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这是东北二十四节气歌关于夏季的歌谣。是东北农民根据节气变化与当时人们的具体活动编写成的顺口溜,是人们在长时间劳动过程中的经验所得,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东北劳动人民的劳动智慧。

“芒种开了铲”,这里的“铲”字说的是铲地。铲地是农作物田间管理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铲地可以除草,松土,起到保墒的作用。

东北铲地用的锄头和南方使用的撅头不一样。东北人用的锄头由三个部件组成:锄杠,是用圆木杠做成的,基本上同成年人个头一般长;锄勾,用略带钢性的铁锻造,上部有圆筒与锄杠连接,下部有扁方的象做家具的隼与锄板相接;锄板,用铁锻造而成,如榆树叶形,上部有一个有扁方插口,俗名叫锄鼻子,它与锄勾固定在一起。整个锄头组装后总长度因人而异,最长是与使用者身高相等,最短不能比使用者身高少一捺。

铲地从小苗出土开始,一直到庄稼成熟,总共要铲三遍地,头遍地在苗出土后,小苗长到约一尺多高时候铲二遍地,庄稼长到一人多高时铲第三遍地。铲地目的一个是除草另一个是为了保墒,也就是保持土壤中的水份,使庄稼不缺水。

头遍地边一边铲垄两侧的土,一边开始“开苗”,也叫“间苗”。早些年,种地都是人工点种,比如,种谷子,糜子都是用懐耙懐种,马拉懐耙把地豁成一趟沟,然后,人背着点葫芦敲敲打打把种子撒在豁出来沟的渲土上,用拉子覆上土,踩好格子。人工撒种是不均匀的,因此,小苗出土后,是一棵挨着一棵,非常密集,不利于小苗的生长。所以,铲头遍地主要为了间苗。玉米每隔一尺左右留一棵苗,高粱留的间距稍小一些,留的间距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间距太小,以后庄稼长大以后太密集,不透风,庄稼长不好,要影响产量。如果间距太大,每亩地的总苗数太少,产量也不会高。因此控制好距离是很重要的。间苗要留好苗,要选长的粗壮苗留下来,这样,才能够在秋天多打粮食。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铲头遍地最难的也是间苗,过去的种子纯度不够,为了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种玉米都是一埯放三粒玉米种子。这三个粒都出苗后,必须在铲地的时候去掉两棵,不去掉,三棵苗互相争养分,谁也长不大,不结棒。有经验的农民挥起锄头左一下,右一下,后一下,就象变魔术一样,这三锄,每一锄都紧贴着苗身,但又碰不着苗,三锄下来,周围的草一棵也没有了,瞬间就去掉两棵弱苗,剩下一棵粗壮的苗。同时,顺便把两边的土都铲松了,并顺势往苗根上多培些土,使小苗站的更稳当些。不会铲地的人,往往不敢下手,狠心下手以后,弄不好把所有的苗都砍断。心疼啊,小苗就是农民的孩子,一年全指望它出钱呢。所以,刚参加生产队劳动的青年人,都要干一年“半拉子”来学习实践,然后,才算一个整劳力。

铲头遍地最难的活是拨拉黄豆苗。现在,东北农村种大豆都用播种机。当年,全是马拉犁杖“扣黄豆”,扣黄豆是人工用手撒种子,人工用手撒种子有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密。在铲地时候,必须用锄头把垄上的豆苗拔拉均匀,稀疏一样,这样,有利于小苗的生长。有的人拨拉豆苗时,锄头如弹琴一样,身体轻如飞燕,非常有韵律感。我当年刚铲地的时候,把黄豆苗拨拉东倒西歪,没少挨队长的骂。

头遍地铲完了,转眼就到了铲二遍地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已经长的有一尺多高,田里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柳枝在小河边随风摇荡,小河里不时还能见到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天空是瓦蓝瓦蓝的,偶尔飘着几朵白云,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铲二遍地比铲头遍地轻松的多,主要是除草和松土,技术要求不太高。铲二遍地绝对是不能伤着苗。因为头遍地铲完之后,哪些地方缺苗,还可以移移苗,补一补,但铲二遍地时就没有这个可能。这时候伤一棵苗就少一棵苗,秋后就会少收成。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铲二遍地最难受是太阳的烤和晒。“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就是指的这个场景。烈日炎炎下在地里铲地,无遮无挡,人还要劳作,满脸都是汗水,汗水顺着脸直往下流。当年,植树造林不好,地头都没有树,找个乘凉的地方都很难。如果铲地的地里有一个坟圈子,那是最高兴的事了。因为,坟圈子处大都栽的杨树,可以乘一会凉,舒服极了。

铲二遍地时候雨天多,一块云彩一阵雨,大家都没有雨具,地块离村近,可以跑回去避一避雨,地远的地块,只能浇成落汤鸡。下雨后铲地锄板总粘上泥,用脚蹭不掉,只好用手抠,又脏又累。

铲二遍地挨晒,人晒得黑黑的,铲三遍地是在享受“桑拿浴”的考验。铲三遍地时,庄稼已经有一人多高,是青纱帐的时候,人在地里面铲地,外面完全看不到。就是在里面干活的人,也只能看到左右两侧的几个人,看不到远处的人。人在里面铲地,密不透风,又闷又热,浑身是汗,把衣服都湿透了,比“桑拿”还利害。虽然这么热,人在铲三遍地时还要穿长袖的衣服,因为苞米叶子和高粱叶子非常锋利,不穿长袖衣服两条胳膊都会被刮遍体鳞伤。

如今,东北的农村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用播种机,一次播种出全苗,少了间苗的工序,喷上除草剂,一棵草也不长,省去了铲地这个田间管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我真为现在的农民感到高兴。

庄稼不用铲,农民盼望的时代终于来了,这就是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成果啊。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散文:在那铲地的日子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