兼顾,在西方要与北约对抗,在东方要与日本争夺北方四岛。


欧洲是美国的战略重心,美国在欧洲部署了大量的驻军,随时可以对俄罗斯展开军事行动。而且美国一直在强化欧洲驻军的实力,向欧洲国家出售F35等先进的武器装备。

欧洲国家当中,除了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关系亲密以外,其他国家越来越走近西方,比如波兰。

波兰不断与美国谈判,希望美国能够在波兰永久驻军,为了吸引美军,波兰甚至抛出20亿美元的价码,并且专门划出军事基地。

波兰以主权换安全,是否值得恐怕只有波兰人有发言权。波兰历史上曾经三次亡国,“德国人奴役肉体,俄国人控制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从正面进攻,而苏联以支援的名义从背后插了波兰一刀。除了波兰,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都想要加入北约。

2018年,美国主张废除《中导条约》,《中导条约》规定废除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导弹,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短程导弹可以打到俄罗斯,而俄罗斯的中短程导弹却打不到美国。

虽然俄罗斯坚决反对废除《中导条约》,但是无济于事,俄罗斯在军事上面临更大的压力。

俄罗斯面积太大,东西距离遥远,只有核武器能够震慑周边国家,如果只保持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很难东西兼顾。

俄罗斯的另一个软肋就是经济模式,由于俄罗斯经济模式单一,依赖于资源出口,这种模式的经济抗打击能力弱,所以面对美国的制裁,俄罗斯难以招架,但是2018年俄罗斯的经济依旧快速增长,不是俄罗斯多厉害,而是俄罗斯背后还有大国。



俄罗斯经济体系短时间内得不到改善,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出口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俄罗斯经济无法快速增长,在美国的制裁下,俄罗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军事上。

我国军官访问俄罗斯回来后有一个重要感受,俄罗斯的军舰具有历史感,其实是指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因为经费有限而得不到更新,仍然使用苏联时期的武器。


俄罗斯要做的主要是升级产业结构,全力发展经济,俄罗斯军费只有484亿美元,还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如果俄罗斯经济总量提高,有更多的军费支出,在军事和战略上也会变得更加主动。


视野新观


最强之处即其最弱之点,中国的这句亘古名言放之俄罗斯身上,也是很准确的:俄军是莫斯科在国际舞台上仍然不失重要角色的主要依靠,但是作为一支地球上唯一可以对美军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武装力量,俄军现在不仅在常规力量言面和美国为首的北约有极大的差距,其核武库老化问题也并未彻底解决,因此,较之进入新世纪就不停打仗的美军,可算久疏战阵的俄军,恰恰也是俄罗斯的软肋之所在——如果莫斯科的军改进行的不力,那么,俄罗斯军事大国的地位,势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第一,常规力量较之北约差距很大,陆海空三军都存在装备老化、训练不足的缺点。

常规力量较之北约是绝对的不足。现代化战争,首先讲究的就是制空权,但俄空天部队主战军机老化严重,飞行员及作战指挥体系训练严重不足,很难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在最近的叙利亚战争中,被以色利误导诱使叙军导弹击中的俄军伊尔-20侦察机,早在1970年就已在苏军列装,而被土耳其击落的苏-24轰炸机,虽比伊尔-20侦察机稍微先进些,但也是仅有四年的差别——其是在1974年在苏军列装的。此外,叙利亚战争之前,俄空天部队组织一次从本土到地中海的长途奔袭,竟然要耗时40多天,但经过叙利亚战争的磨练之后,现在仅需要3小时,个中这40来天的差别,何尝不是俄空天部队整体上与现代战争要求之间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每每还是需要实战才能检测出来的——即使用于发现这种差距的成本,都有可能是俄军所难以承受之重。

