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蕭野

中國是燕窩的主要消費國。燕窩的重要生產者——爪哇金絲燕廣泛分佈於東南亞、印度及我國海南等低緯度沿海地區。海南省萬寧市大洲島是爪哇金絲燕在我國唯一的棲息地,又稱“燕窩島”。然而,由於過度、無序採集燕窩導致繁衍困難,爪哇金絲燕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已經由“無危”飆升為“極危”等級。

身輕矯捷 鳥中“超跑”

形似半圓小白碗的“燕窩”,由絲絲縷縷半透明物質連綴而成,和常見的泥巴燕子窩相差甚遠。它是金絲燕在繁殖期以頜下黏液腺分泌的黏液築成的窩巢,可食用。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爪哇金絲燕比較突出的特點是軀體上部的黑褐色羽毛中有金絲光澤

在我國,生產可食用燕窩的是爪哇金絲燕,屬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鳥類,和常見的家燕並不同科。它們是輕捷的小鳥,體形比家燕小,全長約12釐米,體重較輕,約15~18克。雌雄相似,比較突出的特點是軀體上部的黑褐色羽毛中有金絲光澤,不過頭頂、兩翼和尾羽的顏色較為黯淡;軀體底部為灰褐色;尾巴稍微分叉;翅膀窄長,是尾巴的兩倍;嘴細弱,向下彎曲;腳短,四趾都朝前,不適合行走和握枝,有助於攀附在岩石上。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半圓形白色半透明的燕窩,狀若碗碟,長約6釐米,深約3~4釐米,重量約10~15克。

19世紀瑞典著名博物學家卡爾·彼得·通貝里是最早描述爪哇金絲燕的人。他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山區洞穴中收集到標本,稱它可築造類似果凍、可食用的巢穴。

爪哇金絲燕的學名為“Aerodramus fuciphagus”,其中屬名Aerodramus來源於兩個希臘詞:“aero”(意思是空氣)和“dromos”(意思是賽馬場或路徑);Fuciphagus亦起源於希臘詞“fukos”和“phagos”,分別意為“海藻”和“吃”。這可能是由於以前有人認為金絲燕吃了海藻或海霧中的物質,而使得其唾液能產生凝膠狀物質。

金絲燕是留鳥,有很大的分佈範圍,從越南、緬甸、泰國、柬埔寨、我國南部的海南島,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小塞納斯島、婆羅洲島和西菲律賓島等海島和海岸地區均有其身影。這些地方保留了相對原始的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海洋食物,便於金絲燕繁衍生息。膜翅目(蜜蜂、黃蜂和螞蟻)、雙翅目(蒼蠅)和鞘翅目昆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偶爾也會吃吃蜘蛛和半翅目昆蟲調劑一下口味。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爪哇金絲燕常常結群築巢,過著群棲生活。

爪哇金絲燕常常結群築巢,過著群棲生活,平時也多成群捕食。它們是優秀的“飛行員”,可以長時間飛翔覓食而不需要休息,最快飛行速度可以達到170公里/小時。飛行時,它們不像家燕那樣急劇轉折,因為尾羽幾乎不呈剪刀狀。研究人員曾用雷達研究在飛行中睡覺的雨燕,發現它們保持平均32公里/小時的速度,定期拍打翅膀以保持速度和高度。

吐涎為巢 保育幼鳥

為了逃避貓頭鷹、蛇、貓、老鼠、巨型蟋蟀和蜈蚣等天敵,爪哇金絲燕多鑽進光線不足的區域築巢,比如險峻、陰涼、海拔較高的峭壁裂縫和洞穴深處。天敵的主要危害包括吞食燕窩、雛鳥和鳥蛋,驚嚇成鳥使其不能定居,糞便汙染燕窩和部分草燕會佔領金絲燕的巢穴等。

和金絲燕屬的其他種類一樣,爪哇金絲燕已經演變為發出“咔噠”聲進行回聲定位的能力,幫助它們在黑暗的洞穴裡導航。與蝙蝠的回聲定位相比,該系統有效但粗糙。

在繁殖季節,金絲燕口腔中發育良好的唾液腺腺體會擴大,大量分泌唾液。由於體型嬌小,它們的力氣不足以像其他鳥一樣撿起樹枝、樹葉等材料,所以就用自己的唾液築窩。唾液積少成多硬化成水泥狀物質,附著在岩石上,看起來像凝結的粉絲。一對金絲燕“夫婦”每天花大約25分鐘築巢,大約45天才能完成。燕窩其實是它們為未出生的幼鳥搭建的搖籃。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燕窩其實是爪哇金絲燕為未出生的幼鳥搭建的搖籃

半圓形白色半透明的燕窩,狀若碗碟,長約6釐米,深約3~4釐米,重量約10~15克。一個燕窩可裝下兩枚白色、橢圓形、無光澤的鳥蛋。每一次繁殖,金絲燕都會再造一個新窩,摒棄舊巢。