除了制空权之外,制海权就是打长期战争所必须要拥有的条件。然而,俄罗斯海军现在很有可能用弱不禁风来形容:俄海军一直吵吵着要建新航母,但航母的设计思路出了无数,但现在俄海军仍只有“库兹涅佐号”一艘航母,而且其现在要进厂大修,四年之后能够再次现身已是幸事。 为了弥补大型战舰不足的缺点,俄海军不得不对已经封存的核动力重型巡洋舰纳希莫夫上将号进行再次整修,但就算其被硬拉回战场。俄海军也仅是拥有两艘重核动力重型巡洋舰:彼得大帝号及纳希莫夫号。

近年来,俄海军也新造了一些战舰,比如列装了3艘11356型中型护卫舰,并在叙利亚战争中得到了验证。但是,该型战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普通严重,虽然威力突出了,但是对战舰的寿命却是一个绝对的损伤,这等于是提前预支了俄海军今后的潜力。

除了11356型护卫舰之外,2016年,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将军曾公开表示,2025年之前,俄海军将列装6艘22350型战舰。而且,俄海军司令科罗瘳夫上将后来还曾公开表示,22350型护卫舰将是俄罗斯海军未来远洋海军中的主战舰型,但是,该型战舰自问之初就屡遭磨难:2002年初,俄罗斯海军首次为北方设计局完成的22350型新式护卫舰秘密招标,但由于该舰未能列入国防定购计划,直到2005年4月,俄海军才正式宣布对其进行招标。随后,在当年6月的圣彼得堡国防海军装备展上,俄海军宣布,三家俄罗斯造船厂对其进行了竞标。最终,曾为中国建造了现代级驱逐舰的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联合同在圣彼得堡而且同属一个集团的波罗的海造船厂一起中标。可惜海军又看中了原属出口型的11356型战舰,22350型战舰的建造速度明显慢了下来:2010年才下水的11356型战舰,至今已列装了三艘战舰并投入了叙利亚战争使用,可2006年就已下水的22350型战舰,至今才列装了一艘戈尔什科夫号,且未经实战检测:2019年2月26日,该舰才开始第一次远航,3月6日才过了英吉利海峡,3月下旬能够在地中海试射口径导弹就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俄罗斯的陆军也存在极大的弱点:尽管谁都知道战争最后的结果取决于地面战,但由于常年未经实战磨练,缺少应对现代化战争经验,就成为了俄罗斯陆军最致命的缺点:在车臣战争中,由于训练及作战经验不足,俄军在战场上损失折将以至于车臣武装分子越打越强,直到特战经验丰富的普京总统上台之后,他迅速将俄军年轻的新兵们撤后,并将经验老到的警察特种作部队推上车臣战场,莫斯科才最终赢得了车臣战争的胜利;俄格五日战争,面对俄鲁吉亚突然的疯狂,准备不足的俄军开局就吃了大亏,差点就丢了南奥塞梯的首府,后来也仅仅是凭借绝对数量及质量的上优势,才把格鲁吉亚打了个全线溃败。然而,就算总结了格鲁吉亚战争的经验,在叙利亚战争中,精英特战部队出动的俄军在地面战中也吃亏不少,以至于还搭上了一位将军的性命。

所有这一切,都显然俄陆海空三军,都和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因此,其杀手锏也就全部寄托在了其三位一体式的战略核力量上。

第二,俄军战略核力量核武库的老化问题,至今仍然非常严重。由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近三十年都未发展工业,俄军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核武库老化问题一直非常严重。

空基战略核力量方面,虽然十多年前,俄军就恢复了战略轰炸机全球带弹作战巡航的科目,但其主战的图95系列战机老化情况严重:最先进的90架Ту-95МС战机,也是在1981年系列化生产的。而较为新式的图-160战机则存在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海基战略核力量新艇严重不足。数日前,俄国防长绍伊古将军表示,俄海军今年将增加三条战略核潜艇及一条常规潜艇,显然,此举意在更新日趋老化的俄海基战略核力量。上世纪曾经坐拥上百条核潜艇的莫斯科,现在能够用的现代化战略核潜艇仅有4条:3条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以及1条雅辛级攻击型核潜艇。此外,为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配备的“布拉瓦”导弹存在天生的缺点:该型导弹其实只是陆基-白杨M导弹的海基型变种,且俄军专门设基海基导弹的设计局被排除在了该型导弹的设计之外,因此,该型导弹最初的试射屡次失败,以至于莫斯科不得不临时更换了导弹的设计总师,可是,试射失败仍在发生——最近的一次试射失败甚至是发生在2016年。