每年10月到來年2月期間,爪哇金絲燕集中產蛋,育種達到高峰期。每對鳥通常產下兩枚蛋,雙親輪流孵化,19至23天后孵出幼鳥。6到8周後,幼鳥便可離巢獨立生活。幼鳥的存活率約50%,死亡主要歸因於蛋或小鳥從巢上掉落。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幼鳥的存活率約50%,死亡主要歸因於蛋或小鳥從巢上掉落。

殺燕取窩 致嚴重瀕危

白色的燕窩暴露在陽光下會變成金黃色,所以它還被稱為“白金”。燕窩貿易在亞洲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每公斤售價可高達4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6800元)。印尼、泰國、越南、新加坡、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和斯里蘭卡是主要的燕窩供應國。20世紀60~80年代間,亞洲人對燕窩的需求增加了30倍。1992年~1998年間,香港進口了985噸價值7億美元的燕窩,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轉運到內地銷售。

拋開其他動物天敵不說,爪哇金絲燕的最大天敵其實是竭澤而漁掏燕窩的人類。有些採集者掏走燕窩,直接將窩裡的鳥蛋及幼鳥扔了,導致幼鳥夭折,種族出生率驟減。據估計,僅在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州沙巴就有一個洞穴因此損失了50萬個金絲燕鳥蛋。如今,一些洞穴裡的燕窩數只剩曾經的1/3。據估計,1962~1990年間,過度獲取燕窩和棲息地破壞等原因導致一些地區的爪哇金絲燕數量減少了73%。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燕窩偷採問題很難控制,因為金絲燕棲居位置太偏僻。

燕窩偷採問題很難控制,因為金絲燕棲居位置太偏僻,有些收集燕窩的人甚至得在令人目眩的懸崖攀爬,在爪哇島南部崎嶇的懸崖上採集燕窩還得應對強烈的潮汐,據說有一名燕窩收集者誤判了潮汐時間被困在洞穴內32天。在黑暗中,他通過吃燕窩、昆蟲、老鼠才僥倖活了下來。

儘管各國官方努力不透露金絲燕的天然繁殖地,並不斷管理燕窩的合法採集率,但金絲燕的野生種群數量已經從曾經的“無法估量”變成不斷下降,有些亞種已經瀕臨滅絕。以印度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為例,當地燕窩曾被廣泛採集,到20世紀90年代,爪哇金絲燕數量減少了80%。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屬於“受到嚴重威脅”程度,當時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預計到2025年,兩個群島的爪哇金絲燕可能會滅絕。

中國唯一棲息地險被葬送

在我國,爪哇金絲燕從曾經的“無危”變成了如今的“極危”狀態。海南萬寧市大洲島是爪哇金絲燕地理分佈的最北緣,也是目前我國唯一擁有金絲燕窩的島嶼。島上懸崖石洞撲朔迷離,金絲燕就在陰暗狹窄的巖縫中吐唾築巢。這裡的爪哇金絲燕是東南亞金絲燕的一個地理亞種,分佈範圍狹窄,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有重要意義。

大洲島曾有大規模金絲燕繁衍,3個燕洞都產燕窩,最多時達200多個巢。然而,近幾十年,由於海岸帶無序、不合理開發,如挖高位池養蝦、濫採鋯鈦砂礦,造成海岸帶防風林被大片砍伐,海岸帶荒漠化,金絲燕賴以生存的昆蟲等口糧大為減少,棲息地環境異變,威脅了其種群的繁衍擴大。

以前,為了顯示公平,大洲島的燕窩採收權被當地社隊輪流承包。一些社隊為短期利益,不等燕窩營造好,不等小燕孵化,就採燕窩。這種掠奪式採收方式阻斷了金絲燕的繁衍,使燕窩洞幾乎無燕窩可採。20世紀80年代,當地只剩不到70個巢。2008年,島上金絲燕大約有40只,低於保護生物學中的最小可存活種群數(50只),爪哇金絲燕情況危急。

為給金絲燕創造寧靜的家園,大洲島多次發佈禁令,要求數年內禁採燕窩。2015年,海南完成大洲島違建物拆除及海漂垃圾、建築廢渣的清理工作。當地還禁止漁民和戶外愛好者非法登島、上島旅遊,如果科考單位或公益團體需上島科考、進行環保活動,需提前向保護區申報,經許可後方可登島。

遷出島上人口,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海南省還引進科研人員,以技術手段提升金絲燕數量。2015年,海南省大洲金絲燕研究所三亞實驗基地“人工模擬爪哇金絲燕棲息地”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成功吸引十多隻野生金絲燕到此棲息。

合法銷售 讓偷獵者變保護者

目前,印度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將燕窩列為合法銷售產品。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收穫合法,人們會更加小心翼翼,儘量不破壞這些物種的生境,而會想著“投資於物種的生存,以獲得長期收益”,使得原來的燕窩偷獵者轉變為“保護者”,對金絲燕棲息的洞穴進行全天候監控。作為獎勵,他們最終可以分享到燕窩銷售的實際收入,而這些燕窩只在育雛結束後才被採集。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近些年,東南亞國家開發出一種人工干預條件下的燕窩生產新模式,“人工燕屋”逐步興起。