陆基战略核力量方面,新生力量也是严重不足。现在,主战的白杨-M战略导弹在2010年已经停产:已经列装的导弹则以井式固定发射装置为主——约60枚,机动性较好的移动式白杨-M导弹仅有18枚。由于所有井式固定发射导弹全部配备在萨拉托夫州的达曼师,过于集中的导弹阵地虽然易于管理,但却也易于被攻击。

第三,俄军大力推动合同兵役制,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将义务兵上战场的概论降为零,但其本质却是俄罗斯人口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俄罗斯的兵员制度。

现在俄军一级作训团中,都是两个营的合同兵加一个营义务兵的编制,而且义务兵不承担作战任务。俄罗斯自古以来打仗向来都是年轻人冲锋在前,这里既有年轻人身体条件好、作战效果好的因素,但何尝没有保护已成家中年人的意味:他们拖家带口,必须承担起比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为国家和民族养活孩子和老人的重任。因此,现在已有俄罗斯专家质疑:较之义务兵,合同兵的年轻都偏大,虽然作战经验丰富了,但军队的这种发展方向放到更长的时空线上来看,却未必总是有益的。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对俄军的影响,除了新生力量不足这一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影响:俄罗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且不说这绝对无利于俄军对全境的控制,而且也让俄军的抗打击能力减弱了很多:现在俄罗斯十分之一的人口已集中到了莫斯科,不仅对莫斯科的攻击易于伤于俄军的根本,也易于让分布于全国的俄军力量暴露在对手的卫星侦察网面前。

当然,克里姆林宫对于俄军的这些软肋,那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俄军现在的补救措施却是“将错就错以求弯道超车:反正俄军的这些装备都已非常老了,索性就彻底押宝在新式装备上,争取以高起点、高质量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因此,就连1997年才开始列装的、较为新式的白杨-M导弹都被停产了,其目的就是集中力量建造新式的“雅尔思”导弹。这种断腕求生的决绝,已经对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也希望提前退休还能再服役20多年的杜鲁门号航母,就是为了集中资金去发展新式的航母!

最强之处即是最弱之处,但最弱之处何尝不是最有发展空间之处,所谓强弱转换,每每就在那一瞬之间。


郭宣翻译


俄罗斯拥有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核武库,军事实力也一直都位列前三,但强大的俄罗斯其实也有软肋存在。

图为形容俄罗斯被经济制裁的漫画

经济问题:俄罗斯的经济形势相对单一,虽然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但世界的快速发展却使得俄罗斯只能靠卖资源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俄罗斯的经济一直都受到国际资源价格的直接影响,俄罗斯假如不能在短时期内发展现代工业体系或者转型第三产业,可能很难从坐山靠山的单一资源经济中走出来,毫不夸张的说,假如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大跌,俄罗斯就垮了。

图为俄罗斯军队

军队问题:相比冷战解体后的俄罗斯,今天俄罗斯军队的装备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苏-57隐身战斗机,T-14阿玛塔坦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不是刚刚开始生产,就是还没有服役,更细节的军队信息化,单兵武器更新等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受制于经济问题,俄罗斯军队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可能会非常困难,甚至于可能会再被新军事变革超越一代。

俄罗斯周边形式严峻

形式问题:普京上任后,俄罗斯接连介入格鲁尼亚、乌克兰、东欧地区和叙利亚。而这些地区正好是俄罗斯的战略软肋。相对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开始在这些能对俄罗斯造成战略威胁的地区不断施加压力,甚至扶植当地政权进行代理人战争。俄罗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久耗下去必然会失去这些前沿战略地区。由此可见,俄罗斯不仅软肋多,而且都非常致命。


军事新观察


1550枚核弹头是俄罗斯对外最大的威慑力,有它们在,可以让俄国避免遭到外敌的大规模入侵!

但是,俄罗斯的软肋还是挺多的。

俄罗斯的第一个软肋是人口负增长!

俄罗斯人口最高点出现在刚刚解体时的1991年,当时全国人口为1.48亿,经过20几年的努力,全俄人口不升反降,到2014年全俄人口已经下降到1.43亿,人口净减少500万,约占当今全俄人口的3.4%。人口的减少预示着俄国战争潜力的减弱,对土地的控制能力也大不如前。据估计,到本世纪末,俄国人口将会降低到6000万,到时候大量边疆地区将成为千里无人烟的荒野!

抵御核战争能力下降!

俄罗斯人口的迁徙马太效应明显,少数大都会如同黑洞一样吸引着无数俄国人前扑后拥的来到那里,排在前10位的大都市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0%!

(繁荣的莫斯科)

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人口急剧减少。尤其是人烟稀少的北极地区最为明显,据统计在北极地区,最近10年已经下降了40%的人口数量。整个西伯利亚已经有至少1.1万个村庄和290座城市消失,未来这一趋势还会加剧。

(废弃的西伯利亚小城)

所以,人口集中在几座城市会让俄国抵御核战争的能力非常脆弱!

民族精神在消失

俄罗斯被称为战斗民族是有道理的,自从打败蒙古人从金帐汗国的统治下独立之后,俄国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从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小国,经过几百年的扩张成为最高时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期间俄国击败了如日中天的拿破仑和希特勒。又在冷战时期和美国对峙了将近半个世纪,其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支撑整个民族的重要支柱。

但今天的俄罗斯年轻人与先辈们相比被称为颓废的一代也不为过。今天的青年俄罗斯人成长于国家解体之际,经历了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也经历了全社会对过去辉煌的完全否定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俄罗斯青年不再具有家国情怀。

写完了,告辞!


历史风暴


1550枚核弹头还只是俄罗斯现役的数量,如果算上库存,总量应该在7000枚左右!

对于有如此强悍核武库的俄罗斯,任何想挑衅其权威的国家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目前除美国以外,在核武库方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对俄罗斯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拥有强大核武库的俄罗斯,任何对手都不能小视!


如果说俄罗斯的软肋,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加盟共和国分裂势力: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是有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和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国家,摊子太大各种不稳定因素也就会滋生。之前的车臣战争就是苗头之一,高加索地区以及远东地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俄罗斯处境进一步恶化,地区矛盾也将愈加突出!
俄罗斯联邦组成复杂
车臣战争是分裂势力的尝试!

2)国家经济存在崩溃风险:面对西方政治、经济的围堵,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多年疲软,国民经济及生活水平页出现下滑。之前的俄罗斯大选,反普京的势力已经显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上升势头,而这也是后续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隐患之一。如果一旦叙利亚战争失利、美欧对俄围堵加剧,也许俄罗斯经济很快就会出现大的风险,届时不需美欧动手,俄罗斯可能就会分崩离析。
普京面对疲软的俄罗斯经济也束手无策
经济不景气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外表强大的事物总是从内部开始崩溃!拥有如此强大核武库的俄罗斯,只要自身没有问题,外界是很难对其形成根本性的威胁的,因此,他的软肋就是自身内部的矛盾!


威呐解析


说实话,俄罗斯还真没什么软肋。

首先,普京的总统职务是俄罗斯人民选出来的,不管西方怎么看,俄罗斯人就是吃普京这一套,国内不存在真正能威胁普京位置的人。既然权力来源于国内人民,人民又愿意支持普京,普京还有软肋吗?普京没软肋,俄罗斯也就基本上没软肋了。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有反对派,而且是强大的反对派,西方支持反对派与政府打内战,阿萨德就有倒台的危险,这就是它的软肋。