為增加燕窩產量,減少在崖壁上、洞穴裡採收燕窩的難度與危險性,近些年,東南亞國家開發出一種人工干預條件下的燕窩生產新模式,“人工燕屋”逐步興起。這是一種模仿金絲燕生活環境而特意建造的“巨型鳥舍”。一些腦子靈活的人想到播放金絲燕的叫聲來引誘它們,進入“人工燕屋”築巢繁衍。人們不用對金絲燕投餵飼料,建築物後部的小開口讓它們能飛進屋子,同時遠離捕食者。燕屋上有很多小孔,便於空氣循環,儘管熱帶地區白天溫度上升很快,但燕屋內仍保持涼爽。屋外有露天水箱方便鳥兒沐浴和飲用。

在泰國南部城鎮帕塔尼(Pattani),一些建築業主發現,把建築物改造成金絲燕“酒店”,比將空間租給人更有利可圖。這些建築物配有攝像頭,以防止人偷採燕窩,窗戶在夜間會自動關閉,防止掠食者進入。

清晨和傍晚時刻,鳥兒覓食後返回,常常在燕屋入口周圍互相推擠,就像擁堵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鳥兒嘰嘰喳喳,和廣播裡的鳥叫混在一起,場面混亂。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人工燕屋裡的燕窩。在燕屋繁殖過的金絲燕往往會返回原處再次築巢。

在燕屋繁殖過的金絲燕往往會返回原處(往往是同一個燕屋)再次築巢,它們的後代亦如此。如果金絲燕能源源不斷來築巢,燕屋所有者就能有可觀的收入。所以確保幼鳥安全長大並離開燕窩,屋主就相當於“鼓勵”幾代金絲燕到他們的燕屋持續造窩。

燕屋建造及維護需要投入不少資金。一座中等大小的三層燕屋成本約16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07400元),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筆令人望而卻步的金額。人能誘使金絲燕進入鳥舍,但無法幫它築巢,所以屋主能否收穫到燕窩也要看運氣。

人工燕屋爭議大

人工燕屋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引起不少爭議。一些急於致富的人在金絲燕產卵之前就快速收穫燕窩,希望可憐的親鳥迅速再造一個新窩。這種愚蠢的行為給金絲燕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創傷。

許多人對與鳥類相關疾病非常敏感,擔心越來越密集的燕屋可能會為禽流感創造“疾病飛行路徑”,威脅當地的鳥類和人的健康。也有人擔憂,燕屋的大型水箱為可能攜帶登革熱和瘧疾的蚊子提供了繁殖場所。燕屋及周邊區域的大量鳥糞也很棘手,糞便乾燥後,風會攜帶顆粒和細菌漂移,可能引起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另一件讓人不堪其擾的事,是屋主通過揚聲器24小時播放金絲燕叫聲以吸引金絲燕築巢,卻造成很大的噪音汙染。

血燕:以次充好的偽極品

2011年曾發生轟動一時的大規模“血燕亞硝酸鹽超標”事件。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對3萬多盞紅色燕窩(市場上稱“血燕”)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幾乎所有樣本的亞硝酸鹽(有毒致癌物)水平都違反中國健康標準,有些甚至超標350倍以上。價格高達常規燕窩數倍的“血燕”,有人稱其由金絲燕嘔血而成,為“燕窩中的極品”,其實是把質量差的燕窩和金絲燕糞便放在一起燻出來的。由於金絲燕的糞便中含有亞硝酸鹽,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血燕”,亞硝酸鹽含量也就特別高。更有甚者直接給燕窩添加亞硝酸鹽。長期食用含有過量亞硝酸鹽的食物會增加患癌風險、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價格高達常規燕窩數倍的“血燕”,其實是把質量差的燕窩和金絲燕糞便放在一起燻出來的。

據瞭解,在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確有紅色燕窩,但不是血紅、鮮紅的顏色,而是灰紅色。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金絲燕築巢在天然巖洞中,巖壁含有鐵等礦物質,滲透到燕窩中,另一方面可能是巖洞悶熱,含有礦物質的燕窩受悶熱空氣氧化而轉紅。而不法商人卻偷樑換柱,說它是金絲燕吐血而成,再套上好聽的名字以牟取暴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環境下,滲入燕窩中的礦物質,數量和種類根本無法控制、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出口到中國的燕窩都曾被查出含有過量重金屬。此外,天然燕窩中含有鳥羽、鳥糞以及其他雜質,去除雜質的過程很繁瑣,有些商家會用漂白劑進行漂白清理。吃這種燕窩,不僅不保健,反而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都是燕窩惹的禍? 爪哇金絲燕:飛得快不如被團滅快

燕窩中含有鳥羽、鳥糞以及其他雜質,去除雜質的過程很繁瑣。

血燕事件後,我國全面禁止了燕窩產品進口。直到2013年和2014年,原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公告,宣佈准予馬來西亞和印尼符合進口檢驗檢疫要求的燕窩產品進口。目前,兩國僅有二十餘家備案企業生產的燕窩及產品能進入中國市場。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