其次,俄罗斯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经济自主性强,不依赖外贸和外资,对外部制裁不敏感。俄罗斯的出口大项是武器和石油天然气,而这些是不在制裁范围内的。所以,俄罗斯经济也没什么软肋。从2014年到现在,俄罗斯虽然经济形势受到一定影响,但现在已经止跌回升,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而对那些经济特别外向型的国家来说,经济制裁往往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第三,俄罗斯政治上也没有什么软肋。普京对俄罗斯的统治非常牢固,国内反对派早已做鸟兽散,西方想在俄罗斯扶植反对派,搞颜色革命,也找不到合适对象。一个国家,如果内部分裂,就容易给外界以利用的空间,没有分裂,也就没有软肋。

第四,俄罗斯军事上足够强大。核力量不用说了,可以与美国比肩,常规力量也不弱,好歹也是有前苏联的底子,最近十多年又投入了不少资源。目前,俄罗斯的军力维护自身国家安全绰绰有余,还能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对外用兵,既需要实力也需要胆量,除了美国,敢这么做的恐怕只有俄罗斯了吧?所以,俄罗斯在军事上谁都不怕,也不存在软肋。

当然,没有软肋,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没有明显的弱项掐在别国手里,但不能说俄罗斯因此就是世界最有实力最厉害的国家。你可以这样理解,它没有弱项,往往强项也不突出,所以影响别国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进击的女武神


孱弱不堪的经济就是俄罗斯的软肋!因为再强大的核武只能是威慑,而不能当饭吃。



首先,拥有强大核武是建立在保卫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

这样的利益对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来说从根本上就是经济利益的全球化扩展,如遍及全球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通道畅通无阻,以确保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众福祉的不断创造。没有了这些,那么所谓的强大核武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不幸的是,俄罗斯就走入了这样一个群兵黩武的帝国扩张思维怪圈——数千枚核弹头耀武扬威下的四处侵略,俄格战争的分离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占领克里米亚策动公投一至直接吞并达到扩张顶峰。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还是靠对外扩张来维护,是靠外延性的继续侵占领土来保持大国地位。这样的利益维护是不可持续的,只能把俄罗斯带入死胡同。



其次,拥有强大核武也是一柄双刃剑。

俄罗斯拥有的数千枚核弹固然可以成为制衡国际、抵御强敌,乃至争霸逞威的毁灭性力量,但核武既能伤人更能自伤。一是拥有强大核武只会让这个国家沉湎迷醉于这种毁灭性力量的耀武扬威,而忽视了国家全面发展进步的再生动力。看看如今俄罗斯除了一家独大的核武库,其它诸如经济建设的乏善可陈、民生凋敝的欠账滞后,俄罗斯能拿出手的实在少之又少。二是拥有强大核武的维护、保养实在是国家发展的沉重负担。想想看看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忽然间成为位居世界第四的核大国,不是乌克兰不想拥有核武,恰恰是乌克兰拥有核武的如牛负重,国力上不能难以支撑核武的巨大经济支出。同时更可怕的是,随时面临核武的泄露、扩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教训不可谓不深重。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孱弱,恐怕也难以支撑核武的全面存在。其中甘苦,只有自知。



如此说来,俄罗斯拥核貌似强大实则更是软肋所在。因此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甘愿无核,甚至弃核。

民生为本,和平万岁!


今古达观


可以说这1550枚在役的核弹头及载具,与数千枚随时可以从新入役的核弹,才是如今支撑俄罗斯依然作为一个军事大国的底气,可以说这些继承自苏联的核弹及载具成了俄罗斯如今仍然能够有底气强硬的定海神针!



当然俄罗斯对这个宏利是很清楚的,世界上其它国家其实也是很清楚的,因而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后,经过经济改革掌握国家能源命脉,而获得的资金首要任务是核弹的升级更新及新的运载工具的研发,可以稍微改善一下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可以十余年对俄罗斯陆海空三军不做装备补充,将每年军费开支中一半以上的都投入到维持核威慑能力建设上!



然而拥有了这些核威慑,只能算是俄罗斯拥有了强硬的骨架,俄罗斯目前的软肋还是很明显的,即只能以牺牲别的方面的利益才能维持目前的力量威慑!



俄罗斯最大的软肋还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相互关联且几乎恶性循环的,俄罗斯如今主要依赖的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生产和出口,而农业、轻重工业和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严重滞后的,这有一部分是历史原因,但更多的是俄罗斯目前的国际环境影响下的发现困局!



俄罗斯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俄罗斯很难参与国际贸易,以实现其除了能源和矿产之外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仅仅依靠能源和矿产又严重的依赖国际能源及矿产价格的波动,以及俄罗斯与国际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而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对等的核能力又让美国始终保持对俄罗斯的围堵和扼制,这是一个封闭的死循环!



而其它经济产业不能够发展起来,仅仅依赖价格无常的能源及矿产,俄罗斯还是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遇到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年份,经济还会大幅度下滑,而俄罗斯自身定位也是有问题的,他始终认为俄罗斯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对于邻国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保守的政策和观点,也因为如此他几乎没有在邻国的经济奇迹中获得任何益处!



不过今年以来俄罗斯的一些列政策还是比较务实和卓有成效的,俄罗斯如今已经成为小麦的出口国,这在苏联或者十年前的俄罗斯是难以想象的,小麦出口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实现粮食自给,而且可以发展对应的轻工业!这样以来可以带动俄罗斯的其它行业的逐步发展!


泾水书生


如今俄罗斯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能和当初的苏联相提并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俄罗斯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而且有能力和美国公开叫板的国家。虽然国力大不如从前,但是拥有1550枚核武器的俄罗斯军队还是屹立在世界之巅,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军队可以威胁到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核武器的俄军。那看似无敌的俄罗斯是否也存在着短板呢?它的软肋又在哪里?

事实上俄罗斯的核力量远远不止1500多枚核武器那么简单,因为所谓的1550枚核武器,只是俄罗斯的明面上正在服役的核弹头数量,而暗地里俄罗斯库存的核武器数量无疑是更多的,由于继承了苏联绝大多数核武器的遗产,有专家推测,俄罗斯可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应该在7000枚以上!

但是在战略核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并不代表俄罗斯便从此无懈可击,因为在拥有强大肌肉的同时俄罗斯还存在着两个难以弥补的短板。

首先便是俄罗斯经济的低迷,苏联解体后,低迷的经济已经使俄罗斯无力维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无法为军队进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甚至连现役武器装备的保养都成了很大的问题。然而经济带来的灾难不仅出现在军事方面,不景气的经济无疑为社会动荡提供了几分助力,而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经济入侵从来没有停止过,20多年前的苏联正是死于西方的和平演变,今天的俄罗斯是否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第二便是俄罗斯的内部矛盾,如今的俄罗斯是有22个加盟共和国和相当数量的州、自治州和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国家,如果不能完美的处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便很难找到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十几年前的车臣战争便是血淋淋的例子。


利刃军事


俄国如果有软肋早就被美国抓住并且做掉了,所以俄国目前没软肋,因此才在世人普遍的唱衰声中,稳步前进,逐步扩大了势力范围和生存空间。

俄国面临的问题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1,俄国的发展潜力不大,一是资源开发很难再现高速成长。二是工业体系老化,需要大幅更新。三是基础科研投入不足,科技进步没跟上,主要还是在吃前苏联的老本。这些都与国家投入不足有关,主要原因就是缺钱。

2,国家经济发展空间不大,导致社会就业和民众收入不理想,再加上气候和社会环境问题,导致国民生活不稳定,生育意愿下降,人口减少。

3,由于国家未来潜力不大,将严重阻碍俄国的国际空间的发展,也会无形的限制俄国的前途。如果俄国未来不美好,那目前在叙利亚丶中亚丶东欧的争斗,迟早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俄国的软肋是明摆着的,那就是俄国不怎么光明的前景。估计面对俄国迷雾一般的前途,普京可能也不知道路在何方,因为这是核武器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